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人张之洞

纪实文学百家谈 2024-09-21 18:42:58

在晚清文人之中,张之洞算最知名的一位。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他的父亲张瑛以举人分发贵州,任地方官。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城内六洞桥,因取名之洞。身个瘦小,贵州人说他是“猴精转世”。童年启蒙读书,智慧过人,不满十岁,就能写作诗文。兴义府名胜“招提”有他作的碑记,下署“十三龄童南皮张之洞敬撰”。十六岁应顺天乡试,中了解元,声名大著,被称为“司马相如”。

会试时,张的考卷分在同考官范鸣和房内。清朝科举制度,乡试主考官、会试总裁均得聘请同考官若干名,分阅试卷,向主司推荐,最后由主司决定去取。范鸣和看到张之洞的考卷,大为赞赏,列入荐卷之中;但被主司剔除。范再三力争,终于被摈。揭晓后,才知道这份落卷是张之洞的(阅卷时密封姓名)。范鸣和大骂主司瞎了眼。两年后,张再应会试,范鸣和又是同考官,张卷又落入范手,才中了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点了探花。殿试写大卷规定每行必须到底,才许抬头(“皇上”、“圣明”等字都提行),因此,“大廷对策”主要不是写文章,而是填文章。

张之洞独不肯受此限制,不等一行写满,随意抬头。这样写法,谓之“实对”,是犯规的。殿试的时间规定为展入酉出,不得继烛。张之洞对策,天黑尚未完卷,按规定就该抓卷了。但十位阅卷大臣都倾慕这个“司马相如”的才名,有心收为得意门生,特地为他吹燃抽水烟袋用的“纸捻子”,照着他写完。金殿传胪,高列一甲,点了探花。

张之洞科名成就以后,历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主考官、四川学政等职,以文学跻清要,累上奏言事,不避权贵,与张佩纶、陈宝琛、宝廷同称“清流党”。又称“四谏”。光绪四年(一八七八)中俄伊犁边界之争。出使俄国大臣崇厚未经清廷批准,与俄国擅定丧权辱国的和约,引起了朝野的轩然大波。张之洞与修撰王仁堪交章论劾,请诛崇厚,毁俄约。光绪帝览奏,立即褫崇厚职,下狱,定斩监侯。俄人为之说情,方得免死,仍关在监狱里。适逢慈禧太后五旬大寿,崇厚借“济军”为名,献出了纹银三十万两,被赦出狱,并随班祝嘏,得旨依原官降二级,并赏给职衔。张之洞再也不便弹劾崇厚行贿之罪,因为受贿人就是慈禧太后。崇厚终于逍遥法外了。

光绪七年(一八九一),张之洞由侍讲学士升内阁学士,不久即出任山西巡抚,旋调任两广总督。他在两广总督任内,创办广东水陆师学堂,设枪炮厂,开矿务局,并疏请大治水师,每年提专款购买兵舰。总督两广前后六年,作了不少的建树。光绪十六年(一九OO)。清廷大臣为修铁路问题,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张之洞力主修筑京汉路。清廷采纳了这项建议,并调任张之洞为两湖总督。从此开始了“京汉铁路”的修建,成为沟通南北的干线。张之洞到任之后,利用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的资源,在汉阳大别山下兴建铁厂,并逐步创办枪炮、钢、药等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等局。同时修建堤防,至今湖北人还称之为“张公堤”。

废科举,兴学校,选派学生出洋留学,也是张之洞在两湖总督任内力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已有罢四书文,改试策论,兴办学校的创议,为慈禧太后及其左右的守旧势力所阻挠。直至庚子事件以后,张之洞与刘坤一合上变法之疏,其中主要是设学堂,停科举,奖游学三项建议,清廷才不得不采纳,逐步实行。

张之洞爱才好客,延致名流文士陈三立、梁鼎芬、陈曾寿等为其幕宾。在兴办学校中,梁鼎芬赞助之力居多。选派学生留学日本,以陈曾寿任领队,张久任封疆大员,任两广总督六年,任两湖总督前后十七年(中间曾两次署理两江总督,旋调两湖原任),兴建之绩甚多,但他的宦途并不是平坦的。中法之战,张坚决主战,为李鸿章所阻;其兴办工矿事业,不惜重费,往往被户部尚书翁同和批驳,翁认为张系新进,好大喜功。他们之间,经常发生牴牾。张诗中有“可怜轻薄元才子,操纵英雄绿野堂”及“虎豹当关气势粗”之语,均系影射翁同和的。张晚年自编诗集,在序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余与翁曾源(曹源系翁同和之侄,中状元与张之洞同年。原文用字,记不清)段撰为同年,其尊人(指翁同和)在诏狱时,余曾亲往探视,足证余与翁氏缘分匪浅。后来叔平(翁同和字叔平)相国,一意倾陷,仅免于死,此种孽缘殊不可分解。……”

张的门人,认为翁、张均系当代名臣,不宜把这段话写在著作里,劝张删去,张坚持不允。

清廷对满、汉畛域之分甚大,中枢满人多,汉人少。张之洞外任数十年,不得内召入阁。为此,他写了一首七绝诗:

“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警杜鹃。辛苦李虞文陆辈,追随寒日到虞渊。”

这首诗,引用宋代不用南方人为宰相,但南宋李纲、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都是南人,直到宋亡,始终效忠不渝。张之洞以宋代南北之别,喻清代满汉之分。光绪三十二年(一九O六),张之洞始由协办大学士晋体仁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兼学部尚书。宣统即位,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亲贵布满朝列,贿赂公行。张之洞与载沣经常发生争执,载沣主张建立海军,张之洞因海军经费支绌,主张缓办;载沣提议用广东某人主持津浦铁路的路政,天津人群起反对。在廷议中,张之洞说,如坚持用粤人,将引起民变。载沣说:“我们朝廷养兵是干什么的?”张答: “养兵不是为屠杀百姓的!”不欢而散。用广东人主持路政之议,也遂搁浅。张称病不出理事,竟因忿懑成疾而死,临终有绝笔诗一首:

“天感人心心乃归,君民末世自乖离。岂知人感天方感,泪洒香山讽喻诗。”

张之洞看出了满清王朝之危亡已迫在眉睫了。

张久膺疆寄,位登首辅,从来不经营私产,购置田宅。平时自奉甚薄。而厚于师友情谊。范鸣和是他中进士的“受知师”,范逝世后,他经常照顾范氏子孙。贵州兴义等地是他童年读书钓游之所,总角旧友也经常得到他的资助和提拔。在武昌以自费修建了一所别墅“抱冰堂”,从不假借名义动用藩库公款。有时青黄不接,把衣箱贴上“两湖总督部堂”的封条送到当铺,箱内是些什么东西,不许开看,当银多少,当铺老板必须如数付给,到期满本利照算赎取。当他第二次署理两江总督期间,有个道台送他二十万两银子,要求派充海州开矿的差事,他立予拒绝,并提出弹劾,撤了道台的职。

因此,张之洞所到之处,贪污之风虽不能完全杜绝,但是他的部属是有所顾忌的。

0 阅读:14

纪实文学百家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