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非凡:家长该如何放手,让孩子书写自己的成功故事

童行书院育儿 2024-08-16 02:58:24

写在前面: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

如果还能小有成就,那就是锦上添花,再好不过了。

为了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很多家长也是尽己所能,为孩子作出安排和规划,付出多少都在所不惜。

但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可以真正助力孩子做成事儿?我们出于帮助孩子作出的“有用”的决定又真的能达成所愿吗?

最近的一次经历让我明白,很多当下的“有用”更多的只是限制,看似“无用”恰恰才能为成就未来创造机会。

前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次高光时刻。

去年,我参加了北京CFA协会组织的财富管理白皮书编制工作。

今年初,在经过半年多的撰写、修改以及后期之后,白皮书终于发布了。

收到消息的那天,我开心地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件事。结果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和留言。

有些多年从未互动的朋友也跟我说:牛!厉害!

看着大家对我的称赞,我在想,此刻的我在别人眼中,可能就像我经常羡慕和欣赏的其他人一样吧。

以前每次看到有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收获,我总是会想,她/他可真优秀,为什么人家能做成这么厉害的事儿呢!

我也曾经怀疑过,觉得自己和对方差十万八千里,似乎永远也成不了别人眼中“成功”的人。

这一次经历让我明白,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曾经的自己走向“成功”。

跬步千里,才是“成功”的本质

首先想来说明一下,什么是成功,或者说成就。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只有像商业大亨、书籍作者、企业高管这样身份显赫、事迹远扬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

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我认为这是狭义的成功。

从广义来看,成功应该包含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高光时刻。

成功不只是指人的名气多大,身份多高这样的结果,而应该更多地指向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终做成一件事的过程。

我们看到其他人的成功瞬间,有时会妄自菲薄,在别人的成功中读出了否定自己的意味。

这不只是因为我们不够自信,还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最后问鼎巅峰的时刻,却忽视了当事人曾经艰苦前行的过程。

我关注了一位理财博主,他以前也和我一样,是一位银行职员。

但是现在,他已经出了好几本书,打造了一些属于自己的课程,再也不用像大部分人一样守着996的工作。

毫无疑问,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他一定是成功的。

可他的成功并不是突然间冒出了一个灵感,写就了一本书,而是源于他每一天的坚持和积累。

我时常翻看他的公众号,他会在每一个交易日的晚上发布估值表,而这份估值表他已经坚持做了2400多期,他自己说,至少要做到10000期。

如果我们现在去看这2000多期数据,会觉得相当了不起。但如果回到最开始,这位博主的坚持又有多少人认为他有价值有意义呢。

于我自己也是一样的,当别人在为我参与了专业又重磅的白皮书撰写而为我喝彩时,回想自己的经历,我也终于意识到,其实所有的成功不是因为一开始我们就确定这是一件又重要又有意义的事儿;

更有可能的是起源于我们眼下想要去做的一件小事,而在做的过程带给了我们新的方向和启发,令我们走上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什么素质有助于成功

眼界

我在2021年初就收到了CFA三级通过的消息,但直至2023年7月才申请持证,正式加入了北京协会。

中间两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在拖延,其中有一个理由是,反正我也没打算跳槽,持不持证也没啥用,况且申请持证每年还得花两千多块钱,不值当的。

那时候的我觉得,这件事情没用,且花钱,成本收入比不高,没必要做。

但后来当我加入北京协会之后,我才发现,申请持证给我带来的收获,不只是我可能因此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是我因此链接到了更多的、有意思的人,有机会去参与一些我以前想不到的事儿。

在我们决定是否要做一件事时,我们很容易用是否“有用”作为做决策的重要因素。

最近我在读陈瑜老师写的《我为孩子打突围战》,开篇第一位家长就是一位超级学霸的父亲。

他的孩子读高三,在学校成绩排名年级前五,可能获得清北交复其中一所大学的保送名额。但孩子选择了去爬藤。

在那位爸爸的讲述中,孩子对当下做什么的决定,永远都是基于对未来是否有用。

选学校和专业是为了将来能留下来,去参加公益活动是为了将来能申学校,甚至连每天阅读都是为了考试作准备。

从实际情况来看,他的孩子确实达成了很多目标。

学习成绩好,将来大概率也是世界名校,但问题在于,孩子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极度关注自身利益,和身边的所有人,包括父母,只要谈及利益,就会有冲突。

当我们以“有用”来判断一件事是否该做,是否要做,看似是在向着目标前进,但其实包含着很多局限。

首先,因果认知的局限。

我们判断一件事是否有用,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但我们只能想象自己看到过和经历过的事儿,对于自己认知边界之外的情况,其实是无从判断的。

然而很多事情,只有真正的做过,才能体会其中带来的收获。

所谓成功的机会,其实很多就是在探索眼下看似“无用”之事的过程中,产生的发现和灵感。

其次,不关注他人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霸选择基础学科专业,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一些有名的大咖都是基础学科专业出身。

大家都想成功,于是拼命地总结那些成功人士身上的特征,想要努力向其靠拢。

于是,有什么样的学习经历,大学学什么专业……都成了大家分析的重点。

但所有这些的背后,底层的成功逻辑,一定是:关注他人的需求。

只有你能关注到他人的痛点,能够为其他人产生价值,才有可能发现需求点,获得世人可见的成功。

所以,成功的关键,不是在于在当下就认定了一个必须要到达的目标,然后以此为标准来判断每一件事是否值得。

而是在当下,能够抛开功利性,保持对世界的探索,尝试有些看似当下无用的行动,才有可能发现值得深耕且能够开创事业的领域和天地。

不设限

这次报名参加白皮书撰写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自我突破。

以前,每次遇到这样的机会,我总是会在心里打鼓:

