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别着急怼,老张我写历史向来不会走野史路线,这个标题虽然比较野蛮,但内容一定经得起考证。
孔子不姓孔,背后隐藏的是先秦时期非常有趣但很合理的姓氏文化。
很久以前,人类并不是像今天这样子随父姓。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跨入氏族社会的时候,首先是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这样一个形态。
什么是母系氏族社会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中父亲和母亲的地位对调。一家之主是女性,女性是家庭以及氏族的领袖,而男人就像后来封建社会的女性一样,是女性的附庸。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早期的生产力低下阶段,由于女性在采集、缝制衣服、抚养孩子方面的先天优势,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于是使得女性成为氏族的核心。
说一句让今天很多女性比较兴奋的话,那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是可以一妻多夫的,她可以有不同的多个“男朋友”,并且可以和每个男朋友生不同的孩子。
而且,母系氏族社会禁止族内通婚,这就意味着,和女性发生关系的男性必须是氏族外部的男子,听起来是不是很刺激?
只是这就会带来一个没法避免的问题,孩子们出生下来,知道自己妈妈是谁,但未必知道爸爸是谁,这个矛盾跟现在的一些现象很相似。
那既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划定一个血缘范围,这个孩子就只能随母亲的姓氏,毕竟想随父亲的姓他也不知道父亲是哪一个。
这个在今天让很多小两口争论不休的“随谁姓”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整个氏族社会不约而同的铁律。
所以被称为最古老的“上古八大姓”全部都是女字旁,不仅如此,在西周铭文中出现的不到三十个的姓氏中,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后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由于男性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子女转而随同父姓,随父姓的好处就是,既可以知其母,也可以通过姓氏知其父。
再然后随着人口的繁衍、部落的迁移和融合,氏族融合进部落,源自于同一个祖先的子孙到处繁衍生息,并开始散居各处。各个分支为了区分彼此,会选择以出生地、居住地、封国、封地以及官职等作为自己这一支的标志,这就是“氏”。
所以,“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意思就是说,姓用来标记自己的血缘来源,而氏怎用来区别子孙分支。
这一点跟后来的郡望制度非常相似,某个地方的某个姓氏分支特别有名气,经常出达官贵人,于是就其郡望就以这个郡为称号,比如后来陈姓就分颍川陈氏、汝南陈氏等。
郡望下边偶尔还会有具体的堂号,用来区分具体的家族,大体意思是一样的。
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姓和氏在先秦时期是分开的,按照两者的使用规则,同姓之人必然同一个祖宗,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同一个姓下边会派生出不同的氏,但是,同一个氏,却未必是同一个祖宗。
这是为何呢?
原因就在于,氏是用来区分贵贱的,说的直白一点,只有身份尊贵地位突出的人才可以自由取氏,毕竟,普通人连地位都没有,要什么氏?
举个简单的例子,西周时期诞生了很多“氏”,这些氏主要来自于受封的诸侯国名,比如郑国。郑国国君是周天子的庶出,所以他的姓氏应该是姬姓郑氏。
然后某一天,这个国家就被韩国给灭掉了,亡国的郑国普通人原本没什么姓氏,但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归属感,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以国名为氏,用来纪念自己的国家。
