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2023年离开我们的历史学家

尚曦读史 2024-01-03 09:28:36

徐文堪

2023年1月4日,文史学者、辞书编纂专家、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审徐文堪在上海逝世,享年79岁。徐文堪,1943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湖州人。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上海市新晖中学任教,1977年起参加《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先后任职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为《汉语大词典》第一版、第二版编委,《辞海》第七版编委,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美国亚洲学会(AAS)会员。著有《吐火罗人起源研究》《外来语古今谈》等。译作有《中亚文明史》(第二卷,合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合译)等。徐文堪长期从事语文辞书、社科人文图书的编纂出版工作,致力于国际汉学、中西交流、语言学、人类学等的研究和介绍,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朱永嘉

朱永嘉,1月5日病逝,享年92岁。 朱永嘉同志,一生都在矢志不渝地宣传毛主席、捍卫毛主席的思想、写作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历史著作。

出生在1931年10月29日的江苏无锡。解放前,还是高中生的朱永嘉就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参加了地下党;新中国成立后,朱永嘉进入复旦大学历史专业学习,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1965年,朱永嘉以明史专家的身份参与撰写了重磅历史文献——《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6年,朱永嘉听从毛主席的号召,对上海市委发起关键一击后担任上海革委会常委,创办了《朝霞》、《学习与批判》、《自然辩证法》等刊物,实际上成为上海文化领域的主要负责人。1976年10月,朱永嘉被隔离审查,后又被判刑十四年,并于提篮桥监狱服刑。

出狱后,他并没有一蹶不振或安享晚年,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一方面靠整理古籍维持生活,注译的《明词汇刊》、《吕氏春秋》、《唐六典》《春秋繁露》等古籍约五百多万字;另一方面,他更是积极宣传毛主席,为毛主席正名,用毛主席的思想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史,写出了《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刘邦与项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读史求是》、《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论李贽》等重要著作。

冯天瑜

2023年1月12日,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在武汉逝世,享年81岁。冯天瑜,1942年2月8日出生,祖籍湖北红安。1960年至1964年就读于武汉师范学院生物系,1964年至1976年任教于武汉教师进修学院,1976年至1979年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工作,1979年至1994年任教于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1994年之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曾任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史学会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荆楚文库》总编辑(之一)等职。冯天瑜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生成史》《明清文化史札记》《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荆楚社科名家”“湖北省杰出人才奖”等。

孙机

2023年6月15日,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研究院名誉院长孙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孙机,1929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1949年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后到北京市总工会工作。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0年毕业后留系工作,1979年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工作。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孙机是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面集大成者。几十年来,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印证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起源与演变,在断代史研究、古舆服研究、科技史研究、中外交流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著作包括《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等,结集为《孙机文集》八卷。

许明龙

2023年7月6日,历史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许明龙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许明龙,原名杨良能,1936年11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1949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转业。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1963年毕业。1978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8年8月任资本主义史研究室(后更名为西欧北美史研究室)副主任。许明龙长期致力于法国历史研究和中法早期文化交流史研究。著有《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孟德斯鸠与中国》《欧洲18世纪“中国热”》《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朗世宁》。译著有《孟德斯鸠文集》《巴黎公社人民和议会史》(合译)、《孟德斯鸠评传》(合译)、《克雷孟梭传》(合译)、《蒙塔尤》(合译)、《圣路易》《论法的精神》等。

黄今言

9月12日,祖籍江西石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曾任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六至第十届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省农村社会研究会顾问等职。黄先生1937年生,196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

黄今言教授长期致力于秦汉史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台湾合作课题1项。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秦汉赋役制度研究》(1988年)、《秦汉军制史论》(1993年)、《东汉军事史》(合著)(1998年)、《秦汉江南经济述略》(主编)(1999年)、《秦汉经济史论考》(2000年)等,对秦汉四百余年的赋役和军事做了全面、系统的有益探讨。此外,围绕着经济与军事问题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文史》等刊物上发表系列论文六十余篇。这些论著在《新华文摘》《高校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经济史》《史学年鉴》等全文复印或摘要。有些论著在韩国的《庆北史学》、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东方学》《中国研究月刊》及《骏台史学》等多家外文刊物转载、介绍、摘登或发表书评。

陈恩林

中国共产党党员,历史学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陈恩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3年9月15日7时5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3岁。

