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读后感之44:王夫之说比卦,比不是谄媚

叶还生说文化 2024-03-31 01:51:08

今天我们来学比卦。

当比之时,群方咸附,五之得众,盖莫盛焉。

当比的卦象显示的时候,各类的东西,同声的归于同声,同气的归于同气。

就是说,只要是一类的东西,都会依附在一起,有抱团取暖的象,这就是说的比卦的五爻。

为什么向五爻比呢?

因为五爻是比卦中唯的一阳爻。

每个卦的主爻 ,一般都是卦爻中最少的爻,比卦只有一个阳爻,所以五爻是主爻。

好比是一个君王,召人喜欢,让人亲近,有人来投,也有国来降。

这就是周朝诸侯国皆以大周为尊,包括各方的贤士都纷纷前来归附的原国。

那比卦下边的四个爻,就是四方诸侯。而比卦的五爻就是大周王朝。

哪比卦的上爻呢?就是前朝,就是当时的宋国。这个宋国呀,就是商汤的后人。

所以,周武王这个九五之尊,就得到大家的拥护,仅仅只是打败了纣王,全国就一统了。

这就是五爻的魅力和能量,大概没有比这更盛大的了。

水润以下,因地奠居,在浍成浍,因川成川,清者与为化光,浊者与为流恶,地皆受之,未尝有所择而致其宠矣。

比卦是水地比,我们就以水和地来形容一下比卦的象。

我们都知道,水的性就是润下,什么是润下呢?

【润】和【下】,这是两个词,一个叫润,一个叫下。

【润】是慢慢的渗透,这个【润】就静止的意思。但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所以这个【润】是可以上的,但只能上一点点。

不信你抓一把土放在水边,堆成一个小堆,看一看这个【润】的象和水的方向。

而这个【下】,是快速的流动,绝对的下。

水之所以会下,就是因为大地的起伏不平,水的性是下,水的下却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地势的高低而决定了水的流向。

所以,老子叫上善若水,这是说了水的顺。也有水滴石穿,这是说了水的柔。

水有顺和柔的性子,这才是水要下的原因,就是说,水的脾气是由水的性格决定的。

所以,水到了田间,就是地形而形成水洼;水到了低谷就顺地势成了小溪,汇成河流,形成江海。

当然了,水有清的,也有浊的。

水清就可以养鱼,水浊就可以保鱼。

水本不恶,没有恶名,水的恶是因为他的柔顺让外物侵蚀,而变的恶了。

当然了,即使水是恶水,大地也包容这样的水,叫做穷山恶水出刁人。

大地对于水的包容,不以其大小清浊来区分,没有不喜欢,也没有喜欢,从来不去选择,你是什么水,我接受什么水?

可见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那么吉凶就可以知道了。

周武王聚来的人一定是善良的贤人,纣王聚在身边的一定是祸国的小人。

纣王也是比哦,他比了个坏团体,与坏结果。不过即使他想比贤人,也比不了几天了,因为每个王朝都是有生命的。

商王朝到了纣王,终数已尽,如人之天年,不可逆天。

为啥?土地私有,财富集中,两极分化。

富的流油,穷的活不下去,这就是王朝的命数。

乃群阴之比于五也,岂无所效哉!小人乐得其欲,报以奔走;君子乐得其道,报以忠贞。

所以,周武王的比,就是九五。而纣王的比,也是九五。

只不过同一个九五,也是阴阳相比的,一个善,一个恶;一个生,一个死;一个驮经的大白牛,一个平天的牛魔王。

这就像比卦中众多阴爻,亲近九五之尊一样,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效法的吗?

一个效了阳,一个效了阴。

普通的人无非就是为了吃吃喝喝,所以顺着君王奔走四方,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高高兴兴地,尽力办事来追随君王。

这个比,是比了个钱权名利。

而有道德的君子,跟着君王,是为了能行大道,正天下,为万民的幸福而终日乾乾地努力。

这个比,是比了个,尽忠守节。

而二以柔得位,与五为应,则五所怀集,莫有先焉。

比卦的六二是阴爻,阴爻是柔顺的,也是当位的。

当然了,九五和六二,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上一下,这是相应的。

一个在下,柔顺得位,一个在上阳光明媚,他们互相呼应。

所以九五能招揽人心,整个比卦里,没有比九五更突出,更优先的爻了。

是大海之有江、汉也,泰山之有云、亭也,夹辅之有周、召,列侯之有晋、郑也。

这就像,九五就是大海,六二就是长江与汉水。大海有长江、汉水不断地汇入大海。

这就像,九五是泰山,有了泰山才有了云海,有了楼亭,有了生生不息的游人。

这就像,周天子那个小皇帝,就是周武王的儿子,才有了周公、召公的辅佐,才有了各诸侯国有晋国、郑国的拥护一样。

若其失一德之咸,而但依末光,挹余润,以拟于思媚之细人,则将何以酬“显比”之知乎?

