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读后感之51:否卦中王嘉与崔浩的道义何在?

叶还生说文化 2024-04-16 01:59:26

然则乾之健行而君子法之以不息者,何也?彼自乾德之已成者言之也。

然而,君子要学习乾卦所代表的自强不息,而从不停止,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从乾卦的德性来说的,乾卦有四德,那就是【元亨利贞】。

既然天的运行是这样的,那么【天人合一】的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就是【天生地成,人学其行】。

以六位言之,纯乎阳矣。

这是从乾卦的六个道道来说的,人要象乾卦的六个道道一样,自强不息的过完一生。

乾卦纯阳的六个爻,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成长,从种子到发芽,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不停地生长。

以十二位言之,阴处乎背,亦自得其居而可使安也。

如果从乾卦背后的六个道道来说,乾坤一体就是十二个道道,乾卦的背后是坤卦,坤卦是六个阴气形成的道道。

这告诉我们,人生想得安宁,就需要自强不息的努力,所有的幸福安宁都是自强不息的努力出来的。

如果你看乾卦就是自强不息,那背后就是坤卦的安宁,所以你看到一个努力上进的人,他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看坤卦就是幸福安宁,那这幸福安宁的背后,全是乾卦的自强不息换来的。

若夫霜冰中蹄躅之方来,不可见而无容逆亿之也。于所见不昧其几,于所不见不忧其变。

这就像是看到一个人,从寒霜冰冻的艰难困境中走了出来,我们不知道他经历的苦难。

我们看看不见,但也不能怀疑和无根据的猜测,他没有经历过那千千万万的苦难。

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现象,所提示我们要知道更深层次的东西。

眼中所见,就是象,就是几,告诉我们一个最深的道理:

知几。

知几其神乎。

所以,我们看到现象,就应该知道过程和结果,这是因果决定的。

所以,夫子老先生说了,即使我们看不到“几”背后所蕴含的具体经过,但是也决不允许我们怀疑它的存在。

风雨之后,才见彩虹。

没有什么得来的东西是容易的。

容易得到的东西,也容易失去。

故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此之谓也。

这就是圣人立象以尽意所告诉我们的东西,这就是圣人们所处在否卦当中,又不被否卦所迷惑的原因。

所以,圣人对于否与泰,没有什么不同。

人生无非两个字,一个字叫等,一个字叫干。

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等。

这叫“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所以,智者和仁者在面对未知和变化时,够洞察事物的道理,见一斑而窥全豹,见微知著,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当然了,智和仁是一体,智者必仁,仁者必智,而表现在外象上,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我们要知“几”呀,经通过一点,要知道了未来的全部,那我们的内心一定是平静的,是没有一点忧虑的和烦恼的。

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人与人而相于,则未有可以漠然者矣。

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可能不相交。就是说,人不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就是那些享受孤独的高人,也是脱离不了人世的。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因为阴阳虽然是分列的,但阴阳又是一体的。

所以,人间的冷漠并不存在。

除非,你对自己冷漠,那么这个世界也会对你冷与漠。

为什么呢?恰恰是你用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其实是你不爱自己,对自己做出了最大的冷漠。

这就是骂人者,也是骂自己的道理。

故上而不谄,所以交上也;下而不渎,所以交下也。不丧其节,不昵其情,止矣。

要以平常心处之呀。

所以,君子行事呢?

对上位的人不谄媚,就能与上位者长久的交往。

对下位的人不轻慢,就能得到下位者不停地拥护。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节操,不沉溺于人情世故,而是在人情世故中,持以中庸之道。只要有了这中庸之道,这样就足够了,可以长久了。

小草的中庸叫随风倒,没办法,小草得活着。

人的中庸叫继明,跟着光明,发挥光热,人若处在否中,只有一途,那就是面向光明,这叫离卦,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绝己于天下则失义,绝天下于己则失仁。故否之道,无施而可。

如果自以为高高在上,或自爱到清高无比,将自己与天下好的坏的都一律隔绝,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不能成其为人,那天地的道义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爱。

人活在世上是需要爱的,自绝于天下的一切事物,那还有什么仁与爱。

所以,这个自绝就是否卦的上天归于上天,大地归于大地。

乾在上,坤在下,就是不交于天下。

所以,否卦所代表的不相交的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适用。

否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冷漠对之,有保持节操,又不沉溺于私情,应当积极、开放、包容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过完美好幸福的一生。

可不能【否】呀!