陈恩林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史学会顾问,吉林省《周易》学会会长。曾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四川省《巴蜀全书》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恩林教授在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领域,治学严谨,成绩卓著。出版《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逸斋先秦史论文集》等著作5部,在《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哲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皆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陈恩林教授在中国古代史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课堂教学广受赞誉,指导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现多已成为业界骨干。陈恩林教授作为学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作为师长,循循善诱,奖掖后进,为中国历史学的教育和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冉光荣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创所元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冉光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9月30日8时1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5岁。冉光荣教授1938年12月8日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195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历史系副博士研究生,师从徐中舒先生研习先秦史。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四川大学985工程二期“南亚与中国藏区研究”创新平台主任,曾兼任四川民族研究所副所长、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等职。1986年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讲学交流。1993年至2010年,任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1998年当选为四川省人大第九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经济史学会、四川省藏学研究会、大禹研究会、历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彝学学会、羌学学会顾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荣休。冉光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地方史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是我国民族史、经济史,尤其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著述丰富,获奖众多。参与筹建创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并任副会长,推进了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曾主持四川清代巴县档案、自贡盐业档案、凉山彝族调查资料及历史档案、近代康区档案、四川藏传佛教寺院资料、清代冕宁彝族档案等的整理工作。其在中国历史学领域的探讨涉及中国历史发展动力、改良与进步政策、农民起义、中国封建社会演变等问题;合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专史《羌族史》,填补了羌族专史的学术空白;围绕西藏和涉藏地区开展的多项研究对国家治藏策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娜塔莉·戴维斯

2023年10月21日,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娜塔莉·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逝世,享年94岁。她是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专长为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曾被誉为“当今在历史写作方面最具有创造力的人之一”。代表作《马丁盖尔归来》。

王宇信

2023年11月7日,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王宇信,1940年5月生,北京平谷人。1959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4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古文字工程”顾问,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等。2011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是著名甲骨学专家及先秦史研究专家,曾参加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编纂,总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合著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甲骨文字诂林》《商周甲骨文》《甲骨学导论》《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商代国家与社会》《甲骨学发展120年》等。主编并参加撰写著作还有《甲骨学一百年》《殷墟文化大典(甲骨、考古、商史三卷六册)》等。个人专著有《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甲骨学通论》《中国甲骨学》《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1949-2009)》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池田大作

2023年11月15日,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逝世,享年95岁。 池田大作,(1928年1月2日- 2023年11月15日),日本东京人,日本著名学者、国际创价学会会长、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和桂冠诗人,在国际间享有极高的声誉。他长期活跃于国际社会,会见过世界上众多政治家、文化名人和教育家,并与他们“对话”,探讨各种哲学、文学、历史和社会问题,倡导世界和平,一直为国际学界和政治界所瞩目。

林家有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退休教师林家有教授,因病于 2023 年 11 月 16 日下午在广州辞世,享年86岁。 林家有教授,广东廉江人,1937 年 10 月出生,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工作,历任中山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孙中山基金会副理事长等,为推进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林家有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在孙中山研究及近代中国政治和思想史诸学术领域卓有建树,出版专著《辛亥革命运动史》《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孙中山与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孙中山评传》《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孙中山国家建设思想研究》等,曾参与《孙中山全集》《复兴文库》等国家重点文献编撰工作,培养和提携了一大批学术骨干和各领域优秀人才,素为学生爱戴和学界推崇。

勒华拉杜里

法国历史学家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于11月22日去世,享年94岁。作为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勒华拉杜里的代表作《蒙塔尤》和《罗芒狂欢节》是微观史学的典范之作,为他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蒙塔尤》中译本于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首版,由我国历史学家、翻译家许明龙先生与马胜利先生合作译出,是勒华拉杜里著作中首部译为中文的作品。他专门为中译本撰写了前言。特此摘编,以为纪念。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1929—2023),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法兰西公学院院士,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他1929年出生于诺曼底,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73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近代文明史讲席教授。主要著作有《蒙塔尤:1294——1324年奥西克坦尼的一个山村》《罗芒狂欢节》《朗格拉克的农民》等。

陈铁健

2023年11月23日,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铁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陈铁健,字石之,1934年10月生于黑龙江安达,祖籍浙江绍兴。1955年进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学习,196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师从历史学家李新,结业后留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通讯评论专家组成员。陈铁健专攻中国近现代史,对瞿秋白、西路军等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学界素有“瞿秋白研究第一人”的美誉。著有《瞿秋白传》《绿竹水南集》《书香人多姿》《寻真无悔》等著作,与李新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2卷本,与黄道炫合著《蒋介石与中国文化》等。

