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历史上“粉丝”最多的书法家,在他的众多“粉丝”中,尤数唐太宗李世民最为痴狂。当时,他为了记录玄奘西行的丰功伟绩,特命怀仁和尚在王羲之书作中“集字”。
他们前后耗时20余年,从王羲之3000多幅作品中,筛选出他的书法精华,最终选出了1900多个字,集合形成了这本《集王圣教序》。《集王圣教序》是书坛公认的稀世“圣品”,历朝诸多书法名家都对其进行过临摹。例如,王铎、梁巘等人都曾写过此作,但最精彩的一幅当属赵孟頫摹本。
赵孟頫自幼学书,最初学习赵构书作。中年时,他听从鲜于枢建议,开始学习“古人”书法,先后取学于钟繇、“二王”、李北海等晋唐书家。尤其对王羲之钻研较深,63岁还在临摹王羲之书作。要知道,古代笔法主要靠家族内部或者师生亲友口口相传。因此,除了“二王”家族的族人和他们的徒弟,后世宋、元、明、清几代得王羲之笔法的人是少之又少。
而赵孟頫则是那个为数不多的“特例”,他深谙王羲之笔法,“六体”“八法”皆通,行笔流畅潇洒,字体尽含妍美灵动之感。自创的赵体以“圆活遒媚,古劲绝伦”称绝,备受元人追捧。当时亦有人称他“二代王羲之”,号称“元书第一”,堪为元代 “书圣”。《临集王圣教序》是王羲之最为经典之作之一,其笔墨神韵不减《兰亭集序》。赵孟頫一生多次临摹《圣教序》,但以60岁之时所作之笔可能是最为出色的。此作集魏晋风韵于一体,笔法自如流畅,凝重稳健却不失灵动飘逸。点画圆润丰盈,笔势遒劲,表现出珍珠般的珠圆玉润,将美感与技巧完美结合。这一作品历经千年仍无法被超越,成为后世学习王羲之的必临摹本。
对于选择王羲之行书的人,经典之作《兰亭集序》是首选,但此作却展现了更丰富的墨迹变化与笔法走势。虽然《圣教序》传世多为拓本,细节模糊,但赵孟頫的《临集王圣教序》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此作集撷了王羲之技法和墨迹笔法,点画圆润灵秀,彻底“写活”了拓本,是练习笔法与临摹王羲之的必选之作。
赵孟頫字笔法严谨,单字均为佳品,但是其作品呆滞有余而灵气不足,纯粹在手上写字而非从心流露于笔而活跃于纸面。
赵出自右军且不输右军。他俩是世人公认的美字大师。
子昂泉下战战兢兢
人工痕迹太重,匠味太浓!与书圣那种信手拈来,妙然天成的感觉相差甚远!
把王吹上天了 其实 赵才是行书第一
大王的字在间架结构布局走势上千古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左右 赵没资格与之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