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太重视,剧本没过审直接拍,《地道战》就是这样拍摄出来的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9-16 12:30:40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1965年的初春,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军委下达的任务,《地道战》电影即将开拍,可导演任旭东却发现,手上连个完整的剧本都没有。

这可不是普通的小事,而是牵动军队高层的一部重要影片。可是两年时间过去,剧本却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未能通过审查,眼看距离开机的日子越来越近,局面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陈播,这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终于在一个下午拍了拍桌子:“没剧本也要拍!,边写边拍”一句话打破了僵局,也让整个拍摄团队背负上了巨大的压力。

导演任旭东站在会议室里,眉头紧皱。他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但他更清楚,军令如山,拍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剧本未能通过审查,三易其稿仍然无解

早在1963年,军委便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抗日战争中地道战斗的影片,来展现人民智慧与勇气的结合。

这个任务可谓重中之重,牵动了军队的高度重视,旨在弘扬抗日精神。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剧本却成了最大的难题。

一开始,八一电影制片厂邀请了著名编剧周之光负责剧本创作。然而,周之光精心打磨的初稿在军委内部审查时,遭遇了严厉的批评。

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剧情的真实性和历史准确性上,很多情节被认为过于理想化,脱离了真实的抗日环境。

于是,剧本被退回修改。周之光进行了大量调整,融入了更多的历史背景和群众抗战细节。编剧们不断对内容进行修改,力求找到历史性与戏剧性之间的平衡。但尽管编剧团队反复调整,剧本仍然无法得到审查通过。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拍摄计划的时间点越来越近。眼看着剧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定稿,影片的拍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紧迫局面下的紧急决策:无剧本开拍

1965年初春,面对剧本迟迟未过审的情况,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陈播召开了一次关键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做出了一个大胆而且几乎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先开拍再说,剧本可以边拍边改。

这个决定是历史上罕见的。通常来说,电影拍摄之前剧本必须是完整且经过多轮打磨的。而此时的《地道战》不仅没有通过审查,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定稿都没有。

然而,军委对影片的重视程度已经超出了常规的拍摄流程,陈播也明白,再等下去只会错过最佳的拍摄时机。因此,他顶住压力,毅然决定启动拍摄。

导演任旭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他知道,在没有完整剧本的情况下,要拍出一部高质量的影片,难度可想而知。但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抗战经历的导演,他深知战争中的无剧本状态与如今的拍摄相似,面临的都是极端的紧急状况,需要依靠团队的智慧和灵活应对来解决问题。

实地取景与拍摄中的灵感

《地道战》的拍摄工作从5月正式启动。导演任旭东与摄制组没有过多时间准备,只能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感,任旭东决定将取景地选择在河北省保定市的清苑县,这里曾经是地道战的重要战场之一。

拍摄现场,导演任旭东站在原始的战斗遗址前,感觉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些地道不仅仅是抗战时期的一项发明,它们承载了无数先烈的血汗与生命。

看着这条条隐藏在地下的战斗通道,任旭东的脑海中仿佛涌现出无数画面,战士们在狭窄的地道中爬行、埋伏、反击,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

尽管没有完整的剧本,任旭东的内心却充满了灵感。他带领摄制组,运用大量即兴创作,将演员们带入实景中,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拍摄过程中,导演常常会根据现场的情况,临时设计一些剧情和台词。这种拍摄方式对于当时的电影创作来说,简直是一场冒险。

演员的艰难挑战与不畏困难的精神

没有剧本的拍摄不仅对导演构成了挑战,对演员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演员们在接到任务时,也感到困惑,没有剧本,怎么演?但面对影片的重要性,大家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场没有剧本的战争中。

扮演主角的演员朱龙广回忆,自己在接到任务时,同样感到无所适从,但随着拍摄的深入,他逐渐进入了角色。

尤其是在地道中拍摄时,朱龙广感受到了抗战英雄们的艰苦与不屈的精神。这种真实的感受让他在表演时更加投入,仿佛自己就是当年那位在地道中奋勇杀敌的战士。

地道的环境异常复杂,狭窄、潮湿、闷热,甚至有时候还会遇到塌方的危险。然而,所有的演员都毫无怨言,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在拍电影,更是在向无数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为了追求真实感,有些戏甚至是在狭小的地道中连续拍摄数小时,演员们只能弯腰前行,汗水浸透了衣衫。

由于没有完整的剧本,拍摄过程中的调整几乎成为了常态。导演任旭东时常会根据当天的拍摄效果,临时对剧情进行修改,有时甚至会在拍摄现场与编剧、摄像师一起讨论下一步的拍摄计划。这样的创作方式极其考验团队的默契与合作。

摄制组成员回忆,最困难的一次拍摄是在一个深夜,整个团队在一处地道遗址拍摄突袭战斗的戏份。因为拍摄条件艰苦,电力供应有限,现场只能依靠几盏昏暗的灯光照明。

演员们在阴暗的地道中来回穿梭,导演却希望通过昏暗的光线来呈现出一种紧张感。几次拍摄下来,大家的体力几乎消耗殆尽,然而,任旭东坚持认为,只有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下,才能拍出最具感染力的作品。

影片的意外成功

1965年12月,历经7个月的艰苦拍摄,《地道战》终于完成。尽管起初因为没有剧本而备受质疑,但影片最终的效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地道战》以其真实、感人的场景和细腻的战斗细节,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影片上映后,不仅在军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观影热潮。影片中展现的人民智慧、团结抗敌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尽管拍摄过程充满波折,但最终的成功证明了这部影片的独特价值。

参考资料:

电影《地道战》原型村:庄稼汉打退日军5次围剿 新华网 2015.8.11

0 阅读:0

小僧乱翻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