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后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

鸿朗说健康 2024-07-18 04:02:21

近日,多地出现暴雨甚至洪涝灾害,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洪灾后卫生条件差,再加之气温骤升,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极易带来各种健康隐患,需格外注意预防。历来有“大灾之后防大疫”的说法。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疫病的论述,《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中国至少已有3500年的疫情历史,中医防疫更是已运用上千年。正是本着防大于患,防病于未然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积极主动为灾后防疫贡献中医药方案,全力筑牢卫生健康抗疫的“防护墙”。

这些传染病要格外注意。“从传播途径上讲,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接触性传染病。”

暴雨让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蚊蝇、细菌的滋生更加有利。以介水传染病为例,水是它的重要媒介。包括甲肝、血吸虫病、霍乱、痢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均可以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这种传染病的特点是,一旦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会突然出现大量病人。

从历史的资料来,霍乱、伤寒、痢疾和传染性的肝炎,比如说像甲肝、戊肝都曾因为洪水暴发引起过大流行。

资料显示,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1200多人出现急性黄疸。这些人被确诊为戊肝;2004年孟加拉国洪灾之后出现腹泻疫情暴发,波及17000多人,病原体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1998年西孟加拉洪水暴发后继发16000多人感染霍乱弧菌。

合理饮食 预防胃肠疾病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胃肠疾病。罗振湘在《治痢南针》中提出:“痢疾者……其传染迅速者,尝至有一人患病,传染一家,一家患病,传染一乡一……传染迅速者,多由天时不正,并地下污秽气感于人身,郁结不解,变生此病。西医谓之细菌,国医谓之戾气,其实细菌之发生皆因于戾气。”可见,水患后由于卫生条件骤降,导致食水大量污梁,细菌等病原体大量滋生,从而导致一系列胃肠疾病。合理饮食,预防洪涝灾害后胃肠疾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牢记“三不要”

①不要吃腐败变质食物。暑季食物容易变质霉变,霉变常见感染禾谷镰刀菌。②不要吃水淹死的家禽、家畜对洪水淹没过的食品,如糕点、饮料、汽水、啤酒等、要严格按食品卫生要求处理,严防食物中毒和疾病流行。③不要喝生水如有条件,可进行饮用水的消毒,或钻打深水井。

2.听从“四建议”

①建议适当食用生蒜瓣,每日2~3次,每次1~3瓣,或将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②建议适当食用花椒,每日2次,每次0.5g(约20粒),可煮水或开水泡服,可预防传染病及肠道寄生虫。③建议适当食用马齿苋、绿豆,可煎汤饮用,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④建议痢疾患者适当禁食,待病情稳定后,予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尽量保持干燥 防范皮肤病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对抗洪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在抗灾过程中,常有皮肤外伤,破坏了“防线”的完整性,造成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起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丹毒、蜂窝织炎和以手、足、口部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手足口病。洪灾过后,气温和湿度都较高,极易发生足癣、股癣等真菌性皮肤病,趾缝间、腹股沟等皮肤褶皱不易保持干燥的地方,会造成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更有甚者,会在家庭成员内部传染。对于洪灾后常见的皮肤病,预防重于治疗。

洪涝灾害后皮肤病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经历过洪水浸泡后,应使用干净的水源清洗皮肤,并保持干燥。

2.已经出现的破溃伤口,应保持局部清洁,有条件的尽快开展覆盖可疑病原菌的抗感染治疗。

3.对于因过敏产生的皮肤病,应尽快脱离过敏原的直接接触,这是最佳选择。

4.若出现传染性的皮肤病(如脓疱疮筹),应有意识隔离患病者与未病的家属,同时消毒相关衣物、床铺等。

5.及时驱蚊虫,防止蚊虫类叮咬引发的皮炎,可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虫的物资,喷洒灭虫剂杀灭室外蚊虫,室内灭蚊则应采用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等对人体影响较小的驱蚊剂,此外,清除居住点周边的积水,可遏制蚊虫幼虫的生长。

防大疫,做到“一绝不、两防护”

“绝不能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很多传染病是从入口的食物进入人体的。很多食物在洪水中发生了变化,表面是看不出来的。有一些群众对在洪水中死去的家养禽畜舍不得处理,或者对被泡过的食物凑合吃。这些食物虽然表面看着没什么变化,其实微生物在上面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无法看出造成腐败之前微生物已经在旺盛地生长了,因此一定不能再食用。