虽然,亦视所以用之者。天地且否,而君子岂无其否乎?

尽管如此,否卦还是存在的。

天地有否,那人也有否。

就是说,即然天地都有闭塞不通的时候,那么人一定也有应闭塞不通的地方?

如果否卦来了,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夫君子之通天下者有二:所以授天下者德也,所受于天下者禄也。舍此,则固由己而不由人,无事拒物而自不与物通矣。

说,君子在否卦时两种方法走出困境:

一个是行善积行,做好事;一个种因不求果,有报酬。

舍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因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别人决定的。

一个人在否卦时,也没有必要拒绝一切,不与外界交往,那就真的把自己给“否”住了。

德不流行,则绝天下于己;禄不屑以,则绝己于天下。

如果在否卦里,一个人不能行善积德,那你不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为什么又要理你呢?

你既然种了因,又有了果,你不接受果报,那整个世界与你又有什么有关系呢?

否也不怕,来什么接什么,接什么扔什么,随不顺而顺行。

故于田而怀纳沟之耻,出疆而勤雉腒之载。不丧其节,不昵其情,亦未有不如是者也。

所以,你弯腰种地时,就得面对身处沟渠的耻辱;你去远方看望朋友,就得带得礼物,要辛苦地带着野鸡和肉干,作为礼物或贡品。

这是在否卦中的,弯腰对苍天,步步退,步步阔。

有一首诗说的好:

手把青秧插稻田,

抬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而人情往来,同样不是耻辱。

有一个故事叫做:

世人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说,光武帝为了见严陵,还要给他大车小车的拉着礼物,这就是帝王的君子之交,在保持节操和不沉溺私情的前提下进行交往。

乃不有其避难之时乎?避难者,全身者也;全身者,全道者也。

难道,否卦就没有当做是避难的时候吗?

有。

否卦本身就是避难。

否卦在避难时,就是为了保全自身;保全自身,也就是为了保全了人世间的道义。

道为公,德为私。君子之于道,甚乎其为德,而况禄乎?

道义是公,德行是私。一个是天下,一个是个人。

道义是大于德行的,道义就是最大的德行。

君子对于道义的重视,一定是超过对德行的重视,更何况是那些俸禄之类的果报呢?

道德就是公私合营,怎么营呢?

张载说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立德,立言与立功。

功和利是什么?有公也有私。

且夫禄以荣道,非荣身也;荣以辱身,斯辱道也。

俸和禄就是功和利,功和利就是荣和耀,但功名利䘵是用来践行道义的,不是用来荣耀自身的。

如果一个人用俸和禄来荣耀自身,那就是对道义的侮辱。

所以公私合营,全在公,为了公,有了公道,还能没有私利吗?

有了公道的私利,私利也就成了公道。这就是道与行的合一体现。

故俭德而固其一,禄不可荣而塞其情。固其一,他非吾德也;塞其情,道无不荣也。

所以,我们要正视德与行,正固又专一。

不要以为功名利禄是自己最大的荣耀,而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情,用自己拥有功名利禄的时与位,来践行道和义。

正固又专一,就是说,德行就是德行,这个德行是我做的,但他不是我的。

有意思的是,德行这种东西,不求则可得,一求就不得了。

求德行的人,永远没有德行。

这就是告诉我们,做好事不留名,行大善不求果。

一个人如果能克制自己的私情和私欲,那道义就无处不在了,无处不荣耀啦。

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

己是自己,也是诚信,是应对否卦的宝。

己是精土,也能再塑金身,是成就大人的道。

虽有不忍万物之志,亦听其自为生死而吝吾仁;虽耻以百亩不易为己忧,亦安于降志辱身而屈吾义。

那么对于道义和德行来说,否卦又是什么呢?

否卦就是,我们有一颗仁爱的心,却不能施行仁爱。

比如,人在否卦中,即使不忍看到万物受苦,因为你也否着,你没办法,没能力去大爱无疆的仁爱,只能看着。

这叫有心无力,所以也只能任由你所同情的弱者自生自灭。

因为你虽心强,也是弱者,在世间只有百亩地,仅能耕作以自养,虽然内心耻辱于自己的无能为力,也不得不降低志向,忍受屈辱。

所以,身在【否】中,你仁心再大,也只能暂时放下心中的的道义。

故伊尹之有莘,避桀难也。伯夷之北海,避纣难也。桀、纣者,敷天率土之共主,神禹、成汤之胄胤。

所以呢?

