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说话的艺术

兴亡多少事历史 2024-11-09 11:13:16
引子:张仪的舌头

张仪,战国时期与苏秦齐名的著名辩士,曾仅凭口舌就让整个天下震动。

《史记》中记载了他的一则轶事,说他在楚国谋求工作机会的时候,为楚令尹昭阳诬为窃壁,并为此遭受了一番皮肉之苦。回到家后,其妻心疼地说,你要是没有读过书也不从事游说工作的话,就不会受此侮辱了。

张仪却毫不在意,张开嘴问道: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他老婆气笑了,说还在呢。

张仪说这就够了。

后来他在秦国受到重用后,专门给昭阳写了封信发出警告,说你曾经诬陷我鞭打我,现在我发达了,你可要看好你的国家,因为我要偷你的城池了。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张仪如此重视他的舌头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就靠这个家伙事吃饭。

战国中期,七雄之间已经形成了以东齐、西秦为核心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尤其是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并对周边发动了以攻城掠地为主的兼并战争,诸国不敌。

为求自保,燕、赵、魏、韩、楚等自南而北相对较弱的诸侯便开始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合纵)。秦国则采取了横向联合的外交攻关(连横),意图将合纵国拦腰斩断,继而打破这种联盟。

在这种战略态势下,一群苦于学无致用的士人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他们一方面迎合诸侯的战略需求,一方面也为自身计,开始奔走于各国之间,“动以利害、巧辞服人”,以口舌之利说动诸侯或合纵、或连横,“谋诈用,而纵横短长之说起”。

如此一来,纵横家即应运而生,张仪、苏秦、陈轸、公孙衍等人为个中翘楚,甚至“仪舌”(张仪的舌头)还因此成典。

于是,在战国乃至秦汉,我们发现,说话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

01劝说君王——旁敲侧击、辗转迂回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君王的特点是一言九鼎不容辩驳,是说一不二生杀予夺,因此与其谈话必须时刻保持谨慎注意分寸,否则轻则挨批、失宠,重则丢官、甚至掉脑袋。

以下这两位就极具智慧,在关键时刻既能让领导改变决策,还能保证让其欣然接受。

翟璜说魏文侯。

名将乐羊打下中山国后,魏文侯非常高兴,把中山之地尽封其子,还向大臣们询问自己的这一处置方式怎么样。大部分人都附和着说领导英明,只有任座表示异议,认为魏文侯只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而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弟弟,所以这次人事安排谈不上英明。

魏文侯很生气,就把任座叱出朝堂。

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我认为您是一个好君主。

文侯道,请说出你的理由。

翟璜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听说一般英明的君主都有刚直不阿的大臣,你看任座就是例子,所以我觉得您是仁君。

文侯一听回个劲儿来了,赶紧让人叫回任座,并亲自下堂迎接表示抱歉,从此更加亲近。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翟璜没有直接批评魏文侯的粗暴,而是采取了反向讽喻的方式,明褒暗贬,让文侯自己认识到错误,既解决了问题,保证了朝堂团结;又保留了领导的面子,让其心情愉快地接受批评。

触龙说赵太后。

周赦王四十九年(前265年)。

赵惠文王崩,子孝成王立。因为年纪尚轻,国事一委太后。

这时,秦国乘赵国新丧,举兵伐赵,赵国不敌,被连下三城,于是赶忙向齐国求救。

齐国回复说,发兵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质于齐。

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心头肉,她当然不舍得,于是两国的外交便僵在了这里。

秦军仍在一步步逼进,赵国大臣们沉不住气了,便轮番劝说太后,让她答应齐国的条件。赵太后不厌其烦,索性直接下了一道诏令,说谁要再提这事,我就向他脸上吐口水。

秦伐赵,取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齐。齐人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可。齐师不出,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大臣们一筹莫展,左师触龙自告奋勇,说他去找太后试试。

赵太后当然知道触龙的用意,却又不便拒绝,就怒气冲冲地在宫内等候。触龙对此视若不见,他慢吞吞地走到太后面前,首先表示了歉意,说自己老了,腿脚也不好,但因为与太后多日不见甚是想念,怕太后也有类似的毛病,于是便强撑病体前来看望。

太后说我的腿脚虽然也不太好,但好在平时出入有车。

触龙又问,您吃饭怎么样?太后回答说只能喝点粥了。看到触龙并非来当说客,太后的脸色和语气也开始缓和。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左师公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太后不和之色稍解。