“入口的食物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喝生水,尽量喝相对清洁的水,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或烧开后的水。”

在家加工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张伯礼还提醒公众做到“两防护”,一个是防护周边的环境,尽快清洁;一个防护皮肤,适当用药。在雨后应尽快清理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它们是传播传染病的主要媒介。生活区里的盆碗缸罐,如果有积水,蚊蝇很快会在里边产卵,幼虫就会滋生。登革热、乙脑等都是蚊媒传染病。因此不仅要避免被蚊子叮咬,还要捣毁它们的老巢,尽快改变雨后容易滋生蚊蝇的环境。

“针对皮肤传染类疾病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接触水和在水中浸泡,或下水后及时进行冲洗清洁擦拭干净。”

如果皮肤已受损,要把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尽量保持干燥,及时应用皮肤外用药,防止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例如穿凉鞋蹚水后要及时清洗,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也可能致敏,甚至导致气血斑、皮疹、湿疹等,在血吸虫流行的地区要格外注意避免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可引起人、畜、禽得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健康。在雨灾之后,更多的疾病需要格外警惕。

现在针对新冠疫情防护仍不可松懈,防止洪灾后新冠疫情反弹。灾后受灾群众聚集,群体饮食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变差,此时如果有新冠肺炎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快速传播。

因此在救灾复产同时对新冠肺炎预防工作仍应慎终如始,严格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

暴雨洪灾后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在应急救灾方面,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汉有《肘后救卒方》,唐有《千金备急方》,明有《救荒本草》。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灾后疾病方面具有简便、速效、经济、无污染等特点,特别是许多易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值得大力宣传、推广和使用。

洪涝灾害后,各种常见疾病可能会出现上升趋势,重视洪涝灾害疾病预防,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疫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抗病防疫。

中药煎汤熏洗皮肤

由于洪水中存在大量致病菌,皮肤受损后,细菌可能会借机侵入,导致皮肤溃疡。因此,伤口或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10克艾叶、大青叶、金银花、马齿苋、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材煎汤熏洗皮肤。暴雨本身为湿邪,皮肤是人体的外卫,湿邪侵犯皮肤时,会引发多种皮肤病,如水疱、糜烂、浸淫四窜等,严重者病情缠绵难愈。每天泡澡时,可以使用10克川花椒煮水,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疥癣等皮肤病。

常食药膳防肠道传染病

洪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水源和食物的污染,因此肠道传染病是洪灾后最常见的传染病。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预防作用的食疗方。例如,夏季常见的湿热腹泻或痢疾可以使用马齿苋进行治疗。将干马齿苋10克和粳米100克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2次,或鲜马齿苋100克捣烂滤汁服用,都有很好的功效。此外,乌梅也有截疟驱虫的功效。将10个乌梅煎成浓汤,饭前空腹饮服即可。另外,每天生食1~2头大蒜,也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祛湿补正气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在足三里、曲池、肺俞、脾俞、大椎等穴位上进行,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艾灸利用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整生理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药浴泡足则可使用花椒、艾叶、桂枝、透骨草等材料,煮成药汤后泡足30分钟。泡脚可以刺激足部的反射区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排出体内的寒湿。

芳香中药辟邪气

中医药香熏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学预防传染病的外治法。借鉴古代中药空气消杀方法,通过燃烧苍术、艾叶等芳香祛湿的中药,发挥杀菌消毒、祛湿避秽的作用。按照每100平方米的面积,使用艾叶、苍术、白芷各10克的用药量,放置在要消杀的房屋中间,关闭门窗,点燃,烟熏3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若苍术和白芷质地坚硬,可以将其粉碎后与艾叶混合点燃,或者将其用95%酒精浸泡一天后沥干,再与艾绒混合点燃并吹灭明火烟熏。消杀完成后应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此外,也可以采用艾草熏燃,进行消毒驱虫防疫。艾草防疫无毒、无污染、无刺激,其气味芬芳,不仅可驱除秽气、蚊虫,而且还可安神镇痛,起到抗抑郁作用。平时也可佩戴中药香囊,将藿香、苍术、白蔻仁、紫苏、佩兰、艾叶、白芷、丁香等多种芳香中草药碾碎后装在透气性好的布袋里,佩戴在身上或者挂在车内和家中,具有驱虫避疫、袪瘟除秽、开窍解毒、解乏促眠等功效。

0 阅读:0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