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的妻子,只是你孩子的妈妈!丧偶式育儿,后悔成为母亲

冰萍感感 2024-02-21 08:57:07

妈妈,这个名词的背后包含了世间所有人对你的期待。

没错,是所有人。

所以一旦你当了妈妈以后,你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要配得上世间所有人对你的期待。

差一点都不行,就是这么残酷。

世间所有人的标准话术就是,你都是当妈的人了,你怎么能XXX呢?

每天醒来眼睛还没有睁开就开始找爸爸,每次叫"爸爸",都把爸爸的心融化了。

妈妈似乎只是工具人。

成为母亲是一种随波逐流

一直以来,女人要成为母亲,似乎是个既定的事实。

如果一个女性没有成为母亲,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遗憾的事。

而如果一个女性说自己后悔成为母亲,往往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

因此,后悔的声音通常会被淹没,即使好不容易说出口了,又会因为不符合大众对母亲这一身份的期待,可能会遭到批判、指责。

从19世纪以来,父权制和资本主义携手合作,把性别劳动分工稳固成一种模式:男人在外进行有偿工作,女人作为无私付出的妻子和母亲,在家庭里进行无偿工作。

“女人即母亲”慢慢从一个观念,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制度。

当女人和母亲这一身份绑在一起的时候,另一件事也同样被捆绑了,那就是对“怎么当一个好妈妈”有了严格的规定。

比如人们会要求女性毫无保留地爱孩子,扛起生活中的痛苦,表现出一个母亲应该有的感受和情感行为。

为什么做母亲前后会“判若两人”?

.生育时期激素的超常分泌,使女性更加情绪化孕期和产后女性大脑中与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相关的区域会被激活。

高度活跃的杏仁核区域,会使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变得极度敏感。

这也导致了女性在这个阶段更加情绪化,大约六分之一的女性会经历产后抑郁,更多的人会出现强迫性行为。

反复洗手、反复查看婴儿呼吸;

脑海中会出现强迫性思维,比如不断地担忧婴儿的健康状况。

同时,社会对“母亲”这一身份的期待,又会让新晋妈妈们陷入焦虑

我们的社会对“母亲”这一身份有着既定的标准和期待。

例如我们认为女性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完美母亲”的形象:

忘我无私、每时每刻都在愉快地抚养孩子,用爱和包容去对待孩子,无时无刻不优先考虑孩子。

为了达到主流标准,女性会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

如果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她们甚至会感到失败、内疚、焦虑。

并且,由于“完美母亲”的形象并不允许女性表现出负面情感,所以虽然她们往往都为了孩子压制这部分感受。

也就是说,为了迅速投入到对孩子的照料,或者为了符合社会对于“好妈妈”的标准,女性会快速转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这会让她们显得“判若两人”。

成为母亲之后,具体的心情有哪些?

心理状态特征归纳为4类:

1. 落差

2. 被榨干

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倦,会同时困扰着成为母亲的女性。

大量重复的劳动、缺乏完整的睡眠,会使她们感到精疲力尽、身体已被掏空。

比起照料孩子的事务性劳动来说,婴儿不间断的情感需求,甚至会给她们更大的压力。

3.孤独

在绝大多数时候,成为母亲是一件需要独自承担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女性会感受到缺乏社会支持,尤其是来自伴侣的支持(甚至妈妈们无奈地将养育孩子的过程称为“丧偶式育儿”)

并且即便在得到伴侣帮助的情况下(比如在出差期间,由丈夫照看孩子),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提起这段经历时,会表现出愧疚和矛盾的心理。

在大多数时候,她们有一种“没有依靠、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

4.丧失

丧失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既包括时间和精力的丧失,朋友和社交圈的丧失,也包括过往的生活方式的丧失;以及,因为有了孩子而无暇顾及与丈夫的亲密关系。

更严重的是,她们还会遭遇自我感的丧失,感到自己生活的中心不再是自己,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孩子。很多人会突然发现,“这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人生了”。

她们也会经常怀念那些生产前的自由自在的日子。

并且,在遭遇挫折时,她们容易怀疑自己作为一个尽职的母亲的能力,因而自尊、自信都会受到影响。

2020年,不知道哪位思想停留在远古时候的朋友跳出来,指责舞蹈家杨丽萍活得很失败。

语无伦次的,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

稍微捋了一遍,大意是: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一个儿女,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

让你再年轻30年,到了100岁,你的容颜难道还能保持30岁的样子?

即使你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你也享受不了?)”

关键是,这样的评论,点赞数还非常高。

无儿无女就是人生失败?

这个话题迅速发酵,冲上了热搜。

戚薇直接说:“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

时至今日,还在给我们‘女人’下定义,还把儿孙满堂当做女人唯一的成就......

生育工具?我们早就不是了!”

连李若彤都把自己的困扰说出来了:“作为一个未婚的成熟女性,我的评论、私信,每一天都在收到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还不结婚......”