触龙接着说,我今天进宫还有一件事,就是我那个小儿子舒褀,因为年龄太小,现在还安排工作,您看能不能让他进宫当个侍卫。

太后问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我想在我死之前把他安排好。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听到这里,太后略显惊讶地问,男人也都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说,比你们女人还厉害呢。太后笑了,我不信。触龙接着说,我就觉得你爱你的女儿(嫁到燕国为后)胜过小儿子。太后说你错了,我还是更爱我的小儿子。

触龙说,父母爱孩子,都为他们考虑长远,你在送女儿出嫁的时候,就因为担心而不舍其远行。她到燕国后,你每次祭祀时都祈祷说,千万别让人家给送回来了,不就是希望她能给燕王生下儿子并继位为王吗。太后感叹说是啊。

太后曰:“丈夫亦爱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为之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触龙一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又进一步劝说道,赵国自建国以来,凡是赵王子孙被封侯的,现在一个继承爵位的都没有了,就是因为他们地位尊崇却无功勋,俸禄优厚却无劳苦,没有资本也没有资格来继承爵位。就象现在的长安君,如果不给他一个立功树勋的机会,将来太后一旦不在了,谁也无法保证其能继续享受富贵。

太后这时也转过弯来了,叹了口气说,那就让长安君去齐国为质吧。

长安君质齐,齐国迅速出兵,秦军一看也立即退兵了。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王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哉?”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师乃出,秦师退。

在这里,触龙讲究的是一个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先从家常入手,让太后消除抵触;然后又说到自家孩子,让太后给安排工作,成功吊起太后的好奇心并主动发问;最终才由“父母爱幼子”说到燕后和长安君并取得成功。

这是因为,首先太后正在气头上,正面进攻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其次,赵太后主一国之政,既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女人和母亲,所以必须先以母性动之,继而才陈以政治利害,让太后从子孙富贵和国家利益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

02外交斡旋——晓之以理,动以利害

毛遂自荐:一言以起兵

周赧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

三年门客无人问,一朝脱颖天下知。“毛遂自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则故事,曾入选中学语言教材。

故事发生在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将王龁兵围邯郸,赵国一面苦苦支撑,一面派平原君赵胜到楚国求救。

平原君带着一支由精心挑选的门客组成的二十人队伍出使楚国,最终如愿说服楚国出兵。但是,达成这一结果的不是平时表现突出的门客们,而是一个不露锋芒、且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毛遂。

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展开谈判,结果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楚王却因惧怕秦国一直不同意出兵。

平原君至楚,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毛遂看不下去了,手按剑柄,拾级而上,对平原君说:如此紧急而且简单的问题,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为什么一上午还定不下来?

楚王一看毛遂的形象和妆扮就知道是个从人,便怒叱道:领导在这里谈话,你有什么资格插嘴。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怒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却毫不畏怯,按剑向前几步说:大王你虽然可以借着主场之利呵斥我,但现在咱俩相距不过十步,如果我对你动手,谁都帮不上忙。你现在这种态度,根本就是不给平原君面子。我听说商汤仅以七十里的地盘就争得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就能臣服诸侯,他们靠得不是兵马众多,而是气势和魄力。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本来是有资格制霸天下的,但是面对白起却三战三败,被夺取了大片国土不说,就连国都和先祖的陵墓都丢失了,你不觉得羞耻吗?今天我们来和您谈判,并非只因为赵国,也是为了楚国的未来考虑的,因为现在秦国势大,赵国如果灭亡了,下一个就轮到楚国了。

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也。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一听羞愧不已,说先生所言极是,楚国立即发兵救赵。

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于是楚王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王亦使将军晋鄙将兵十万救赵。

毛遂一语即说中楚王的心病:地盘比秦国大,国力、人力、兵力也不比秦国差,却在与秦国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丧权失地——他们不仅辱没了祖宗,还丢失了大国威风和大国担当!