这个听起来挺专业的,我能行吗?感觉自己好像不太够格呢。

别人还没有给自己答案,自己先在心里把自己否定了一番,最后不了了之。

这次我也曾纠结过这个问题,只是与以往不同,我学会了转念。

我行吗?不太确定,但没关系,报上名,被拒绝再说。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会觉得,没有准备好,似乎还不能开始。面对新的机会,我们可能会想,自己还不具备要求的能力。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具备了能力才拥有了机会,而是因为拥有了机会才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当我们真的参与到一件事情中,就会发现:

作为局外人,看到的是自己站在一楼,望着二楼,似乎很难跳上去。

但真正的行动,不是从一楼一步跃到二楼,而是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二楼。

就像我参加的白皮书编制,最后成文看起来确实很专业,如果我一开始就看到这样的结果也会觉得很难。

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是从一点一滴的收集资料,沟通访谈,写作修改中,慢慢让它变成了最后的样子。

如果我们盯着整个项目的成果和目标看,自然可能被吓到退缩,但实际的行动,都是从一点一滴的手边事做起,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最后达到了想要的结果。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在面对新挑战时不害怕,才有敢于尝试和接受挑战的可能。

不怕输

除了相信自己,选择报名白皮书,也是我克服“怕输”“怕被否定”心魔的过程。

以前为什么不敢尝试,除了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特别怕被别人打回来,怕落选。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来的是:自己没有稳定的自我认知,总是在通过别人的判断来评价自己。

当别人说你可以,自己就觉得自己很好,当别人说你不行,便会招致对自我的否定。

逃避可能被否定的瞬间,是我以前本能地的选择。

所以在面对很多可能被选择的机会时,我总是会在心里编故事,最后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放弃。

这一次最大的不同是,我不那么在意结果了。

我相信,我的好不好,不在于一次的得失之间。我得到了机会,不代表我真的很强,失去了机会,也不代表我真的很弱。

当我真的将一个事情的结果和自我评价分离,很多事情的选择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海因里希法则说,每一次重大灾难背后,有29次轻度灾害,还有300件有惊无险的体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成功也是一样的。

真正做成一件事的背后,一定是有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尝试和积累,最终才能实现想要的目标。

就像人人都觉得马斯克厉害,但他在把猎鹰1号送入太空之前,同样经历了很多轮的失败和被怀疑。

倘若有一次他想到了放弃,世界上就没有今天的马斯克。

做成一件事的关键不是因为我们从开始就做好了迎接胜利的准备,而是始终相信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如何才能助力孩子成功

抛开“有用论”

前一段时间,我女儿的学校想要把一门非遗工艺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征求大家意见。

班里一位家长反对,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她说,孩子们现在已经学了很多其他的课,比如说,美术、音乐、滑板。这些课将来中考高考都不需要,学这么多都是浪费时间。

我们在帮助孩子做选择时,很容易从自己的视角判断是否有用,最常见的就是看中考、高考是否需要。

从我们自己的视角看,这些似乎都是存在合理逻辑的。

但我们又通常对孩子抱有一个期待,那就是过得比自己好。

这其中的矛盾是,用我们自己的逻辑去养孩子,孩子就只能在我们能理解的逻辑之内生活。

想要孩子过得比我们好,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够突破我们生活的逻辑和边界。

不难看出,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有用论本身并没有错,找到决定一个事物的关键因素,并向这个方向努力,是做成一件事的好方法。

有问题的是,“有用”是在有限认知下的有用。以有限的认知不可能养出超越自己、且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给孩子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尝试,才能创造超越家长的可能。

建立稳定的内核

如今教育模式遵循的公式是,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

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本身无可厚非。

但将成绩变成评价孩子的单一标准,甚至是成为孩子形成自我认知的唯一来源,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出色和成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帮助孩子构建自我认知,形成稳定的内核。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优势也有不足,有长板也有短板,自己有时候很行但有时候也可能不行;当他真的接纳了自己这样一个完整、但不完美的人,在将来面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才会敢于争取机会,并淡然地面对结果。

倘若把把自我评价寄托在外界的标准、他人的判断上,就很难在关键时刻作出真正有意义的选择。

而成功更多地是源于心之所向,才能水到渠成;倘若心里不稳,自然很难承托起成功的结果。

写这篇文章,不是想吹嘘成功学,倡导所谓人人都要功成名就。

只是即使身为普通人,也一样会被人生的高光时刻滋养,形成不断向前的正向循环。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正向循环,才是身为家长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要从「对考试有用」出发,而是应该给孩子一个支点,撬动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启蒙阶段,打开对世界的眼界,培养对自我的探索,提升思维的认知。

我们不知道未来怎样,但我们可以让孩子不怕失败,适应变化——这才是最核心的能力。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拘泥于某个学科,而是融会贯通,将学习融入生活,让孩子从根本上自驱。

欢迎1元体验童行「共学营」,四大核心课程,涵盖3-11岁,让孩子看到学习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 | VIVI

8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帮助孩子成功”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如何识别和减少家庭的隐形创伤,帮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听资深心理咨询师怎么说好文回顾 | 不管孩子未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两点能力都是通用的抓住这三个底层逻辑,能让你破解任何育儿难题!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0

童行书院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