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耦合斩波放大器引出

电子电容全能解 2024-07-26 19:06:48

在生物信号里面,存在着大的共模电平干扰,如何隔绝这个干扰是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之前的方法有电磁隔离、光电隔离以及通过飞电容去采样保持信号等等。但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磁隔离难以集成、光电隔离由于模型参数复杂导致精度不足、飞电容采样-保持的ktc噪声直接等效在了输入端并且不适用于连续时间。

电容耦合斩波运放:

输入斩波把DC的差模电压调制,但没有调制DC的共模电压(受益于全差分的结构)。运放的输入共模由Vref确定……

由于CCIA只是引出,我们先介绍纹波抑制技术:

对于斩波来说,charge injection(电荷注入与时钟馈通的总称)的不匹配会引起residual offset(额外的失调),并且斩波的调制会引起纹波。纹波的大小与斩波频率成反比,而charge injection与斩波频率成正比。为了降低charge injection,开关尺寸一般都取的特别小。但对于输入斩波来说,小的开关尺寸导致了大的导通电阻(增大了输入噪声),因此要进行一个折衷。

对于自零来说,不存在调制的问题,只有开关的采样-保持,因此理想情况下只存在charge injection,该charge injection可以通过辅助运放以及一些其他方式来减小(可以参考之前的读书笔记)。但开关的采样-保持带来了噪声的混叠,因此低频噪声特性恶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斩波+自零的方式将混叠后的低频噪声调制到更高频率。由于被调制的噪声能量不高,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滤波器(滤波器自身也会带来噪声)。

由于斩波调制之后的低频噪声特性确实非常优秀,所以我们常用斩波来处理噪声问题,但斩波带来的纹波如何处理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使用了斩波稳定技术,通过两个通路来抑制纹波【注:单通道运放加notch可能会引起输出振荡】,慢通路决定了整个运放的DC特性(增益、噪声等),快通路决定了稳定性,并且使用了一个开关电容陷波器来滤除纹波。但这个技术带来的问题是:

开关电容陷波器引入了延迟,整个电路需要更加复杂的补偿。开关电容陷波器也会引入KT/C噪声(但会被前级运放抑制)陷波电容较大,耗费面积

但优势也很明显,纹波滤除高效,MNMC补偿也提升了带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出了一些纹波抑制技术:

一、AC-Coupled Ripple-Reduction Loop

RRL的本质也是一个陷波器,但是设计更加灵活。

AC的输出纹波通过Cs电容耦合(微分)得到方波的电流信号,再经过斩波的解调成为DC的电流信号,通过积分器和跨导放大器Gm4得到一股补偿电流与Gm1的失调电流进行补偿,达到纹波抑制的效果。

RRL对纹波的抑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RL的环路增益,RRL环路的噪声通过Gm4注入到运放中,为了减小RRL对整体噪声的贡献,Gm4通常做的比Gm1小。但Gm3的失调电压通过CHRRL进入输出,因此输出端仍然会有纹波,下文会介绍具体的解决方法。

二、Auto-Correction Feedback Loop

与RRL不同的是,这个技术在进入Gm2之前就把纹波通过环路引到运放中,与RRL比的好处是,它没有在输出级Gm2的输出端进行传感,若Gm2后面接了开关电容的话,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会导致Gm2的输出端纹波波形“变形”,从而削弱RRL环路的性能。这种技术就没有这个问题,但它的缺点是必须使用了一个notch filter,否则DC信号会通过这个环路,Gm5也会输出一股信号相关的电流,与Gm1的输出进行补偿,从而降低了DC gain。notch的引入也增大了复杂度。另外,该环路的输入端是Gm2的输入端(虚地点),因此能感受到纹波的幅值特别小,导致这个环路要设计的特别敏感(loop gain要非常大)。

三、Digitally Assisted Trimming

也有通过数字的方式进行反馈的:纹波的峰值被采样送入ADC,最后进入DAC并输出数字码,产生补偿电流对失调电流进行补偿。该RRL的缺点是:当补偿一旦完成,RRL环路必须“休眠”,否则会引入巨量的功耗;但一旦该RRL进入休眠,则这个电路很难抗纹波(失调)的漂移(随着时间和温度的改变)。而且为了更完整地补偿失调电流,我们需要更高分辨率的ADC和DAC,这个比较难做到。

四、Chopping + Auto-Zeroing

这是一个斩波+自零的电路,中间框起来的是辅助运放以及用积分器代替电容的电路。但该电路一旦要工作在连续时间,则需要ping-pong结构,增大了功耗。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也就是生物信号的共模干扰,CCOPA或CCIA利用电容耦合和输入斩波器,天然具有抗大共模干扰和具有极高的DC CMRR的优势。

CCOPA:

上图是一个全差分的CCOPA,输入DC电压信号经过CHin的调制变成AC电压信号,经过一个高通滤波,再通过Gm1输出一个AC电流信号,通过CHout解调,最后通过一个积分器输出,建立DC电平。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输入信号被调制,为了保证不引起较大的失真,输入级的高通角要做的比输入斩波频率小。注意到,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运放最终的跨导Gm是要比Gm1小的,同理,运放的等效噪声会被放大一定的倍数,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小寄生。

电阻Rb也会贡献噪声,从噪声的角度考虑,Rb可以做的大一点。

在该例中,CHin和Cin组合形成了一个DC的等效电阻,阻值大小为1/(2*pi*f*c)的一半,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决定是否要增大输入阻抗(通过正反馈环路PFL实现)

由于输入斩波不会调制共模,DC的共模能被完全阻挡(理想情况下),因此认为理想情况下DC CMRR接近无穷大。而且如果合理对输入斩波器进行设计,共模输入范围(CMVR)能做到特别大(可认为是DC的CMVR),可以接近电容的breakdown voltage(Gm1的输入共模由Vref决定),这就体现了CCOPA与普通opamp的区别:在不提高电源电压VDD的情况下,CCOPA的输入共模范围可以非常大;但对于AC的共模,经过输入斩波器之后,被高通的RC衰减了一部分会出现在Gm1的输入端,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输入的共模不是DC信号,不是AC信号,是一个阶跃信号呢?显然运放对CM的阶跃做出的响应和时间常数Rb*Cin有关。如果对瞬态响应要求高,则必须减小Rb或者减小Cin。但带来的问题就是:较小的Rb会增大热噪声,较小的Cin会增大高通角。而且对于瞬态响应来说,信号通过Cin会产生一个瞬态的共模电流,Rb之间的失配会在Gm1的输入端引起一个暂时的失调,该失调会在输出端产生纹波(可用RRL滤除)

CCOPA用斩波调制了1/f噪声和失调,但由于Cin一直连接输入信号,因此尽管存在着开关动作,但不会像自零一样,引起噪声混叠。

CCIA:

同CCOPA一样,噪声也会被放大,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小Cfb的值来调整。

其他特性和CCOPA一样,具有好的DC CMRR和大的CMVR。但反馈斩波器CHfb使得电容Cfb不断在±Vout之间充放电,有限的输出阻抗导致了纹波,输出的Vout越大,纹波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需要滤除纹波。当然和opamp不同的还有,电容反馈可以做更高精度的比值(与电阻反馈相比)

然而,为了承受高的输入共模,我们需要对输入斩波器进行设计:

选用高压管(floating HV NMOS)进行设计(或者DMOS)

一个例子如下:

时钟信号进行AC耦合到开关管的栅端,若时钟信号高电平较高,clkp由0->1,MN1和MN2导通,MN1和MN2的VGD被钳位在2.1V,同时MN3和MN4的VGS被钳位在-0.7V,不导通。由于每个导通管子的VOD是固定的,因此产生的时钟馈通和电荷注入与输入共模无关。但该电路的问题是对于高电平不够高的时钟,开关管的栅压是浮空的,过驱动电压没有被定义。因此可以使用两个latch来充当二极管:

当clkp由0->1,MN6和MN8导通,把MN3和MN4的栅源拉一起,因此MN3和MN4不导通,同时MN1和MN2导通,反过来同理。

简化之后是这个电路:

但是这个电路具有不对称性,MN5和MN6都连在了Vinp,因此latch的时钟馈通和电荷注入只注入到Vinp这个端口中。而且若Vinp和Vinn的电平具有一定差距,MN2和MN4都会导通,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两个latch的斩波器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连接MN4的latch的参考电平连接的不是Vinp而是Vinn)。借助这个思路, 如果我们能选择latch的参考电平永远是输入的最小值就好了,因此就有了以下电路:

容易分析,latch的参考电平(MN5和MN6的源端电压)永远是Vinp和Vinn最小的那个。而且,MN5和MN6的时钟馈通和电荷注入不会之间注入到Vinp中,而是MN7和MN8的源端,版图上做好匹配则不会再有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的差模差异。因此:如果输入信号没有较大的差模变化,不用加最小值选择器就可以实现HV斩波开关,若有较大的差模变化,则需要加最小选择器。

添加了保护电路之后:

当输入共模电平一直增大时(latch的参考电平增大),开关管的diode(红色圆圈)让输出电平跟随输入电平,而且MN7和MN8的BD之间的二极管使得开关管MN1、MN2、MN3、MN4的栅端电压不会比输入共模电压低超过0.7V的电压(跟随Vinp增大)

当输入共模电平一直减小时,D1和D2(绿色圆圈)让输出电平跟随输入电平,而且MN9导通,由于电流镜的特性,使得开关管MN1、MN2、MN3、MN4的栅端电压跟随Vinp下降。

若时钟产生交叠,latch的MN5和MN6会同时导通一小段时间,引起一股电流,这里的电阻就是起到了限流保护的作用(减小注入到Vinp的current spike)。

0 阅读:29

电子电容全能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