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贺捷生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寻找贺龙遗骸,主席看完流泪同意

渔经有略 2024-07-11 19:10:48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周总理收到一封信,大为震撼,他第一时间把信送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看了信的内容后,勃然大怒,身边的秘书注意到,毛主席罕见地流出了眼泪。

这封信,是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写的,她在信中求毛主席帮她寻找贺龙的遗骸!

此时离贺老总去世已经过去了六年,而贺捷生还是在自己小时候见过父亲,贺龙的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让人无比痛心和疑惑。

贺捷生说,父亲在她的心中,更像是一本书,因为她总是见不到父亲,只能通过报纸、书籍来了解父亲,很多年后,她沿着父亲的红色足迹,用自己的大半生去寻找,去解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父亲,贺捷生说用“忠诚”二个字最合适。

带兵打仗的贺老总,给人的印象是刚正不阿,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这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战乱年代,湘西军阀派系林立,民风彪悍。贺龙13岁就要担起家庭的重担,外出赶马,年纪轻轻经历了最黑暗的年代,见到了太多民间疾苦。

1916年,贺龙带领农民兄弟起义,建立了第一支农民武装,后来又追随国父孙中山和这些军阀抗争,十几年间几经沉浮,后来部队不断壮大,但年年打仗,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中,贺龙对那些军阀是深恶痛绝。

到了20年代,贺龙已经升任为师长,在四川作战三年,贺龙生出了很多感慨,他感觉到这样打仗是没有希望的,越打老百姓越穷,最后可能还是这些军阀的天下。

那时贺龙的内心是很绝望又迷茫的,这是一种对国家未来的茫然,他内心深处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改变我们的国家,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是在那个黑夜,他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只能在荆棘丛中盘桓。

1925年,中国南方大地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曙光,在苏联的帮助下,革命军剿灭了陈炯明叛匪,然后开启了北伐之路。这个阶段,贺龙在贵州铜仁带领的一支部队也被编入革命军。

给贺龙带来这丝曙光的,是周逸群。当时周逸群是北伐宣传队的一员,正是在他的感召下,贺龙终于找到了组织。

北伐路上,贺龙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包括攻打武昌、许昌和郑州,他的独立第15师也被扩编为国民第20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是政治部的主任。周逸群也可以说是贺龙在革命道路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搭档,两人一文一武,配合相得益彰,战斗的过程很艰辛,但这一段岁月也是贺龙认为最有希望,最光明的。

就在贺龙的第20军高歌猛进之时,背后有一只无形的黑手伸向了他,当时不管是汪精卫还是国民党,都想要把他这支精锐之师收至麾下,但是贺龙已经心有所属,他宁愿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来到南昌,跟随共产党揭竿而起。

不久后,蒋介石发动了“412事变”,之后汪精卫也出来造反,国共两党彻底决裂,无数共产党人遭到迫害,而贺龙则和周恩来一起发动了南昌起义,这个时候,其实贺龙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

这一段历史,也让贺龙一直被党组织信任,被老百姓拥戴,国民党人则骂他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去走那个羊肠小道。南昌起义后,贺龙的部队伤亡过半,反动派疯狂地对他们进行绞杀。就在这个非常时期,周总理把贺龙跟周逸群、谭平山叫到一起,周总理问贺龙:“贺龙同志,我问你,你现在还有多少动产、不动产、现金?”

贺龙明白,这是党组织要考验自己了,他一脸淡然地说:“现在我一无所有!”

谭平山接着问:“那你和工农军政各界的社会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你如何看待革命?”

贺龙说:“以前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我是一名光荣的革命者。”

据说当天他们还聊了很多话题,但卷宗上就记录了这些。此后经历了风风雨雨,那么多年过去,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这些资料都被保存得很完好,因为这记录了这些老一辈共产党员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一种共患难、不离不散的革命热情。

贺老总一生立下了多少功勋,不需要熬述,但到了晚年,他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1966年时,便有很多人开始怀疑贺龙有叛党叛国的嫌疑。

贺龙一生为了革命事业,舍弃了自己的小家,女儿贺捷生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亲戚家里,解放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一直没机会跟女儿团聚。本应该眷养天年的年纪,他却不得不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家人团聚的日子也遥不可及。

贺龙每天都备受煎熬,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了。后来周总理得知此事,很是担心,来到医院探望他。

周总理劝贺龙放下一切,安心度过自己的晚年。但是贺龙并不甘心,他们这些老革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休息。

但因为形势很特殊,周总理担心贺龙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便一再劝说他,贺龙这才同意了他的安排,隐退一段时间。