已经60多岁的杨丽萍,还面临着“催生”问题,在舞蹈上有极高的建树,依然被世俗的观念贬得一无是处。

这样陈腐的思想,也使得许多女明星纷纷开怼了。

女人的价值,就是用来生儿育女的吗?

并愤怒地表示:不是!

妈妈是超人吗?

不是!

妈妈也只是一个会抱怨会疲惫的普通人

没有谁可以完美地、面面俱到地成为“理想母亲”

“妈妈是超人!”这句话使命感大于赞美感,无形之中给母亲这个身份贴上了标签,套上了枷锁。

在现实中,一个女孩真正地变成妈妈,这个过程并非顺理成章。

十月怀胎、分娩生产、哺乳养育......

成为母亲这件事,对于女性来说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冒险旅程,这场旅程伴随着得到与失去,既痛苦又快乐。

当了妈妈以后,失去了名字——一位朋友的倾诉

现在再也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了。

我的代号是XX妈妈。

在楼下碰到邻居,会收到邻居热情的打招呼,XX妈妈出去呀。

去咨询育儿机构,销售会问候你好,XX妈妈。

出了门立刻收到销售请求加微信好友的消息,你好XX妈妈,我是......

当然,除了XX妈妈这么生硬的代号以外,我还有一些夫妻之间比较亲昵的代号,比如,XX他妈,他妈。

他妈,呵呵,他 妈 的。

每一个孩子来到地球后都会拿掉妈妈的名字,让他们渐渐的忘记自己是谁,进而可以任劳任怨的为孩子付出。

热播剧《小别离》里,海清饰演的妈妈就发出过灵魂叩问:

“我觉得我挺失败的,你看(她)小的时候,两个小时一喂奶,两个小时一喂水,从托儿所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

跟着上各种补习班,跳舞,芭蕾,外语,游泳,钢琴,都是我陪着,陪到最后——现在,跟我说话,像跟仇人一样!”

人一旦为一样“事物”付出太多,又不能得到相匹配的回报,埋怨之气就容易滋生。

家庭对女性尤其是一个这样的大坑。

很少有家庭妇女能避免让自己成为“保姆”式的妈妈:

人到中年,身体、事业、青春都在走下坡路的同时,却得不到生活相应的回报,一厢情愿的付出也得不到所爱之人的珍惜,渐渐的,难免怨气滋生,陷在不快乐的漩涡里,走不出来。

而这样的怨气妈妈,在她所爱的那些孩子眼里,也愈发面目可憎。

现实里,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在不愁吃穿的当下,很多家庭表面上看似美满和谐,原该岁月静好,但一旦撕开温馨的外皮,你会发现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常常是针尖对麦芒的习惯性互撕,亦或是上演着逃离和控制的日常主题……

就像是中了魔咒的家人一样,彼此眼里,何尝不早已异化为“怪物”?

不快乐,真的会让每一个人,变得面目可憎,形如鬼怪。

当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时,第一时间在母亲身上寻找原因,这似乎也是某种程度对母亲的偏见。

孩子也有父亲,父亲也当为孩子的身心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

然而,由于一些家庭分工的缘故,尤其是对于全职妈妈来说,这个时候的委屈更大。

因为丈夫已经在外为这个家庭努力挣钱,妻子就应该担负起养育子女的所有责任。

养育子女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分工过程,父亲的参与也十分重要。

作为家庭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父亲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家庭三角结构(父亲-母亲-子女)失衡,一个失去稳定性的家庭也难以为孩子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父亲与妻子之间感情的不和睦,将进一步将妻子推向与孩子过度共生的关系中。

缺少父亲关怀的孩子,很难以发展出足够的自我力量感和勇气。

也有一些父母读到这里会有疑问,他们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好多个,父母奔于生计,也不见有如此多的精心照料,大家都能好好成长,也不见什么抑郁、焦虑。

心理疾病的出现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有关系,当社会发展越高级,人们出现心理疾病和困扰的概率就开始变大。

因为当人们满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更多的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此前被忽略的精神层面的照顾的问题就开始显现。

到最后,要么在婚姻里继续痛苦;要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地爆发,最终婚姻解体。

一个男人如果成为了父亲,若能积极参与育儿,他会获得什么呢?

他会在日复一日为孩子的付出中拥有为人父亲的感觉,他和孩子之间会建立起无比亲密的关系,他懂得爱孩子是什么样的滋味,他会因为有了孩子,既感觉有了铠甲,又感觉有了软肋。

在育儿中缺席的爸爸,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失去的是何等宝贵的东西——那些生命中柔软美好的时光:孩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第一声“爸爸”……

就像作家南希·史密斯写得那首诗《只要有一个女人》: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 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

选择成为母亲,并不意味着母职应该变成女性人生的全部意义。

以生育为起点,女性需要经历复杂的精神探索,其中包括,与焦虑、失落和挫败感自洽,构建亲子关系,以及承担养育责任的同时对“自我”的找回和重建。

母亲,是一生的课题。

母亲,是一场漫长的征途,这是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

而一切体验的原点,最终仍然是女性自我。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私信留言联系

0 阅读:0

冰萍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