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例谈散文化小说——师陀《邮差先生》(附习题答案)

老谢语文 2024-07-19 19:28:41

一、阅读导入

散文化小说是一个非常宽泛、模糊,缺乏具体明确界说的概念。简言之,它是作家在淡化了情节、人物和背景这三个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后,将散文抒情性的艺术审美特征和创作笔法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小说文体。我们熟悉的鲁迅的《故乡》和《社戏》、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都是散文化小说的典范。汪曾祺先生曾说:“大概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有一点像山,而散文化小说则像水。”下面,让我们以师陀的《邮差先生》为例,来了解一下这如水的小说是怎样的。

二、文本研读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每天”“埋头”显示出邮差先生工作重复,细致认真。)因此——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的扎成一束。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邮差先生的外表、装束及日常工作,塑造了年老、眼花、空余时间富足的邮差形象。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小米饭”“大头菜”语言幽默,以此代指想象中的云南、甘肃的生活。)

>>>感叹远方的来信,显示邮差先生寓居小城,未曾去过远处。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催饷”原指催要薪资,在此指学生按时向家长要生活费,邮差替家长抱怨。)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极幸运的从脚下飞起来,(“幸运”写出邮差内心的轻松愉悦。尘土沾染在他身上,他毫不在意。)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这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这是家长对孩子即将学业有成的甜蜜抱怨。)他将听他过去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这种怨言,心里充满善意,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谁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熟知周围人的生活,他送的信大多是学生向家长要生活费的。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大声在过道里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揣测给老人写信的人的身份,暗示当时男子做生意及当兵非常常见。)一条狗激烈的在她背后叫着。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

“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旧时以商店名义出具证明所做的保证),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慌张,他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那么在这个小城里,另外难道还会有什么事等候他吗?②虽然他有时候是这样抱歉,他为这个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破折号,起语意转折的作用,将送来的不好消息省略。)

>>>邮差先生给老太太送信,并对极少有的坏消息表示歉意和忌讳。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同爱开玩笑的小子说话。在轻松和缓的送信过程中也有愉悦的事发生。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了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岸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劳动之后,心情愉悦。)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结束一天的送信过程,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感到心满意足。

三、文章珠玑

《邮差先生》是师陀先生写于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小说。以邮差先生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出小城宁静、祥和、舒缓的生活情调,把小人物写得生动形象而可感。文中的乡村生活平静恬淡,邮差先生同邻里温馨地对谈交往。小说叙述语调平缓,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在阳光温暖的午后,只见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平易近人的邮差先生漫步在大街上,分发着家家户户的书信。那流淌在心中的信任和善良,那欢跃在空气里的平淡和自乐,让我们丝毫察觉不出小说居然写于哀鸿遍布之时。我们从作者笔下感受到的,是浓重的乡土情结和平民关怀意识。在黑暗而令人窒息的社会中出现的温馨文字,是对人心最好的抚慰。

四、必备知识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淡化情节,结构散化,虚化人物,营造意境,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对此类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关照。关于散文化小说的特征,概括来讲,就是“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结构散化、营造意境、情感浓化”。

1.情节淡化

散文化小说往往没有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线性结构展开,故事性较弱,情节舒缓、平淡,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不完整地展现出人物命运的变化;缺少戏剧性,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2.人物虚化

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不侧重于体现其性格的丰富性,只是简单概括,不通过完整的情节塑造;淡化个体形象,叙写群体形象;一般叙写的是平凡的小人物,人物形象不立体、不典型、不鲜明。

3.结构散化

小说结构松散,所描述的对象以及事件可以是多种或不同类型、不同方面的,但都与中心有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如抒情性结构,循着回忆性叙事的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却松散自然的夹有抒情语言。

4.营造意境

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所谓“氛围”,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人间百态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美好的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沉浸式体验,使小说有抒情性的美感,勾勒地域风情色彩。

5.情感浓化

“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同时,很多散文化小说也通过优美、富于诗意的语言来增强抒情性。值得注意的是,散文化小说的抒情并不是简单的触景生情、借物抒怀,或者把作家的情感固化于某一段、某一句乃至某一个语词,而是将作者的感情内化于整个文本。这也是散文化小说区别于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五、巩固练习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地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没有人答应。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地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很多时候只叫对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数而成的小名,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叫着小名,胡乱地活了一辈子。

B.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认为喊“富贵”“得财”,冯家如果如愿就会分了村里其他人的富贵。

C.虚土庄人们的名字只记在户口簿和墓碑上,说明虚土庄的人们虽平时对名字不上心,但还是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的。

D.“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另外一个村子”指的是另一个世界——死亡之后,这反衬出现实世界的无奈。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厚,如“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运用人们的日常语言,形象地表现了名字弃之不用的情形。

B.作者在文中有不少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C.“虚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表明故事是作者虚构的,并且小说的虚构价值高于现实价值。

D.小说中写夜深人静时,冯三突然张口叫自己的大名但没有人答应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听到人们叫他大名的渴望。

3.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内容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错误。文本中只是说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他们的正经名字只会出现在户口簿和墓碑上,平时很少有人叫他们的正经名字。文中没有透露出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的信息。

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并且小说的虚构价值高于现实价值”错误。小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也就是说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并不能说明小说的虚构价值高于现实价值。

3.①从俗、从众心理。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这是一种惯性,体现了村民从俗/从众的心理。②狭隘自私心理。冯三大名冯德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提防、戒备不叫冯三的大名,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③封闭的心理。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④冷漠的心理。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是一种冷漠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然后要到文中找到冯三的大名是什么,村民为何会一直喊冯三,而不喊他的大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尤其是根据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如“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冯三大名冯德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提防、戒备不叫冯三的大名”“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等内容,以及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由此可以折射出村民的从俗、狭隘自私、封闭、冷漠等心理。

4.①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冯七大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②虚化人物。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③营造意境。摆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④抒情味浓。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文体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然后要回顾散文和小说各自的特点,再看本文虽然为小说,却有哪些散文的东西。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散文的要素主要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从文中来看,本文虽然是小说,但没有完整的情节,主要是冯七给儿子冯三摆酒席、冯三半夜喊自己大名以及王五爷述说不喊冯三大名的原因,淡化了情节;从形象上来看,本文的主人公是冯三,但冯三并没有鲜明突出的个性,虚化了人物形象;本文小说的特征淡化了,却在散文意境的营造以及抒情议论手法的运用上更为突出。作答时可以从淡化情节、虚化人物、重视营造意境、抒情性味浓等方面分析。分析的时候要明确本文的体裁,即小说,淡化情节并不是没有情节,人物虚化不是没有人物,是群像。

0 阅读:3

老谢语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