毛遂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疾言厉色,不留余地,成功激发起楚王的羞耻心、自尊心和敌忾之心,并表示立即出兵救赵。

春申君说秦王:一言以息兵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

韩、魏割地事秦,于是秦王便讨论与两国共同伐楚。正在秦国出使的春申君黄歇听说后非常担心,便给秦王写了一封奏书。

书中,黄歇先给秦王戴了几顶高帽子,说秦国东收韩魏,与齐连横,绝楚赵之纵,所创的基业完全可以比肩三王、五霸。然后又话锋一转,说物极必反、至极则危,大王一定要吸取夫差和智瑶的教训,居安思危。因为虽然都是邻国,但我们楚国是你的朋友,而韩、魏却是你的真正敌人。

为什么呢?

你别看韩、魏两国现在对秦国俯首帖耳,其实他们正在象勾践对夫差一样麻痹你们。原因很简单,数代以来,秦国一直欺负他们,并且杀了他们好多人,所以怎么会真正地亲近秦国呢?

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昔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禽于三江之浦。……今王妒楚之不毁,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夫楚国,援也;邻国,敌也。今王信韩、魏之善王,此正吴之信越也,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

秦国攻楚有两条路,一是借道韩、魏,这一路虽顺,但却要防备两国背刺;二是直接南下攻随水以西,而这一片全是山、川、林、泽不毛之地,秦国除了有攻取之虚名外没有任何实际用处。但那几个国家却不同,趁着秦、楚两国打得难分难解,魏国会出兵攻打留、铚、砀等原来宋国故地,齐国则攻打泗上。这些地方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所以,联合攻楚,最终获利最大的反而不是秦国,而是魏、齐。

且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反也。王若不借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如此,则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魏矣。

最后黄歇作结论说,为大王考虑,不如我们两国联合伐韩,这样,秦国在占据山、河之要后,再派十万大军驻守新郑,威逼大梁,韩、魏两国必然俯首称臣。然后,您再带着这两个小弟攻打齐国,齐国西边的土地唾手可得。如此一来,燕、赵和齐、楚之间的联系即可完全隔绝,只有被动挨打和投降的份了。

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而朝;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魏亦关内侯矣。王壹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秦王经过权衡,最终同意了黄歇的建议,让白起停止了伐楚行动,通知韩、魏不再借道,并与楚国签订了友好条约。

在这里,秦昭襄王不明白黄歇的用意吗?

明白。

那他为什么还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呢?

因为黄歇给出的是一个“双赢”的提议,即:此议不仅可以保全楚国,对秦国而言也更为稳妥。  

兵法云:“远交而近攻”。对于秦国来说,当前韩、魏两个邻国还没有被完全打残、尚有一战之力,因此仍需以“交”为主;而且,如果在这个时候去攻伐楚国,难保他们不会背刺自己。

所以,黄歇之所以能一言以让秦国息兵,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昭襄王更明白局势和时势——目前就秦与六国的国力对比而言,大举伐楚的时机尚未成熟!

而在四十年后,也就是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见秦国侵逼、韩国日蹙,他忧心如焚,对秦王写下了《存韩》一文。

文中,韩非忍气吞声、卑辞下意,说三十多年来,韩国始终以仆事秦、忠贞不二,不像北方的赵国一样一直对秦国虎视耽耽。所以,秦国应该分清敌友,继续保留韩国作为屏障,而把枪口对准其他五国。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

可以说,这篇《存韩》几乎就是四十年前黄歇那番说辞的翻版,但是,世易时移,此时的天下大势已远非昭襄王时相比,秦扫平六合、一匡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纵使韩非妙笔生花也无力回天。

所以赢政说,文章不错,攻势继续。

02权力攻关——找准弱点,直抵人性

吕不韦说华阳太后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

秦孝文王为太子时,华阳夫人为妃,但两人没有孩子。侍妾夏姬给太子生了一个儿子叫异人,因庶出,不亲,被送往赵国为质。由于两国连年交兵,赵国又总是吃亏,所以异人在赵国也不受待见,过得很不如意。

阳翟大商人吕不韦见到异人后大为高兴,因为他看到了异人身上的潜在价值,认为是一个极佳的投资项目。他告诉异人,我能让你未来富贵。

异人听完笑了笑说,你还是做好自己的生意吧。

吕不韦却一本正经地说,我的富贵都寄托在你身上呢。

异人听出了吕不韦的话外之意,便让他坐下来细说。

秦太子之妃曰华阳夫人,无子;夏姬生子异人。异人质于赵;秦数伐赵,赵人不礼之。异人以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阳翟大贾吕不韦适邯郸,见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异人,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异人笑曰:"且自大君之门!"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异人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吕不韦说,昭襄王老了,将来肯定会传位给你父亲。你父亲没有嫡子,你的平辈兄弟却有二十多个,而你不仅在家里地位一般,而且还被质子于外,将来想争下一代继承人位置很难啊。

