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二族都打破宗法制,赵毋恤与智伯行事相似,赵氏为何笑到最后

欲云谈史论今 2021-06-06 14:41:57

赵鞅,是春秋晚期时赵氏的族长。因为赵鞅私杀邯郸午,招来了范氏与中行氏联手的攻击,致使赵氏遭遇了一场灭族之祸。幸亏当时其他卿族各怀私心,不满范氏、中行氏太过强势,突然支持了赵氏,才让赵氏死里逃生。

此时,晋国卿族中实力最强的还是智氏。因为害怕赵氏的威胁,智氏曾命赵鞅杀死股肱之臣董安于,迫使董安于自杀。经历此事后,虽然赵氏暂时得安,但赵鞅身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赵鞅虽然能稳住局面,可在他之后,谁还能继续保护赵氏?

因此,在晋卿内部斗争越来越激烈之时,赵鞅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接班人。

一天,姑布子卿来到赵鞅家,赵鞅立刻召集起自己的儿子,让姑布子卿相面。姑布子卿看过后,遗憾地告知赵鞅:“没有能做将军之人。”在晋国,卿士就掌管着军政大权;说赵鞅儿子中没人能当将军,就意味着赵鞅之后没人能胜任卿士!

赵鞅听了,心情立刻跌入了谷底:“赵氏难道要灭亡了吗?”

可姑布子卿却提醒他:“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了一个男孩,应该也是您的儿子吧?”

赵鞅这才想起了赵毋恤,赶忙令人把他给叫来了。一见到赵毋恤,姑布子卿立刻站了起来,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啊!”

赵鞅却有些不甘心,说:“这个孩子的母亲出身卑微,是来自翟族的侍婢,怎么能说他尊贵呢?”

姑布子卿不以为然,答道:“上天所授,即使低贱也必定会尊贵!”

这以后,赵鞅经常召集众多儿子一起交谈,果然发现赵毋恤最为贤能。

一天,赵鞅又召集起所有儿子,向他们宣布:“我将一道宝符藏在恒山之上,谁能找到就赏赐给他!”儿子们听了,纷纷驾车赶到了恒山之上。可奇怪的是,却没有一人能找到宝符!只有赵毋恤回到家后,才说:“我已经找到宝符了!”

赵鞅望着他,不动声色地说:“你说说看。”

赵毋恤平静地回道:“从恒山之巅居高临代国(今河北蔚县与山西大同一带),代国就可攻取!”

赵毋恤此言一出,就说中了赵鞅的心事。赵鞅再无疑惑,于是废除了太子伯鲁,改立赵毋恤为太子。

赵鞅立赵毋恤为太子之举,其实就打破了宗法制立嫡立长的继承法则,改为立贤了。不过,赵鞅之举并非就此一家。赵氏的最大竞争对手智氏在选择继承人时,同样打破了宗法制旧俗,以立贤的原则选择了智伯荀瑶为嗣子。在选择智伯荀瑶为继承人时,智申(智宣子)就认为他文武双全,比其他儿子更加优秀,而不是因为荀瑶是嫡子或更加年长。

智氏与赵氏在选择继承人时都打破了宗法制,说明两家都意识到,将来的竞争成败必将取决于两家继承人。

公元前476年左右,赵鞅去世,赵毋恤正式成为赵氏家主,史称“赵襄子”。

赵毋恤刚即位,东周就出现了一件大事:越王勾践包围了吴国都城,将要灭吴。听说了此事,赵毋恤便命令下人,降低自己饮食的等级。前一年,赵鞅去世,赵毋恤就依据居丧之礼减损了饮食。现在忽然再次减损饮食,这让赵氏家臣楚隆有些疑惑:“三年居丧之礼,已经是哀悼亲人的最高礼节,现在主公再减损饮食,一定是有别的缘故吧?”

赵毋恤回答:“黄池会盟时,先主与吴王盟誓,称‘同好共恶’。如今越国围攻吴国,我作为嗣子当然想前往援助,可这却非晋国之力所能达成,所以我才减损饮食,略表心意。”黄池之会时,赵鞅曾与夫差结盟。可赵鞅去世后,智伯荀瑶当上了正卿,赵毋恤已无法令晋国军队的出征救援吴国。父亲与人盟誓,可赵毋恤身为儿子却无法履行这一誓约,所以才减损饮食——显然,这有些作秀的味道。

不过,主人既然有意,楚隆也不惜做出锦上添花之举:“如果我能把您这份心意让吴王知道,那又如何?”

当前吴国正战火纷飞,旁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见楚隆这么说,赵毋恤也有些惊喜:“能办到吗?”

“下臣请尝试一下!”

于是,赵毋恤就派楚隆千里迢迢地出使吴国。楚隆到了吴国后,当面将赵毋恤的歉意转告给了吴王夫差。绝境之中的夫差也不失礼节,对着楚隆行稽首大礼,并赠送了一筐珍珠给赵毋恤以表感谢。

赵毋恤派家臣去慰问绝境中的吴王夫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孔夫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去世后,赵毋恤能不忘父亲当年与别人的盟誓,足以证明他“无改于父之道”,这就是孝顺!这之后,赵毋恤的孝名顿时传遍了天下。

如果说赵毋恤吊慰吴王夫差是沽名钓誉,那么他吞并代国就是切实履行父亲当初的遗愿了。

传说中,赵鞅曾假死五日,醒来后告诉他人,天帝将一条翟犬赐给了他的儿子。所谓“翟犬”,就是代指代国。传说不一定真实,但赵鞅想吞并代国的心思,却是由来已久。赵鞅命儿子们登恒山寻找宝符,赵毋恤说中了他吞并代国的企图就被立为太子,这就是明证。为了吞并代国,赵鞅甚至还事先把女儿嫁给了代王,以麻痹代人。

可遗憾的是,还没等赵鞅腾出手来攻打代国,他就去世了。

如今父亲去世,赵毋恤就迫不及待地要替父亲完成这一心愿。安葬过父亲之后,赵毋恤还未脱下丧服,就北上夏屋山(今山西代县东北),宴请代王。宴席之上,赵鞅让厨师拿着特制的铜勺,盛食物给代王及其随从。可就在斟酒过程中,赵毋恤的宰人突然用铜勺敲碎了代王脑袋,随后又把他的随从杀得干干净净!