伊尹选择在有莘国避世,是为了躲避夏桀的暴政。

伯夷选择到北海隐居,是为了逃避商纣的暴虐。

夏桀和商纣,都是天下的共主,是神禹和成汤的后裔。

当其不可为龙逢,不可为鄂侯,则勿宁塞仁锢义以全道。况乎其不但为桀、纣者乎?

在那个时代,如果不能像龙逢和鄂侯那样直言进谏,那么宁愿暂时收敛仁爱、固守道义,以保全【真正的道义】。

更何况,那些暴君的暴行比夏桀、商纣更恶作,大人就只能躲起来了?

这告诉我们,可以爱,但不能乱施爱心,要审时度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而或为之说曰:“恶不可与同,而德何可不富?吾有其不忍,则遇可闵而且仁。吾知其所宜,则遇可为而且义。吾有所不屈,则伸吾直。吾有其不昧,则施吾智。”

然而那些为了私利的人一定会说:

“我们不与恶人同流合污,但怎么又不能宣扬德行呢?

只要我有了同情之心,遇到值得同情的事,我就一定要施展我的仁与爱。

我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合适的,遇到可以做的事情,就一定要秉持道义的去做。

我有不屈的精神,就要伸张正义。我有清醒的头脑,就能施展智慧。”

是王嘉之于苻氏也,崔浩之于拓拔也。启其窦,发其机,渐牖其情,不知其入于利赖而以荣禄之陷终。

唉呀!这是以私换公,为了私心而堂而皇之的找理由罢了。

这种观点就像王嘉对苻氏一样,崔浩对拓跋氏一样。

这就打开了欲望的心门,触发了贪婪的心机,从而打开了他们私利的窗户,不知不觉中已经掉入个人对荣和禄的追求,而最终陷入私人的名利之中无法自拔。

这样的人,那有什么公义可言呀!

他们走在否卦的绝路上,却什么也不明白。

王夫之就是骂人呢?主要说了个不善良。

这两个人不善良在哪里呢?

一句话,那两人处的时代不好,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

呜呼!是将以为泰乎?如不以为泰也,则恶得而不用否也?

唉呀!你说上边两个人是好,还是不好?

如果是好的,那就是泰卦。如果是不好的,那就是否卦。

那为什么史书上,又不以否卦来描述两个的行为呢?

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

吝吾仁义,如吝色笑焉。选择于德之中而执其一,天地不能为吾欣,兄弟友朋不能为吾戚,如是而难犹不我违,而后安之若命。

我们一定要珍惜仁义的用处,就象珍惜自己的笑容一下,要对朋友笑,而不是对着敌人笑。

道义,是需要选择的,有选择的道义,坚持做下去,才是真正的道德。

我们选择的路,是世人眼中【见路不走】的路。

在这样的路上坚持下去,发挥光明的道理,天地会为我们欢欣,兄弟朋友会为我们欢喜,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会违背我们的原则,要顺其自然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当善则善,当退则退,当杀则杀,命由己造,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彼姝姝然以其德与其禄为避难之善术,曰:“入于鸟兽之群而不乱,大浸稽天而不溺,"亦恶知与羽俱翔,与厹俱踱,与流俱靡,其下游之必然乎?故君子有否,不但任天地之否也。

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把他们的假德行,和得到的俸禄,看作是逃避困难的好法。

唉呀,这真是自欺,又欺人呀。

他们说:“我们可牛了,即使和禽兽在一起,也还是人。即使和乱世在一起,也做个人,天大的困难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善心。”

他们哪里又知道,入了鸟群,就是鸟;入了兽群,就是畜兽;和大洪水在一起前行,早晚一天被洪水了去的。

所以,君子会在否卦里,跟着一起否。这就是说天地都否了,人怎么折腾也是否的。

所以,王嘉到底是汉族人呢?还是苻氏的人呢?

崔浩到底是汉族人呢?还是拓跋氏的人呢?

看来王夫之还真是个27岁的愤青。

好在现在是一统的天下。

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元朝和清朝。

是功呢?还是功呢?

比如曾什么什么藩,是0.5个圣人呢,还是0.25个圣人呢?或是王嘉和崔浩之流呢?

我评价不了。

我只知道否卦告诉我们,君子在面临困境时,应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不随波逐流,同时也警示那些自以为是,逃避困难的人,他们的做法只会导致自己的衰败。

天地都否了,我们一定要跟着否的环境否着,用一个自强不息的心等时机来临。

0 阅读:2

叶还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