异人说,这个我知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吕不韦继续说道,这个事华阳夫人很有话语权,我们可以在她身上作文章。

异人一听大喜过望,说如果你能把这事办成了,将来秦国就是咱俩的。

吕不韦说包在我身上。于是便拿出五百金让异人包装自己并广交朋友,自己则带着五百金跑到了秦国。

不韦曰:"秦王老矣。太子爱华阳夫人,夫人无子。子之兄弟二十馀人,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子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太子即位,子不得争为嗣矣。"异人曰:"然则奈何?"不韦曰:"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立子为嗣,"异人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异人,令结宾客。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

吕不韦见到华阳夫人后,首先送上重礼,然后开始夸赞异人在赵国混得极好,而且还说:异人虽身在赵国,却时常挂念夫人,认为在他心目中,夫人是那个最最重要的人。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所以当听到有人这样孝敬自己时当然非常高兴。吕不韦又趁热打铁,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道,凭容貌得宠的,等到年老色衰时就会丧失宠爱。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应该趁韶华尚在的时候,从一众庶子中挑选一个优秀且与己亲近的养作亲子,将来一旦能继承王位,则母子均贵,各得其所。

华阳夫人深以为然,便依计而行。太子当即同意并刻符为信,还让吕不韦对异人进行辅佐。从此异人之名迅速在诸侯之间传播开来。

见华阳夫人之姊,而以奇物献于夫人,因誉子异人之贤,宾客遍天下,常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曰:"异人也以夫人为天!"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今夫人爱而无子,不以繁华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以为适,即色衰爱驰,虽欲开一言,尚可得乎!今子异人贤,而自知中子不得为适,夫人诚以此时拔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也,则终身有宠于秦矣。"夫人以为然,承间言于太子曰:"子异人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因泣曰:"妾不幸无子,愿得子异人立以为嗣,以托妾身!"太子许之,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嗣,因厚馈遗异人,而请吕不韦傅之。异人名誉盛于诸侯。

后来异人顺利即位,是为庄襄王,而他的儿子叫赢政。

作为帝国储君的宠妃,华阳夫人的最大痛点就是没有儿子。而没有儿子,就代表自己示来无托;未来无托,则意味着富贵无法保障,甚至会象晨露一样说没就没了。

吕不韦即抓住了这一点,轻而易举地就打动了华阳夫人、给异人争取到了看似遥不可及的太子位、更是为自己赚来了泼天的富贵。

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03破解合纵——围魏救赵,攻敌必救

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11年)。

三十六计中有“围魏救赵”,说的是不正面趋敌,而是通过打击敌人的核心部位,迫使和调动其来求战,从而获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张仪周游五国,鼓动唇舌,字字句句都戳中各国君王的“G点”,居然不动一兵一卒就让楚、韩、齐、赵、燕五国解除武装束手事秦,破“合纵”于无形,可谓战国时期纵横术的顶级之作。

张仪的破纵之旅是从楚国开始的。

他对楚怀王说,禁国想以五国合纵来对抗秦国极不明智,无异于投羊伺虎。因为燕、赵、韩等国所谓的合纵,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尤其是韩、魏两国,现在都是秦国的小弟,如果秦国联合他们一块攻楚,那么楚国就危险了。

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

张仪的理由很充分。自从秦国占有巴蜀之地后,要粮有粮、要船有船,如果顺流而下,水军不出十天就可到达楚国西部边境的扞关,兵威所至,黔中、巫郡会望风而降;同时陆军出武关,攻击楚国北部。这样,楚国的西、北两地就归秦国所有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面对强大的秦国,那几个小国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楚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秦国混。

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

张仪之辞虽有恐吓之嫌,但基本上都是实情,尤其是巴蜀对于楚国占有上游之利,是楚国最为忌惮的。所以,楚怀王在权衡之后同意了张仪的建议。

张仪又来到韩国。

相比于楚国,张仪的韩国之行非常轻松,他只通过简单的国力、军力对比就实现了对韩王的拿捏。他说,韩国不仅区域狭小,而且地多贫瘠,导致产粮少、人口少,军队战斗力也不足,根本无法与秦国抗衡。所以应该认清形势,在秦国打楚国的时候搞好服务就行了。