一开始,周总理把贺龙安排到钓鱼台。但是后来钓鱼台也不安全了,于是就干脆让贺龙到西花厅,和自己住到了一起。

即便这样,每天都有人来问周总理,贺龙在哪里?他们还是不愿意放过贺龙。周总理不放心,于是又让人把贺龙送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就这样平静了几个月,可是因为医疗条件有限,贺龙的病情恶化。

周总理无奈,只能把贺龙送到医院。结果几天后,医院就来了个叫李仲公的人,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两封信,声称这是当年贺龙给蒋介石的信,里面有求降的内容。事实上,这完全是歪曲事实,当年李仲公作为老将的部下,曾经受老将所托去劝降贺龙。

而贺龙当然不会答应,便写了一封信拒绝老蒋,说他向蒋介石投诚,完全是子虚乌有。病重的贺龙受到这样的污蔑,气急攻心,病情就更加严重了。之后仅仅过了不到一年,贺龙就去世了。

这个时候,医院已经被封锁了,连周总理都无法得知贺龙的消息。而贺龙的家人赶到医院后,却发现贺龙的遗体已经不在医院了。

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父亲的贺捷生四处打听,但是没有人告诉她答案。

一晃就过去了六年,最后她只能写信向周总理求助,周总理就把她的这封信送到毛主席的手里。毛主席晚年对于很多事情都是不知情的,听说这件事后,大发雷霆,要求中央对这件事进行追查。

经过调查,他们得到的第一个线索,来自于八宝山殡葬处的副处长彭志刚,以及火化厂副主任王锋。他们二人说,当时接到上级的命令,但没有说是什么事情,只要求他们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他们出发后,来到兵马司胡同。

之后他们就看到一具用白布紧紧裹着的遗体,不知道是谁的,也不敢问,就这样把遗体运回八宝山。负责火化的,是刘占海。跟其他二人一样,他同样不知道自己要火化的是谁。

刘占海说,整个过程都有几名军人站在他的身边监视着,火化完后,他们接过骨灰,就不知去往何处了。

那几名军人把骨灰带到老山骨灰堂业务科,办理了相关手续,资料上面写的名字是王玉,但很奇怪的是,除了名字,其他信息一概空白。当时工作人员还想问他们是否要订花圈,但话还没说完,人已经消失了。后来这个编号为34的骨灰盒,就一直被存放在这里。

毛主席交代的是要彻查,找到了骨灰盒,还不够。于是线索又来到当年李仲公交上来的那封信。只是那个年代的鉴定技术并不完善,如果想要仿造一封信,下够功夫,人们是很难辨别真伪的。公安机关找了专业人士去作这件事,最终也无法确认,这个笔迹到底是不是贺龙的。

但还是有细心的同志从信纸上使用的墨水,发现了漏洞。通过化验,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信纸上的墨水,是40年代生产的,跟信件的日期相差了十几年,很明显,贺老总不可能穿越回去写这封信吧!

功勋卓著的堂堂开国元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竟然遭受如此对待,让人心痛不已!中央决定,为贺龙同志的骨灰在八宝山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

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周总理了,他表示要亲自主持这个仪式。可是当时周总理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他还在坚持工作,但是他的双腿严重水肿,已经无法走路了。

最后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这个重任交给邓公。

1975年6月9日,仪式举办那天,八宝山来了很多人,在人群中,周总理突然现身,他在两名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来到现场,并且接过邓公手中的悼词,一边念,一边流下眼泪。

然后,他挣脱左右两人的搀扶,颤颤巍巍地给贺老总鞠躬七次!

仪式结束后,周总理和邓公来到贺龙遗孀薛明面前,邓公对着薛明很惭愧地说:“我没有保护好他,我心里有愧啊!”

对周总理和邓公来说,贺老总是他们这一生中,最重要的革命伙伴,对于贺老总晚年的遭遇,他们无能为力,但最后连贺老总的后事,他们也没有办法给他办得风光体面,这让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同样,这也是所有人共同的心声,谁也不与愿意看到贺老总以这种方式离去!

就在几个月后,周总理也在病魔的折磨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年之内,两位重要的革命领袖离世,让国人悲痛不已!

贺老总的这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是最忠诚的革命志士,为国家,为人民,他付出了所有,他也失去了很多。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享受这盛世太平,我们应该永久铭记他们的贡献,永远学习这种革命精神。

贺老总的女儿贺捷生,后来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她的后半生都扎根在祖国西部,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0 阅读:36

渔经有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