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俄乌经验教训,解放军的坦克装甲车,也纷纷开始“棚改”?

华华评武器 2024-10-14 06:39:44

近日,央视《军情时间到》节目中出现了一辆“怪异”的自行火炮,第76集团军的一辆PLZ-05式自行加榴炮上竟然装上了钢丝棚,很明显这是从俄乌战场中总结的经验,用来防FPV自杀型无人机的。

那么效果如何呢?以后解放军的所有装甲车辆都要加装这个顶棚吗?“棚改”能不能解决防御无人机这个痛点?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棚改的方案效果肯定是有的。军迷朋友们可能觉得丑,还有吐槽解放军跟风的,但是你要知道,打仗不是时装秀,战场也不是T台。加装顶棚的确破坏了装备原有的协调性,可这是俄乌两国军队用血的代价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个经验关键时刻能保命。看看俄军的坦克,头顶都带上“冕冠”了,要是再挂几串珠子,都能称帝了。

为什么这个钢丝网能防住无人机?俄乌战场上的自杀式无人机,挂的弹药种类非常多,有高爆杀伤弹、手雷、迫击炮弹等等,但是对付装甲坦克车辆,使用最多的还是空心装药的破甲弹。这种弹前面有一个锥形的空心金属罩,一般是铜的,当后面的高爆炸药爆炸时,能量会沿着金属罩中心线聚集,产生高温金属射流,它能穿透坦克的装甲。

坦克、步战车、自行榴弹炮通常是正面装甲厚、两侧和尾部装甲薄,而最薄的是顶部装甲。所以很多反坦克导弹都有灌顶攻击的模式,用来攻击坦克的炮塔、弹药库和发动机舱。

比如豹2坦克的弹药,全部储存在炮塔舱的尾部,打中了之后很容易把炮塔炸飞,也就是军迷们俗称的“飞头”。当然现在的豹2里面有泄压阀,“飞头”的情况很少了,但是一旦被FPV无人机灌顶攻击,整个坦克肯定就报废了,载员至少得死一个。

以前各国坦克也尝试过加装顶棚,但是一直没有大规模普及,因为反坦克导弹的价格不便宜,关键生产技术也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军工大国手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FPV无人机一两千一台,挂上RPG的弹头,就能把一辆几百万美元的坦克打报废。这种无人机很容易制造,配件也好搞,小作坊也能捣鼓出来,于是顶棚成了刚需。

其实顶棚、钢丝网这些都是通俗的叫法,准确来讲它属于简易版的顶部格栅装甲,很多坦克炮塔后方的侧面都有专门的格栅装甲,破甲弹金属射流有一个最佳的作用距离,用格栅挡住,它的破甲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以后解放军的装备是不是都要加顶部格栅装甲?

这只是一个临时救急的方案,治标不治本,第76集团军估计也是用来测试一下,即便是俄军也是用它来救急,以后肯定不会搞一个钢丝笼子把坦克包裹住。

现在各国还没有研发出专门防御低空低速的无人机装甲车辆,不过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未来坦克、自行火炮、步兵战车可能的防御无人机手段。

第一种就是被动防御,制造专门的用来防无人机的格栅装甲,这会加大车身重量和体积,看起来会很臃肿,显然这个技术路线属于一种笨办法。

另外一种是努力发展主动防御系统,在坦克上加上对低空低速飞行器的探测预警锁定的雷达,同时在炮塔上加上能够打击无人机的武器,比如霰弹枪、榴弹发射器、定向高频脉冲发射器还有激光炮。这些武器在雷达的指引下,就可以把无人机给打下来。

这个技术路线应该是未来各国要着重研究的,我国其实已经有了这些技术,关键就要看军工科研人员如何去整合了,如何把这些塞进坦克和步兵战车里。

这个主动防御系统显然会增加装甲车的油耗,另外也会增加车体的重量,还会占用车体的内部空间。所以要想有这个主动防御系统,坦克必须要减重,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要提高。

当下世界各国的坦克和装甲车都太重了,美国的M1坦克重62吨、豹2A6有60吨,即便是我国的99A也有55吨。这些大家伙,生产成本高、制造周期长、运输起来也非常麻烦,战场适应性还很差。之前各国都在堆装甲厚度,这个现象或许会因为FPV无人机的出现而改变。

未来的坦克装甲肯定是非常薄的,体型也比较小,重量非常轻,有主动防护能力,可能配备有源相控阵双波段雷达,主炮口径会逐步缩小,可能比我们的15式轻坦还要小。

装甲变薄了之后,怎么防御穿甲弹?

俄乌战场上我们看到了,坦克对坦克的情况非常少,没有发射穿甲弹的机会,有些坦克一炮未开就被开罐了,未来的坦克,只要挡得住重机枪的子弹就足够了。

0 阅读:0

华华评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