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西夏、破契丹的将家子:韩崇训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4-07 06:00:36

远观近鉴宋朝人·31·败西夏、破契丹的将家子:韩崇训

宋朝武将世家

宋朝以中华物力,灭不了僻居西北一隅的西夏,屡被北面的契丹欺辱,更先后被落后民族女真驱赶到淮河以南偏安、被蒙古灭国,所以后人对宋有“积弱”之讥。

人们在这里所用的“积”字,颇为精准。因为在宋立国之初,是并不弱的,即使在宋太宗先后于太平兴国四年(979)、雍熙三年(986)两次北征征契丹大败之后,当宋与契丹(辽国)、党项(西夏)、羌藏等发生战争,韩重赟、韩崇训父子和高行周、高怀德父子、名将曹彬之子曹璨、曹玮等即都曾大获胜利,保护了宋的边疆,甚至开疆拓土。宋弱,是“积”而至于宋真宗特别是宋仁宗以后的事。

本文所观鉴的韩崇训,就是这些“外战内行”的战将之一。

韩崇训(955-1010),字知礼,韩重赟长子,《宋史·韩重赟传》后有附传。

韩崇训的从军,最初是凭借父亲的“恩荫”,在宋太祖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建隆年间,做了伺候、护卫皇帝的“供奉官”,后稍稍升迁为副七品的“西京作坊副使”、正七品的“澶州(治今河南濮阳)(黄)河南北都巡检使”,约相当于今日之地市级城市的治安总队队长。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征讨北汉,韩崇训从征,攻灭北汉之后,宋太宗不顾将士疲劳、厌战,转而东征早已被契丹据有的幽州(今北京),结果在高梁河大败于契丹。战后,崇训以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河北冀县)二州都巡检代理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北)知州。

雍熙年间(984-987),党项族首领、西夏创立者李元昊的父亲李继迁侵犯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崇训领兵前去支援,大败李继迁。战后,崇训改任驻守夏州部队的监军,后历任越(治今浙江绍兴)、泉(治今福建泉州)、登(治今山东蓬莱)、莫(治今河北任丘)等州知州,在莫州知州任上,改任威虏军(治今河北遂成)知军。

宋辽交战

宋真宗咸平初年(998),崇任石州(治今山西离石)知州。其时恰逢李继迁再犯边境,崇训率兵尾追袭击李继迁,一直追到贺兰山才收兵。

咸平二年,崇训再任麟州知州,又在李继迁进犯时将其击败于麟州城下。

其后,崇训南调福建、浙江。

由在西北地区任职转调南方,崇训镇守北部边疆长达二十五年,朝廷体恤他的勤苦,赐予他“西上阁门使”职衔,任命他为邠州(治今陕西彬县)宁州(治今甘肃宁县)环州(治今甘肃环县)庆州(治今甘肃庆阳)清远军(治今宁夏同心县东)都巡检使,后改任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高阳关(在今河北高阳)行营钤辖,驻兵镇州,兼河北路长官“都转运使”。

此时辽国又南侵,部队进至方顺河(在今河北保定),欲攻打威虏军,崇训陈兵唐河(古称滹沱、滱水、唐水等,海河流域大清河上源。《大清一统志》载:因流经唐县后水流增大而得名),扼守辽国进军的必由之路。

辽军派出小股骑兵侦察兵进犯赤堠驿(今址不详),崇训分出部分部队,生擒并全部处死了这些辽军。几天后,恰好下起连阴雨,辽兵既缺粮又疲乏,无力再战,只得撤军。

战后,崇训改任并州(治今山西太原)代州(治今山西代县)钤辖,代理并州知州。期间跟随都部署张进领兵由王门(今址不详)出发,会合大将王超,于定州袭破入侵的契丹军队。

六年,崇训升“四方馆使”官职,进京任全国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中层官员“枢密都承旨”。后再次出任镇州、定州、高阳关马步军都钤辖,驻兵定州。

景德初年(1004),契丹再次入寇至唐河,崇训陈兵河南。次日,与王超追袭契丹军至镇州。但稍后都部署桑赞逗留不进,崇训独自率兵继续追击。当时宋真宗亲自北上迎敌,到达澶州,传旨召见崇训,崇训才撤兵。

景德三年春,真宗升崇训官职为“检校太傅”。

大中祥符二年(1009),崇训改官职为“右龙武卫大将军”,遥领韶州(治今广东韶关)防御使,大概此时崇训已得病,朝廷特许他以本兼各职到西京洛阳“西京留守司”担任闲职,当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崇训能征善战,但一生为人,与他的名崇训、字知礼非常相合,长厚谦畏,未曾冒犯过人或与人不合

崇训的儿子韩允恭,

有谋略,好学,时人评其能承继家风。

宋军骑兵甲胄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