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二岁之食,见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馀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而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王之国分矣。鸿台之宫,桑林之宛,非王之有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而攻楚,以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者。"韩王许之。

张仪的第三个目标是齐国。

与其他几国不同,当时的齐国与秦国号称战国“两极”,依山襟海,地域辽阔,国富民丰,兵强将勇。所以张仪的策略是虚张声势、连拉带打。

他对齐王说,现在有人认为齐国不仅国力强大,而且有赵、韩、魏三国作为战略缓冲,秦国便无可奈何,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秦、楚两国已通过联姻成了亲戚;韩国把宜阳送给了秦国;魏国则献出了河西之地;赵国也不甘落后,通过割让河间地区以讨好秦国。这样一来,这几个国家就对齐国形成了包围,到时候根本不用秦国出手,仅靠他们就能从北、西、南三个方向轻松攻灭齐国。齐王也听从子张仪的建议。

复使东说齐王曰:"从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蔽于三晋,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王入朝,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菑、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齐王许张仪。

张仪又来到赵国。

赵国在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实力大增,已隐隐有与秦、齐抗衡之相,所以张仪说赵王的方式与齐国差不多。

他首先给赵王带了一顶高帽子,说因为赵国的缘故,这些年秦国一直不敢往东发展,而是偷偷地向西南巴蜀方向猥琐发育。但是秦国也一直憋着一口气,想出兵邯郸,与赵国一较高下。

张仪去,西说赵王曰:"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守白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合战,正殷纣之事。谨使使臣先闻左右。

不过,在出兵之前,有必要把现在的情况和您沟通一下。楚国现在和我们是亲戚,韩、魏两国早就成为我们的小弟,齐国也刚刚表示愿意以盛产鱼盐的海滨之地为礼物臣服于秦国。如此一来,如果我们两国交兵,赵国就完全孤立无援,秦国却可以兵分三路,并分别与韩、魏、齐国联合攻赵,到那时候赵国可就危险了。所以,赵国不如趁早和秦国结盟,作兄弟总比作敌人好啊。赵王一听也同意了。

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东藩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肩也。夫断右肩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得乎?今秦发三将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必四分其地。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常为兄弟之国也。"赵王许之。

最后,张仪来到燕国。

这一次,有了其他四国的约定,张仪的工作更为简单,收获也更丰。

他对燕王说,本来秦、燕之间隔着一个赵国,秦国无法对燕国形成直接威胁,但现在赵国已经臣服于秦,秦国就可轻易地通过赵地来攻打燕。所以,你应该尽快臣附于秦,这样不仅没了亡国之虞,有了秦国的保护之后,齐国、赵国也不敢再欺负你了。

燕王很害怕,不仅同意附秦,还把恒山脚下的五座城池也献了出来。

张仪乃北之燕,说燕王曰:"今赵王已入朝,效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且今时齐、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矣。"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张仪的成功有三个要素。首先主打的是一个“时间差”和“信息差”:他第一个到楚国,却对楚王说已经与韩、魏约好攻楚,去齐国说赵国已经割让河间给秦国(实际还未去赵国),并约定联合攻齐。在那个信息传递全部靠马的时代,张仪所说的一切,诸侯之间根本无从在第一时间进行证实。其次,张仪与各国形成的睦邻友好约定,虽然史无记载,但肯定都有一个书面协议,比如到韩国拿出楚王的签字,到齐国后拿出楚、韩的协议,到赵国后又拿出楚、韩、赵三国的协议等等,否则后面的几位诸侯不会如此痛快地答应张仪。第三,张仪说各国的弱点是真,说秦国的强也是真;说各国惧秦是真,说秦与各国联合则是假的,可谓真真假假、虚实参半,让诸侯难以辨别又难以拒绝。

找准短板,攻敌所必救,这是纵横家的核心话术。

04纵横余音——威之以力、诱之以利

汉得天下,韩信半其力。

到汉三年的时候,随着韩信存魏、破赵、降燕,汉对楚在战场上已经形成了半包围态势。此时,人心基本思定、天下渐已趋一,留给纵横家们的发挥空间和余地也越来越小。但是,他们却仍能够审时度势施展所学,一逞口舌之利,对摇摆于楚、汉两端的中间势力分析形势、说以利害,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功让其附汉攻楚,为刘邦建立起了广大的“统一战线”,大大加速了天下一统的步伐。像郦食其说田广、随何说黥布就是典型事例。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纵横术的余音。