趁着代国群龙无首,赵毋恤迅速率出兵,吞并了代国!

代王夫人就是的赵毋恤姐姐,听说此事后,悲恸哭号不已。绝望之中,她磨尖了簪子后刺喉自杀了!代地人听说了此事,极为可怜她,从此将她自杀之地称为摩笄山。

赵毋恤灭代,确实是一场见不得光的、有违信义的阴谋;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赵毋恤灭代又是遵循父亲遗愿,完成了父亲未了的事业。依孔夫子之说,这又是极孝之举。究竟该批判赵毋恤背信弃义,还是该称赞他“无改于父道”的孝顺?

与赵毋恤灭代相似,智伯在吞并仇由国时同样采取了先交好再进攻的阴谋手段。智氏、赵氏都不拘小节、以阴谋手段来吞并他国,是否也是在刻意互相比拼?

或许正因彼此行事风格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智氏与赵氏都下意识地将对方视作自己最危险的敌人。

公元前464年,因为六卿内乱期间郑国多次伙同齐国支持范氏、中行氏,晋军再次前往讨伐郑国。此时智伯荀瑶是正卿,自然成了晋军主帅,赵毋恤随军出征。

面对强大的晋国军队,郑国卿士驷弘给出了主动示弱的应敌方案:“智伯刚愎自用而争强好胜,我们早点向他示弱,他就会主动退军!”于是,郑人就在南里(今河南新郑南,为郑都郊区里巷名)派军驻守,等待着晋国大军。

智伯也丝毫不讲客气,立刻就下令晋军进攻,包围了桔柣(dié)之门(新郑远郊城门)。可不想,晋军进攻不利,还让郑人俘虏了大夫酅(xī)魁垒。

初战受挫,智伯极不高兴,赶紧命令赵毋恤:“攻进去!”

可赵毋恤却不从命,直接怼了回去:“主将还在呢!”

智伯大怒,当场就破口大骂:“你相貌丑也就罢了,还这么懦弱无能,怎么配当赵鞅接班人?”

赵毋恤也不服气,回道:“因为我能忍辱负重,或许就对赵氏没什么危害吧!”

晋军有人被俘,可晋卿内部却如此分崩离析,此次伐郑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原本郑人是想让晋人占些便宜后主动撤军,所以郑国军队的抵抗势必不会太强。这样赵毋恤还临阵怯战,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赵毋恤临阵怯战却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赵氏、智氏长期明争暗斗情势下,一种本能的防范与抵触心理——赵毋恤攻破了桔柣之门,赵氏实力势必遭损;攻不破桔柣之门,智伯恰好拿他问罪——既然如此,赵毋恤哪里还敢轻易被人拿住把柄?

所以,赵毋恤临阵怯战当然是明哲保身,可更证明了赵氏与智氏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走向激化。

公元前454年,因为智伯强行向其他卿族索要土地,晋国四卿族之间爆发了最后的决战。最终赵毋恤联合韩、魏二家反攻智伯,成功消灭了智氏。

回顾赵氏与智氏的这场争斗,就可发现赵毋恤与荀瑶二人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人能够成为嗣子,都是父亲打破了宗法制桎梏,立贤而不“立嫡立长”的结果;两人的行事风格,都有些不拘小节,不惜牺牲信义而以阴谋来吞并他国。

为什么最终智氏灭亡而赵氏却能笑到最后?

或许赵毋恤的另一举动可以说明个中原因。

赵毋恤吞并代国后,将长兄伯鲁之子周封到了代国,是为代成君。其后,赵毋恤又将代成君之子赵浣立为太子。为什么赵无恤没立自己儿子却立了伯鲁之孙为太子?

赵毋恤灭代之际,姐姐悲恸地自杀而亡;这一悲剧应该对赵毋恤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冲击。身为贱婢之子,赵毋恤的家庭地位原本就不高。如今又因吞并代国而促使姐姐自杀,这在赵氏家族中势必议论颇多。舆论的压力,再加上赵毋恤本人的内疚,才让他最终作出了封伯鲁之后而不是封自己儿子的决定。

这样的举动,也证明了赵毋恤身上还残留着最后一些人性,而不是像智伯一样唯利是图,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这也是四卿族最终决战之时,韩、魏二氏宁愿相信赵毋恤而不相信智伯的根本原因吧!

得不到众人信任的智伯,怎能不自取灭亡呢?

3 阅读:2596
评论列表
  • 2021-06-28 16:12

    一个太狂,一个太苟

    臭蛋 回复: 欲云谈史论今
    智瑶太狂,赵无恤太苟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臭蛋
    其他二家都老老实实交地了,唯有赵无恤反抗,怎么能说他……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
  • 2021-07-09 01:04

    这样说吧,留赵则三家并存,挺智则三家并亡,有时候太优秀反而并不是一件好事,您说呢? 也算群狼噬虎了,,,

  • 2021-07-09 01:06

    还有一个原因,韩魏赵都是老牌贵族,底蕴深厚,智家有点暴发户,所以在关键时刻人心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

    爱情钥匙 回复:
    智氏历史不短,只是智朔和智盈连续两代早亡才不显
    路德维 回复:
    荀氏乃是公族,哪里短了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