这都是九五的【一】德招来的

如果作为九五之尊的君王失去了一贯的德行,而只依靠那些小人,或只想着祖宗残余的恩泽,那就和一心只想讨好别人的,卑鄙小人差不多了。

这就是出师表说的:亲贤臣,远小人,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样的君王,又怎么能明白和做到,比卦给予九五的【显比】之道呢?

一旦做不到九五的显比,那么就是离心离德,没有真正的忠诚的人和团队来拥护,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夫上之我昵,非可恃者也。我之可亲,可恃者也。

说九五之阳爻是尊贵的,他的态度和胸怀可以下,就叫谦逊。九五就是【我】,我的一横就是九五。

但是他的行事和方式不能向下,这叫九五下来委屈求全。所以,夫上之我昵,这种行为十分的可耻,不是正道,大道。

皇帝大人委屈求那就是个小皇帝。

如果是大皇帝,那就是是宋代二帝要投降和被绑走的结局。

所以,九五的尊贵就是用来亲近人,上亲近下,下亲近上,这是互相的。这里面没有谄媚的象。

只有互相亲近,一个道上的人,才能长久,这就是可恃。

以恃我往者,亲而无惭;以恃彼往者,昵而逢厌。

九五就是可以依靠的人,可以依靠的人来亲近你,你就可以亲近可以依靠的人了。

这样的亲近是水流湿,火就燥,水下火上,天上的亲近天上,地下的亲近地下,这就是道。

是天道,是地道,是人道。

天道让人知阴知阳,地道让人知柔知刚,人道让人知仁知义。

所以,人道的亲近就是向仁义而行,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止,心向往之。

所以,心向仁义的人,就是亲近,这样的亲近,永远没有愧疚。

但是,一个人不亲近仁义,而亲近了邪恶,那或者依着九五的宠爱,六二之类流于恶俗,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厌恶。

这里有个例子,那就是金日磾杀子的故事。

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说,金日磾的儿子深受汉武帝的宠爱,常常在皇宫中陪伴汉武帝。汉武帝十分喜欢这个孩子,据说,这孩子可以爬在汉武帝的肩膀上玩。

这就是九五对六二的亲昵。

然而,金日磾却对儿子的行为感到担忧,他担心儿子会冒犯天子的威严,给家族带来灾难。

一天,金日磾的儿子在皇宫中与宫女追逐打闹,被金日磾撞见。金日磾非常生气,认为儿子的行为有失体统,于是将儿子带回家中,并亲手杀了他。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非常震惊,他质问金日磾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儿子。

金日磾回答说,他担心汉武帝太宠爱自己的儿子了,这样下去会酿成大祸,长大了再犯错就是灭门之罪。

汉武帝听了,无话可说,虽然感到惋惜,但也理解了金日磾的苦心。

上不厌我于报施,而天下厌我于容悦,则适以成五量之大,而又适以累五德之偏。

九五不会讨厌六二对道义的追求,而作出的行为,这叫为了道义而生,可报可施,有因有果,可长生。

而天下的人一定会讨厌,六二对上谄媚的行为和做法,一心为了讨好九五而失去原则的人,为人所不齿。

这是易牙,厨艺精湛,但人品恶劣,为了讨好齐桓公,用儿子的肉做成菜肴。

这是竖刁,不惜自宫,以便能时刻陪伴在齐桓公身边,为了讨好君王而不择手段的特点。

这是赵高,为了讨好秦始皇和秦二世,陷害忠良,制造冤案,独揽大权,让秦朝二世而灭亡。

这是和珅,逢迎巴结,贪污受贿,聚敛财富,赢得乾隆皇帝宠信,加速了清朝衰败。

这样的六二,下卦的坤就成了小人,上卦的坎就成了灾难。小人的灾难,灾难来自小人。

这就是因为,小人知道人的贪婪和恶,九五这个君王不厌烦地向小人靠拢,并不断向他祈求想得到满足。

因为九五的能量巨大,又在高位,要是有了小人的辅助,那他的恶就马上变得广大无边。

这正是因为九五失德的原因,造成九五在行为和追求的偏颇,没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可不食肉靡,就是九五这样的人。