池田温

池田温先生(1931年12月10日—2023年12月11日),195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1956年获东京大学硕士学位,1961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完成博士课程后,历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北海道大学文学部助教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教授,1976年晋升教授,兼任东洋文库研究员,1990年出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1992年从东京大学荣退,受聘为名誉教授,随后担任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方主任。自1993年起,担任创价大学文学部教授,于2002年受聘为特任教授,2007年荣休,受聘为名誉教授。

邵望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邵望平先生,因病于2023年12月11日在美国波士顿去世,享年86岁。邵望平先生1937年7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54年由济南二中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开始与历史学、考古学结缘。1959年8月分配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年在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工作。邵望平先生热爱考古,扎根田野,先后参与华县泉护村、元君庙、郧县青龙泉、安阳殷墟、胶县三里河、烟台砣矶岛、临沂凤凰岭、滕县前掌大等著名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主持长江西陵峡的考古调查与试掘,参加山东邹县、滕县的考古普查以及梁山青堌堆遗址的资料整理工作。先生视野开阔,多次参加集体编写的大型综述性学术著作的组织、撰稿及编辑工作,如《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等。此外,先生还参加了《考古精华》《中国文明的形成》的组织或撰写工作。

约翰·波考克

据哈佛大学历史系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讲座教授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的推特消息,政治思想史家约翰·波考克(John Greville Agard Pocock)于当地时间12月13日去世,享年99岁。大卫·阿米蒂奇称波考克是“他那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政治思想史家”。

约翰·波考克和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约翰·邓恩(John Donne )等作为“剑桥学派”的代表,开创了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情境主义”(Contextualism)方向,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情境主义强调思想史研究应该还原思想发生的话语环境,因为“话语”(Discourse)往往能够显露比“思想”(Thought)更动态的东西。这点鲜明体现在波考克的《古代宪法与封建法》中,这部著作重构了17世纪围绕英国普通法的辩论,也打破了政治思想史与史学史之间的界限。

栾成显

栾成显先生于2023年12月16日因病去世。栾成显,1941年6月生,辽宁盖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现从事明清史研究。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4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主要代表作有:《明代黄册研究》(专著)、《明清庶民地主经济形态剖析》(论文)、《徽州府祁门县龙凤经理鱼鳞册考》(论文)、《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参与整理)等。

伊懋可

据国外多位历史学者消息,历史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伊懋可(Mark Elvin)于2023年12月19日去世,享年85岁。

伊懋可(Mark Elvin,1938—2023),剑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伊懋可教授,1938年生于英国剑桥,1968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担任研究员。2003年至2004年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任中国研究教授。自1990年,伊懋可教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任历史学部主任和中国史、亚太区域史教授,直到2006年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文化史、环境史。代表作有:《中国历史的模式》、《中国文化地图》、《另类历史:从欧洲视角看中国论文集》、《华人世界变动着的历史》、《帝制后期中国的城市》、《积渐所止: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大象的退却》等。

汤志钧

汤志钧先生因病于2023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 100 岁。汤志钧先生1924年6月25日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早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1年任常州中学历史教师,后兼常州市历史教研组组长。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创所元老之一。此后除了特殊时期以外,一直在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中国近代史、经学史、上海史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2014年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大奖,2022年主编《梁启超全集》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汤志钧先生著述目录》见文末)。

水天中

2023年12月24日,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9岁。水天中,1935年生于甘肃兰州。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史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81年以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和当代绘画评论。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报》、《美术史论》主编,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1955年毕业于西安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1979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习中国美术史。著有《中国现代绘画论评》《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穿越四季》《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与郎绍君合编)《历史·艺术与人》《20世纪中国油画》(第一卷)《李公麟和他的时代》《中国油画简史》《中国画革新论争的回顾》等。曾主持和参与评审中国油画年展、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中国山水画和油画风景展、20世纪中国油画展、“世纪之门”现代美术展等展览。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年会、全国美术理论学术研讨会、林风眠艺术研讨会、新时期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等多次学术研讨会。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马里奥·卡帕索

当地时间12月28日,意大利著名学府萨兰托大学讣告:著名的古典学家、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萨兰托大学纸莎草学(Papirologia)名誉教授马里奥·卡帕索(Mario Capasso)于日前去世,享年72岁。

0 阅读:9

尚曦读史

简介:主推文、史、哲、政、法等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