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王阳明:管好3气,就能成器

禅道国学 2024-10-09 11:06:29

嗨,大家好呀,和小禅一起,读经典,养能量吧~

《菜根谭》上说: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

建功立业的人,大多是谦虚圆融,能灵活处事的人;

要做到圆融,就要学会管理三气:

●不生傲气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

有一个关于空杯心态的故事:

有一个佛学造诣很高的人,他听说有一个老禅师佛学修为了得,就前去拜访。

老禅师的弟子接待了他,他心想,我可是佛学大家,你算老几?于是端着架子,冷着脸,态度十分傲慢。

老禅师回来听说后,就非常恭敬的接待他,在给他倒茶时,明明这人的杯子已经满了,但老禅师却仍旧不停地倒水,水流了一桌子,这人于是惊讶地问:“大师,杯子都满了,你怎么还不停地倒水呢?”

老禅师回答道:是啊,杯子都已经满了,怎么还要倒呢?

说完笑而不语,此人一听顿时醒悟,大师的意思是说,你既然认为自己很有学问了,怎么还来向我请教呢?

于是羞愧难言,马上收敛了傲慢的态度。

我们在生活中必须保持空杯心态,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 ,增长自己的智慧。

学佛如此,人生更应如此。

有道是满招损,谦受益。

只有从一开始就以空杯心态处事,才能接纳更多的新鲜事物。

你看从古至今,越是厉害的人,越是姿态很低。

所以我们要懂得收敛锋芒,不生傲气,虚怀若谷,才能吸纳万物,提高自身能量 ,成就大事。

●不丢骨气

《左传》有言:人之为人,其骨不可折。“

有骨气的铮铮铁汉子,就像挺立风雪中的一树寒梅,不与桃李混芳尘,傲然绽放。

鲁迅就是不可折骨的铁汉子。

鲁迅和胡适原是好友,但是在五四运动后期,因政见相左就很少来往了。

鲁迅对于温和派的胡适很是不满,经常在文章中对其进行讽刺和谴责。

鲁迅的言语就如同锋利的匕首,尖硬寒冷,对强权毫不妥协,对好友也不留情面。

他即敢于”横眉冷对千夫指“,又能”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一生就是对骨气的完美诠释,处世有底结,为人讲原则,心中有方正,行为有准则。

曾国藩则写就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活得有骨气,才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牢牢安身于世。

●不损志气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从古至今,要成大事者都必先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王阳明在12岁时,曾问自己的老师:”什么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呢?“老师说:读书登弟是第一等事。王阳明反驳到:”登弟恐怕不是第一等事。老师奇怪了,大家都以登第作为人生第一等事,小小年纪的王阳明脑中想得是什么呢,于是就问他,那么你认为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呢?

王阳明说:“读书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正因为王阳明立下了成圣之志,所以他常常用圣人标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哪怕在这个求圣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也没有放弃。他正是在自己志向的带动下,才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曾国藩也学王阳明,立志成为圣人,当把志向提升到了一定高度,为此努力进取,严格自律,时时反省,不断精进后,才最终成为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正如曾国藩所说: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他认为不能树立志向,就容易变得放松潦倒,心中没有努力方向,就会变得迷茫,无法心安。

曾国藩也是一个普通人,他对于我们来说更具学习借鉴的意义,学他这份”不甘为下流“的志气,才会在突破中不断前进。

不生傲气,我们的道路自会光明且宽广;

不丢骨气,无论风雨兼程,都将屹立不倒;

不损志气,我们定能在人生的长河中稳健前行,成就非凡。

愿每位人生旅者,都能心怀坦荡,步履不停,最终达到心中的理想彼岸。

1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