又一连锁计划3年布局3000家店;昔日“4S之王”22亿财务造假

才哲可以说汽车 2024-02-08 07:33:47

今年最后一个月,后市场经营者们依然挑战重重:车衣膜加剧“内卷”,但仍未到尽头;流量争夺仍是重头戏,终局都是集中化吗?保司和汽修厂矛盾越来越激化,是否到了新的破局点、如何破?经销商有人退场,有人押注新能源,有人深耕售后,谁的选择最好?

作者丨老白

投稿请加微信:18001896570

转载请注明来源:AC汽车(ID:acqiche)

随着年终收尾,2023年后市场不仅没有迎来“报复性消费”,反而在消费降级和新能源冲击下加剧“内卷”,洗美、汽修、汽配等细分领域经营者们都在为如何增长而殚精竭虑。

随着行业利润被不断挤压,行业乱象相伴而生。

12月份,依旧没有迎来预期中的红火,反而是“货工分离”、“75%高额返点争抢事故车”“4S拉横幅控诉主机厂”等事件不断爆出。

但汽车后市场的连锁势头并没有因此减缓,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在重庆推出“懂懂养车”合作店模式,小拇指则计划未来3年开出3000家店。

展望未来,正如行业大咖们在AC汽车的峰会分享中提到,燃油车的保有量和行驶里程仍在持续增长,新能源车中也有三分之一还是插混,未来近10年仍有机会。2024年或许不容易,但未来依然可期。

车衣膜加剧“内卷”,但仍未到尽头

新能源销量的飙升,以及年轻车主偏爱“内外兼修”,车辆改色贴膜的需求急剧增长。

有红利的市场就会涌入大量玩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汽车贴膜店数量已从5549家增长至19,656家。

入局的玩家越多,激烈越竞争。

12月最突出的矛盾点,就是进口膜品牌和国产膜品牌的“银川贴膜店事件”,将车衣膜行业的“内卷”快速出圈(来龙去脉请见《“银川贴膜店事件”持续发酵,国产车衣品牌该被嘲笑吗?》)。

以前,进口膜品牌凭借技术和先发优势,把控了国内高端车衣和窗膜市场。

但国产品牌凭着“质优价美”发力,同时借助线上和新媒体等差异化竞争,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线上决策和“消费降级”趋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进口膜品牌不甘心市场被蚕食,以不同方式推出万元以内膜产品,价格混战因此形成“短兵相接”局面。

车衣膜领域的激烈竞争,也让“创新”层出不穷。AC汽车此前报道,国产汽车三膜在价格战挤压下,已经出现“货工分离”这一新的装贴方式(详情见《“货工分离”卷到极致:改色膜低至399元,贴膜店沦为“打工人”?》 ),在去掉“赚差价”的中间商之后,又把工时费的压力转嫁给“渴望流量”的门店,试图“卷到极致”。

但是,车衣膜领域的竞争不会止步于此。

在直接面向车主的“2C模式”之外,还有以精一门为代表的“2B模式”——通过与整车厂合作,以免费贴膜方式,引导车主进店,再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以实现门店更高效周转为终极目的。此举让主机厂和4S在窗膜领域处于近乎垄断地位,车衣膜“卷”到最后,是否会重走这条路?

流量争夺仍是重头戏,终局都是集中化吗?

12月最后一周,汽车后市场又有大鳄下场。

抖音母公司字节旗下懂车帝推出线下养车业务“懂懂养车”,采取授权门店合作形式,首家合作店落户重庆(详情可见《抖音母公司推出“懂懂养车”,首店落户重庆,汽后迎来“重磅玩家”?》)。这也带来抖音是否直接下场,做类似“猫虎狗”互联网连锁布局的猜想。

但据AC汽车了解,“懂懂养车”授权店只是懂车帝二手车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尝试,离所谓的“抖音养车”仍有较大差别。

之所以引起行业广泛关注,一是因为抖音等短视频流量已成不少门店获客重要渠道之一;二是因为头部连锁新的布局,也引发大家新的担忧——流量在不同平台上,是否都会走向集中化趋势?

小拇指不久前表示,其已培养2000多个职人直播,未来3年计划开出3000家连锁店;百援精养也在加紧培养达人,并成立汽车后市场MCN机构。

在获取流量方面,连锁仍有不小优势:如天猫养车发布双循环战略,试图联动淘宝天猫资源,为2000家门店提高流量;京东养车联动京东主站资源,利用重要营销节点,为1400多家加盟店抢占更多流量。

可以肯定的是,不论2024年后市场怎么变化,后市场的流量之争仍是重头戏。

保司和汽修厂矛盾如何破?

