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李攀
嗡!嗡!嗡!
走廊的左边是陪同等候的家属,拿着检查资料的病人,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走廊右边却传来打磨机工作的声音,一个名为“车间”的房间位于走廊的最右边。
过去16年里,李攀,这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医师,科研和工作地点却经常在“车间”里,她和团队用过最多的“手术刀”居然是剪刀、螺、锉刀……
除了医生,她的患者还送给了她“鞋垫设计师”、“家居改造师”、“职业规划师”等“名号”,这些相互并无关联的职业却因“康复”二字联系起来。
对病人来说,需要“康复”的不止是疾病,还有社会角色,也就是患者作为个体,能在家庭和社会中独立生存的能力。为了让他们顺利回归家庭与社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李攀和同事们一起,将这些职业“搬”到了市二医院康复科的病房,也将“车间”搬到了3号楼2楼。
2008年,李攀来到市二医院康复科,而这一年,也是市二医院康复科开启高速发展的一年。在二者共同的成长史中,有着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医”与“工”双向靠近、交叉融合不断产生的能量,正催生着真正面向患者健康的创新应用从想象变成现实。
她把手术刀变成“螺丝刀”
“躺在床上看东西和站起来看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生时代的一次暑假,在做志愿者时,李攀看到了偏瘫者的人生,他们无法行走、洗漱,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过最多的景是房间里的天花板,眼睛里没有光,自尊已支离破碎,社交圈子萎缩得所剩无几。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确实还活着,但世界上关于他们的踪迹似乎正在消弭……
一心想当医生的李攀本想披甲上阵,冲到一线去治病救人,然而这次的经历却让她意识到:必须要有人守在大后方,医疗救治的“后半段”需要人。
大四选专业那年,只有两个人选择了康复专业,她就是其中之一。
保持着对康复专业的热爱,李攀在香港理工大学及四川大学读博期间接触和深入了解了生物医学工程,一如既往地探索与思考,让她发现工科很多方面是能应用在康复科上的,借助辅助工具,患者有希望实现“更彻底”的康复。
看病不开药
医工交叉给“处方”
当李攀来到市二医院康复科时,它已是“成都市地震伤员医疗康复分中心”。全球康复专家和机构的到来,缓解了康复科灾后康复工作的压力,也让该科室看到假肢矫形和作业治疗在患者康复上的前景。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技术支持下,假肢矫形专业在康复科快速地“跑起来”,它能根据截肢患者或者有矫正需求的肢体特征及行走习惯,定制假肢或者矫形器,帮助他们站起来。
但假肢毕竟只能满足小部分患者的需求,如何能让更多的人站起来,走得快还要走得好?在科室主任罗伦的支持下,李攀带领着团队开始探索假肢矫形领域存在的未尽之需,“扁平足、糖尿病足、足底筋膜炎、内外八字、X/O型腿……这些足部病变和姿态问题,很多人想改变,但缺少一个毫不费力却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
基于足踝生物力学及矫形技术的长期研究,康复科的第一双矫形鞋垫诞生于2014年。
“一双合适的矫形鞋垫并不是随随便便打造出来的。”李攀说,就像近视需要去医院验光再来定制眼镜一样,当足部或下肢出现了问题,需要通过系统评估,采用足底三维扫描、足底压力检测、步态分析等方法,再“量脚定制”矫形鞋垫。
这种矫形鞋垫基于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从物理设计上给予足弓支撑,促使脚掌正确承托受力,矫正和改善用者行走时的步态和姿势,还能改变脚接触地面时的角度以及负重点,使患者在站立、行走、跑跳时更舒适。
换句话来说,矫形鞋垫,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第一个“吃螃蟹”的科室
矫形鞋垫推出的那年,在医院与科主任的支持下,李攀率领团队还干了个事儿:她们完善了矫形鞋垫所配套的下肢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姿势矫正训练,甚至还设置了鞋垫适应期内针对疼痛缓解的物理治疗方法。
作为成都市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市二医院康复科这一系列“开先河”的行动影响着成都市所有的康复行业,推动着全市假肢矫形专业及其配套服务的成熟和规范化。
在经历石膏倒模、3D雕刻的两次工艺迭代后,她们又将矫形鞋垫推入3D打印时代。3D打印意味着医生可直接通过电脑调整矫正鞋垫的设计,不同柔软程度的材料都可以在一双鞋垫上一体化呈现,舒适性更高、透气性更好,也更能满足脚部不同位置的功能需求。
伴随着矫形鞋垫共同发展的,还有矫形器。“打石膏往往几周后才能拆,拆下的时候,病人的手脚都臭了”,而现在,这个团队用一块“塑料”就解决了这些不得不忍受的“煎熬”——一块类似于塑料的高分子聚酯板材,放在水里加热后再放置到需要固定的位置,等待这块“塑料”冷却塑形后,它就变成轻便透气、可拆卸的矫形器。
在李攀这个团队里,“医”与“工”两种学科之间的距离因为这些人的努力而缩小,不断吸收不同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疏通了康复路上困住病人的层层障碍。
做患者的生活规划师
重启美丽人生
“不让病人躺着看天花板,我想让他们看看外面的风景”,对李攀来说,“治疗”并非终点,回到初心,她想让患者活着,并且灿烂地活着。
因此她有了别的身份——“生活规划师”,她可以是医生,关注着不同职业患者的物理康复,会针对其职业特性,开展不同的康复训练,如学生加强左/右手握笔训练,上班族则加强键盘功能使用的训练;她也可以是家居改造师,提升家居对患者的便利性,事无巨细地帮病人规划着家里和办公环境的改造,包括门需要调整多宽,桌子需要升高到多少厘米;她还可以是职业规划师,帮患者挑选适合的工作岗位,结合当前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推荐合适的岗位,加快他们的社会融入……
一位烧伤面积高达85%的患者,全身僵直无法动弹,且长期伴随着巨大的疼痛。在长达两年细致和耐心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不仅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还成了一家咨询公司的老板。
“重生”在小说里是主角剧本,借助“医”“工”学科之间交叉的“互补”与“互助”,李攀相信每个患者都是主角,都拥有重启人生的权利和机会。
为此,她仍愿意坚守在这间“车间”里。
《一“济”之长》中的9位医生,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技都蕴含深厚的情感和责任。
然而,这9位医生只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众多医者的代表。在这里,医者如大国工匠,以一技之长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从最基础的医疗操作到高难度的手术技巧的改进,从日常的病例处理到复杂的诊断的创新,每一道精湛的手术刀法,每一次精准的病情判断,每一句温暖的患者安抚,无一不是对“仁爱济民、勤慎服务”仁济基因的传承。
我们期待这些故事能够启发心灵,触动灵魂,成为彼此的共同记忆,激励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医者的光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颗心。
《一“济”之长》是对仁济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医者匠心的礼赞。让我们共同见证每一位医者如何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推动各自专业领域的发展,用“一技之长”诠释“妙手仁心”。
四川名医编辑 胡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