就比如很多年以后,在韩国的某个酒馆或者某条大街上,两个陌生人发生了交集,互通姓名以后发现大家都是郑氏,于是就出现了如下一幕:哎呀你也是咱郑国人啊,啊呀,好怀念咱们的郑国啊,然后彼此抱头痛哭一场。
于是就出现了郑国国君的一部分后裔是郑氏,郑国的一部分国人也是郑氏,但是这两个族群却并非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只是姓氏合并以后,他们都是郑姓,不经过DNA系统检测大家是区分不开的。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网上经常有一个长年累月争论不休的问题,姬姓被称为万姓之祖,但姬姓老祖宗周王室却跟华夏族群主体基因不同。
好,咱们言归正传,不然孔子先生在旁边快等不及了。
了解姓氏的区别,大家也就明白为何秦朝统一以后,姓氏会合二为一。
因为氏是用来区别贵贱,表示自己的身份,但秦始皇很不喜欢这种氛围,在天下人面前,只有秦始皇本人和他的亲戚们是天下最为尊贵,六国贵族?那还是算了吧。
所以打那之后就不存在某某姓某某氏,人们也只好按照自己现有姓和氏,统一姓氏。
比如上边说过的郑国国君的后裔,就不在称姬姓郑氏,而是直接姓郑。实际上后来用来区分贵贱的,变成了郡望,它的作用,跟早期的氏的作用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有请孔子先生上台,并对他进行个人的介绍。
孔子,宋裔鲁国人,他的六世祖,也就是他高祖父的爷爷,叫孔父嘉,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宋国人,并且是宋国的宗族,孔父嘉的八世祖,叫宋微仲。
宋微仲大家或许不太熟,但他的几个兄弟的名号确实如雷贯耳。
按照现存有争议的排名,微仲排名老二,他的哥哥是微子启,商朝大臣以及西周宋国的开过国君,他的弟弟帝辛,则是商朝最后一任商王。他本人也是宋国第二代国君。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位堂兄叫箕子,武王灭商以后因不愿意跟西周扯上关系,带上一部分随从跑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建立了朝鲜第一个国家,即箕子朝鲜。
现在韩国人不是经常争论说孔子是他们的吗,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没有太大问题,当然前提是他们需要先承认他们是咱们家箕子老先生的后人。
商朝的国姓是子姓,而不论是孔子还是孔父嘉,在血缘上都是商王的直系后裔,所以按照当时的姓氏惯例,孔父嘉以及孔子都是子姓。
孔这个字,并非是孔父嘉的氏,而是他的字。(孔父嘉,字孔父,名嘉)
这里顺便再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按照西周宗法制,国君以及士大夫的嫡长子(大宗)是可以继承国君的财产包括姓氏,并且负责主持祭祀自己的先祖。
宗法制还规定,除了嫡长子可以祭祀他的直系祖宗,其他庶子只能祭祀自己五代以内的祖宗,这就叫“五世而迁宗”
《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丧服小记》:“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翻译过来就是除了大宗,庶子只能祭祀到他的高祖这一代,高祖的父亲就不需要他来祭祀。同样的,他的嫡长子会等同于他,来祭祀他的高祖及其以下的所有祖宗,而他的庶子们则往上推五代,只祭祀到他的曾祖这一代。
所以,周王朝延续了八百年,有资格祭祀各位前代周天子的,只有后来的周天子们,而那些分封出去的周王室宗族们,作为庶出,则只负责祭祀他们五代以内的祖先。
这个制度其实大家一点也不陌生,现在我们有个说法叫五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出了五服就很少在一起祭祀祖宗了,这一点就源自于西周宗法制。
大家细想一下,分封制尽管一开始分封的是手足兄弟,但是几百年以后,人家跟你连一个祖宗都不祭祀了, 都不在一个牌位前磕头烧纸了,怎么还会拥护你呢?