郦食其说田广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

楚、汉在中原地区相持之际,郦食其向刘邦建议说,降服燕、赵之后,最大的威胁就只剩下了齐国了。齐国地势优越,国力强盛,而且人心未服,如果强攻,短时间内无法拿下,所以我想去劝说齐王归降汉王。刘邦表示同意。

食其又说王曰:"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诸田宗强,负海、岱,阻河、济,南近于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

郦食其对齐王田广说,你现在看得清天下的最后归属吗?田广说不清楚。郦食其说,肯定是刘邦。田广问其故。郦食其说,项羽不得人心啊。首先,说好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结果他把汉王封到了汉中;其次,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惜迁杀义帝;再次,遍封天下却赏罚不均,更失天下人所望。而汉王则正相反,一是为报义帝之仇,愤而出兵;二是每打下原六国之地,即复立原六国之后为诸侯;三是有了好处从不自己独占,都是与功臣分享。而且,现在他不仅得到全天下的拥护,又占据了最险要的地方和最丰饶的粮仓,天下的最终归属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所以,大王应该迅速认清形势,择善而从,这样才能保证将来的富贵啊。

乃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天下何所归?"郦生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实;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事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破北魏;出井陉,诛成安君;此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可得而保也;不然,危亡可立而待也!"

田广一听是这么回事,就一边写信给刘邦表示臣服,一边撤回在齐国西北边境布防韩信的重兵,自己则与天天与郦食其饮酒作乐。

郦食其之所以能轻松说动田荣,这里面的关键词是一个“人心向背”,因为齐国是项羽滥封的受害者之一,田广的父亲田荣赶走项羽所立的胶东王田都、杀掉了原齐王田巿,田荣死后,田广才由田横立为齐王,所以他能与郦食其一拍即合。

不只是郦食其和田广,几乎同时发生的随何说九江王黥布也如出一辙。

随何说黥布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一月。

根据刘邦的安排,随何带人出使九江,欲以说服黥布背楚归汉。结果黥布态度游移不定,不愿接见随何,只派自己的秘书长出来应付。

三天之后,随何沉不住气了,他对秘书长说,大王之所以不愿意见我,还是认为楚强汉弱。你告诉大王,如果见面后他觉得我说的对就听,觉得不对可以把我们这群都杀了。黥布这才答应相见。

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随何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强,以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

见面后,随何询问的第一句话是:汉王之所以派我来拜访,就是想知道你和项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黥布说,他是君我是臣。

随何说,你和项王同列诸侯地位相等,却以王礼事之,看来你是觉得他势力强大,想当作靠山。既然如此,那当初项王攻打齐国的时候,你不为什么充当先锋给项王打头阵,而只派了区区四千人帮项王呢,这种敷衍的态度根本不是一个作臣子的模样啊。而且,当汉王攻下彭城的时候,项王尚在齐地无法脱身,你更应该出兵救援才对,为什么却是拥兵观望呢?很明显,你虽然假借着项王名号,实际却是想割地自治,这种想法很危险啊。

随何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随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者,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汉王入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悉九江之兵渡淮,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乃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观其孰胜。夫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随何进一步分析说,目前楚兵貌强实弱,因为一是项羽失却民心,二是楚军劳师远征,属于客场作战;汉军则相反,不仅把项羽牢牢牵制在成皋不能动弹,而且韩信、彭越等也在外围攻城掠地,完成了对楚军的包围。从战略上来说,楚、汉实际胜负已判。所以,九江军如果此时归汉,将成为压倒项羽和楚军的最后一要稻草。而且最终汉王一旦功成,黥布根本不愁富贵。

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楚人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汉坚守而不动,楚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曰楚兵不足恃也。……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奉命。"

随何的这番分析其实黥布早就有数,这也是他一直首鼠两端的主要原因,所以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05结语

老子说,兵者,凶器也,不到万不得一绝不能使用。尤其是那些迷信杀戮的,则更不能成功。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道德经》)

孙子则说,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想办法、用谋略,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上上之选。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0 阅读:2

兴亡多少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