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带来的另一现象,是围绕事故车维修,修理厂与保司的矛盾越来越深、并被不断公开化。

12月,一封车主起诉保司获胜的民事判决书引起关注(详情可见《定损1351、实际维修7023元,车主起诉获胜,修理厂与保司博弈扳回一局?》)。

实际上,在与保险公司博弈的过程中,修理厂作为弱势的一方,基本难以让保险公司让步。也因此有杭州260余家修理厂与保险公司的对峙,也有不久前长沙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请求当地金融监管局纠正保司事故车维修违法行为。但修理厂似乎也没有等来想要的结果。

站在保司角度看,也是压力巨大:一是几次费改后,车均保费下降、但是承保范围扩大,保司利润空间被压缩;二是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且赔付居高不下,加上主机厂的强势,让保司“接不接单”都左右为难;三是主机厂在不断布局车险业务,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们在新车保费上拥有巨大优势,也抢占了保司“最甜的甘蔗”。

在主机厂面前,保司相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在保司面前,修理厂又是毫无疑问的弱势方。但随着双方矛盾继续激化,破局点是什么?除了对抗,还有更好的合作模式吗?

经销商:有人退场,有人押注新能源,有人深耕售后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预计突破41%。随着新能源车持续渗透,传统主机厂与4S群体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AC汽车报道《索要1.8亿返利未果,4S拉横幅控诉主机厂背信弃义》,大环境承压下,经销商不仅赚钱变难了,亏损更是家常便饭。而主机厂不兑付巨额模糊返利,成为压倒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大环境压力下,2023年汽车行业大洗牌的轮盘转动,被淘汰的车企黯然退场,汽车经销商更难幸免。

AC汽车在过往文中盘点,已有利丰汽车、内蒙古紫维汽车、浙江台州中通集团、宁波海曙汽车、重庆龙华集团等多家汽车经销集团相继离场。他们从赶上最早的车市红利,到赚得盆满钵满,再到“野心”膨胀开启多元化扩张,最终又因过度投入重资产造成资金链紧张,从辉煌走向落寞。

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被誉为“4S店之王”的庞大集团,近日被媒体报道,因涉嫌财务造假影响利润22亿元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河北证监局罚款2220万元。

庞大集团在巅峰时期拥有1429家汽车4S店,市值一度高达850亿元。但此后一直走下坡路,2020至2022年,庞大集团三年净利润均未能达标,今年6月狼狈退市,再到12月被重罚,从侧面说明,即便是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也是压力山大。

在新能源车加速替代燃油车的大背景下,部分经销商下重注押宝新能源,也有不少经销商深度耕耘保有客户和售后业务,在细分领域走专业化道路。究竟谁能走得更远更稳,或许是2024年的看点之一。

“跨越”成主流,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

12月底新能源车圈的头条,一定属于小米汽车。

12月28日,小米汽车召开“技术发布会”,虽然并未公布新车具体售价,但是雷军几乎将小米汽车各种技术和车辆细节都介绍完毕。小米汽车共有10多个话题登上热搜榜,将流量效应发挥到极致。

另一家跨界造车的华为,也动作频频。先是将智选车升级为“鸿蒙智行”,又赶在2023年末最后几天推出旗舰SUV问界M9。一时间,手机圈跨界造车的热度超出传统汽车圈很远。

此外,华为还与奇瑞、北汽、江淮确定了合作车型,申请了包括“勇界”、“慧界”、“筑界”、“傲界”等一系列潜在车型的商标。

站在汽车行业转型的风口,无论是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还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用合作造车、技术赋能、自建工厂等方式开启造车,都让“跨界造车”自带热度。

雷军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用一句话即表达了小米的“跨越”,也是传统汽车到“新汽车”的跨越:从出行载具,到移动计算终端,再到移动智能空间,汽车工业的全新跨越,我们来了。

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会带来新的利益格局。相比起新车销售和零部件配套,汽车后市场确定性更大,留给大家准备变化的时间也更充分。但是在“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既要脚踏实地修好每一辆车、服务好每一个客户,也要抬头看清未来的方向。

2024年,变化也许会更大,让我们一起向新、向上,拥抱新的变化,迎接新的挑战!

0 阅读:0

才哲可以说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