这个制度不仅体现在祭祀上,同样也体现在姓氏的传承中,姓,不会改,但五代以后,第六代人就需要另取旁氏,用来重新标记自己这个分支。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
也就是说,先秦时期,一个老祖宗出来的,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都是同一个姓,大宗会继承祖姓,小宗则会在五世以后,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形,给自己一个加一个氏,用来标记分支。
所以西周的周天子只有姬姓没有氏,因为他就是普天之下最大的那个宗,但是所有周天子的小宗后人们,五世以后都需要另外取氏,只因他已经“五世亲尽,别为公族”。
比如晋国第一代国君唐叔虞,他是周武王的儿子,姜尚的外孙,所以他是姬姓没有氏,但是他的第五代后人则为姬姓晋氏。
同样的,历代晋国国君也有不少小宗后代(嫡次子、庶子),他们也会分到一块土地,五代以后也不再叫姬姓晋氏,而是经常以受封地为名诞生新的氏,称姬姓某氏。
郑国第一代国君是周宣王的小老弟郑桓公,他当然也是姬姓没有氏,但他的第五代后人,也要“别为公族”,称姬姓郑氏。
第十一代郑国国君郑穆公去世以后,长子郑灵公继承国君之位,其他儿子各有所封,其中的七个儿子则先后掌控郑国国政,被称为郑国七穆,后代或取其字或取其封邑名,先后产生七个氏。
所以宋国也是一样,宋国的国君是由于继承商王祭祀,是为大宗,首任国君为子姓,第五代以后为子姓宋氏。
孔父嘉的五世祖是宋国的第五代国君宋(前)湣公,所以他本人还有资格随国君的姓,也就是子姓郑氏,但是他的儿子就需要在子姓下另外取个氏,用来区分和国君的关系。
孔父嘉和华父督(宋戴公孙子)其实也是同宗
孔父嘉的儿子叫木金父,他的履历很简单,因为孔父嘉最后死于宋国内部政变,被华父督杀掉,所以木金父自然不能大张旗鼓的以孔父嘉的官职或者是封地什么的作为他的氏,于是只好从父亲的字“孔父”中取一个孔子,用来标记自己的身份。
但另外我们也可以猜测,或许正是由于孔父嘉的死于非命,以及华父督在政变之后的大权独揽,导致孔父嘉这位儿子以及他的五代后人(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并不能冠冕堂皇的使用这个新区的“孔氏”。
更加悲剧的是,华父督以及他的后代自此以后都是宋国的权贵,比如经过三代以后,他的两位曾孙华元和华亥依旧具有拥立宋文公的能力。
正是在这种巨大的迫害压力之下,孔父嘉的曾孙防叔选择了出国流亡,并最终选择了鲁国为新国籍。
《孔子家语》:孔父嘉止一子,名木金父之孙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孔圣仲尼,即其六世之孙也。
到了鲁国以后,孔防叔的摆脱了仇人的压迫,在鲁国混的风生水起,并且重新成为鲁国的贵族,也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孔氏开始出现,到孔子这一代,就正式在名字中冠以孔氏,后人称之为孔子。
所以孔子先生今天所要澄清的问题是,尽管他们家是孔姓的创始人,但是至少在他本人所处的时代,他的姓依旧是那个代表他出身的商王的子姓,而后世的孔姓,在当时其实只是他的氏。
最后补充一点,那个弄死孔子六世祖,并且导致他们家成为鲁国人的华父督,其实正是后来华姓的第一代创始人。
字多懒得看的,直接看我这里,孔老二,商汤后裔姓子,完毕。
孔老二子姓孔氏 就像始皇帝嬴姓赵氏一样 始皇帝你可以叫嬴政 也可以叫赵政
七十二,二十五?
商朝后代,子姓,到他已经不是贵族,无氏,后来他求娶颜氏,算半个贵族,给自己起名孔氏,一生推崇周公,可周灭商,,孔子是一个很矛盾很纠结的人,忠君可到他已经是三桓的臣了,忠君被鲁公所怀疑,他一生都在追求,但是所做和所说的也不能一致,也许圣人也不能事事如意
一个时代的遗弃者,愣是被吹成圣人。先不说孔老二怎么样,怎么说的。后世儒家的理解真的孔老二的愿意吗?孔老二真的说过那些吗?大多都是为了利益自己编的吧。
瞎扯的,儒家给孔子家族排序的,孔子的孙子叫孔鲤,孔鲤的儿子叫子思,可是大量历史文献中都说子思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这怎么解释?然后又说孟子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可是孟子比墨子还要晚一点,怎么会子思的学生?李悝是子夏的学生,可儒家死活不承认。儒家说的话没法考证,他们说的话不允许反驳,就造成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又一个扭曲认知的!
那些“踩了大脚印的、吞了鸟蛋的”,古人还是很浪漫的,能想到用这么美丽的故事解释母系社会的两性关系。
孔庙都给你立了,由不得你,不姓孔也得姓孔![吐舌头咯]
别人改过姓了不尊重下?照你这么论,子姓之前是没有姓的,那岂不是孔子连姓都没有?
别扯淡了
子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