肉食者鄙就是六二这样的人。

然则二以正应,为责备之归,岂不甚与?而六二固无忧也。

然而,六二以中正之道去应和九五,九五拒绝这样的中正之道,而责备九二,这样就没办法解决问题了。

但是,这样子的六二是正固的,是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为责备之归,岂不甚与】这句话来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意思是:齐国想欺负鲁国,鲁国坚决不干,鲁国使者展喜对齐孝公说:如果因为我国拒绝而责备我国,齐国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啊。展喜通过一番慷慨陈词,为鲁国解了围。

展喜就是六二的中正之道。

因为正,所以六二自然没有什么忧虑。

宠至而矜,继之以骄,二与群阴同其柔以上附,而无自诧殊异之心,则承宠虽盛,不丧其故吾。

不要因为九五恩宠,六二就自以为了不起,接着就因为九五而狐假虎威起来,傲慢自大,不可一世,这就失去了六二的本性。

六二和众多的阴爻一样,都是要柔顺的态度和方式,去亲近九五之尊。

六二绝不能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这样九五才更能照顾六二,下属的业绩和功劳全是领导的,要知道这一点,六二自然活得通透又舒服。

所以,六二即使得到了九五再多的恩宠,也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来也不会丧失自我。

若夫位与五相为好仇,德与五相为唱和,亦其分尔。

六二所处的位置代表人的人,有初六、六三、六四、上六,都和九五之尊相亲近,能同仇敌恺,那它们的德行也和九五之尊提倡的道义相呼应,这只是围着九五的人应当尽的本分而已。

五无私,则二亦不有私人之嫌。无嫌,而又何嫌之有乎!

九五没有私心的,那么六二这一类人,也不应当有私,即使有私,也是为公而私。

这个为公而私,就是正义之道的中正,这个中正不能直来直去,有时需要绕个大圈子。

比如长征,就是为公而私,先要保命,又要北上抗日。

【无嫌,而又何嫌之有乎】的表面意思是,一个人要是没有嫌疑,那又有什么可以让人嫌疑的担忧呢!

这样的翻译比较瘘。我来高大上一下子。

【无嫌】应当翻译成【中庸】,无是旋转,女,是坤道,兼是手抓着乾坤之道,一而二,二而一,要活学活用,只有活学活用的人,才不怕前近路上的山山水不,风风雨雨。

【无嫌,而又何嫌之有乎】即易经的本意,中道也。也是比卦九五的本意,执中而行。

呜呼!宠禄之于人甚矣,况渥之以恩礼哉!

唉呀呀!钱权名利谁不爱,尤其是九五君给的钱权名利,那可是天大的宠信和恩遇。这样大的私,小人可抗不住,能抗住的只有圣人。

贤者自失于功名之际,中人自失于福泽之加,非当位中正,和于群而不矜独遇如六二者,能勿波靡而风披,盖亦鲜矣。

如果有道德的人,在功名利禄面前失去自我;普通人在福分和恩泽面前,迷失自我,这就不是六二爻所说的当位和中正。

六二就是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这就是六二的爻辞【比之自内】。

六二必须要做到不迷失方向,不迷失人生,不迷失自我,能与众人和谐相处,而不自恃有九五独特的尊宠,这样的人才能够不随波逐流。

可惜呀,这种人活的明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光武无猜,而严光且以要领之绝戒侯霸也,又况在不宁初来之世也哉!

说,光武帝刘秀是光明磊落,没有猜疑之心的君主,然而即便如此,刘秀的老友的老朋友,严光严子陵,还是警告当时的一位叫侯霸的官员,提醒他,不要因为某些事情而被斩首。

这没头没尾巴的是说了个什么呢?

初爻,就是比卦的初六。

初六的比是最下边的比,没有基础,只有诚心,没有诚行,即使你再表现的忠心,也会让人怀疑,为啥呢?

就是因为初六象光武帝刘秀一样,是创业初期,变卦是水雷屯,在动荡不安呀。

人性皆恶,全是表面,政权初建,光武帝刘秀哪里能知道,谁是和自己一条心的呢?

如果履霜坚冰是真的,那比卦的初六就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爷的象呀!

所以,比和,也要中道,看看是什么时机,什么位置的比。

易经很容易,你了解了心法,就是如此简单哦。

0 阅读:0

叶还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