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表妹拿着邓颖超的回信找工作,周知道后大怒:登报断绝关系

今人说古 2024-08-22 23:58:17

周总理对亲人的要求相当严苛,甚至超过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管理程度。他深知一个道理:身边工作人员有国法来管,自己的亲人只有自己用家规管。

1949年10月1日,周总理成为一个新生大国的总理后,他对亲人提出要求,制定了一条”家规“:不许任何亲属在任何场合,打出周恩来亲属的“招牌”,以此获得特殊照顾。

周总理并非无情,一些符合普通人给予亲人的帮助,他还是会给的。他多次跟亲人强调,不许打自己的招牌索取特殊照顾,但有个亲人还是明知故犯。周总理得知后尤为生气,立即登报跟此人断绝亲戚关系。

这个亲戚名叫陈绣云,是周总理十四姨娘的女儿。话说这个十四姨娘,跟周总理有着匪浅的关系,或者说恩情。周总理的生母、嗣母去世的都很早,周家也早已败落,家里请不起佣人,所以只能由周总理这个兄长(十多岁),来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后因出远门读书的需要,周总理只能把无人管的小弟弟,送去十四姨娘家,十四姨娘抚养了两年多时间。

话说陈绣云这个表妹,周总理实在是不熟悉,两人年纪相差太大,十多岁。周总理在外求学后,很少回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陈绣云就给周总理写信联系。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周总理无暇回信,就让妻子邓颖超代为回复。陈绣云来信不是叙旧道喜的,而是找工作来的。邓颖超一点不含糊,回信让陈绣云拿着自己的信,找到上海妇联,请求安排工作。

邓颖超的信中意思很明白,给陈绣云安排个差不多、符合她自身条件能力的工作就行。妇联看过信后,将陈绣云安排到松江县政府。松江县政府当时确实缺人,于是将有点文化的她安排在县文教,从事社教工作。

当时的社教工作,主要就是扫盲。而扫盲的工作量大,又得时常下农村,陈绣云很快就受不了,硬留在城里不下乡。有关方面的领导碍于周总理的面子,不好说什么,就把她安排进县印刷厂做轻松些、不用下乡的统计工作。

没有人是天生会某项工作的,都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才可以做好。陈绣云想一上手就会,这怎么可能,再加上她不愿下苦功夫,所以做起来很是不顺,于是她又动起了偷懒、换工作的歪心思。

1951年8月,邓颖超来到上海治病,陈绣云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十分殷勤地前去看望,顺带“诉诉苦”。陈绣云说要去北京找表哥周总理,请他给自己安排一个好工作。

陈绣云话外的意思是,邓颖超给她安排的工作不好。邓颖超听后也不恼,以周总理忙得团团转,自己见他一面都困难为由,委婉拒绝。周总理日理万机,哪有空跟表妹见面诉苦再安排工作。更何况了解周总理脾性的邓颖超,清楚地知道当丈夫发现陈绣云的工作情况后,事情将会发展成怎样。

当时邓颖超本就是南下来休养治疗的,听着陈绣云喋喋不休、完全没停下意思的抱怨,不由感到身心俱疲,但还是听了好一会才打断。邓颖超劝她先回工作地,等自己后面身体好了再答复她这些问题。

邓颖超身体稍微好转,就给陈绣云写去一封长信,情真意切地劝导她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要有依赖他人的旧思想。邓颖超再次帮助陈绣云,指了条明路:去苏北生产或从事义务工作。她希望表妹能好好锻炼一番,自我改造。

可惜,陈绣云根本不领这份情,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她收到信后没有去苏北,更没有改过自新、好好工作,反而拿着邓颖超的信,找到印刷厂领导要求调工作。厂领导把她安排到厂食堂工作,这下不仅她自己不满意——工作累,群众对她也有意见了——伙食搞得太差。

陈绣云选择主动离职,想凭着与周总理的表兄妹关系,重新找过份工作。陈绣云的不好好工作和接连换工作又离职,在当地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于是松江县政府将陈绣云的相关材料,一并交到国务院。

周总理完全不知道这些,陈绣云竟如此不堪。异常愤怒的周总理果断下达指示,处理掉陈绣云。

一,开除陈绣云工作。二,进行劳动改造。三,登报声明与她脱离关系。表哥的雷霆手段,让陈绣云真正认识到该怎么做新中国总理的亲人。之后她向妇联一再认错,但未能得到谅解,没再得到工作。

最后,陈绣云选择报名支边,弥补过错。她在大西北工作了十余年,退休后回到上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离世。

除陈绣云外,周总理的其他亲人还是极好的,尤其是子侄辈,都得到了良好的社会主义教育,不存在陈绣云这样不努力、不奋斗的问题。

0 阅读:126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