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封了2700多个王,最后关头为何只有李秀成一人来救他

西楼说史 2022-07-04 17:29:33

清同治元年(1862年)六月,天京(今南京)紧急戒严。

城外的长江江面上战舰云集,鼓声震天,湘军主力陆续抵达城下,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五月,湘军攻克了天京上游的门户安庆,大军直逼天京而来。五月底,湘军大将彭玉麟率水师抢先抵达天京护城河口,九帅曾国荃率军进抵雨花台,对天京构成了严重威胁。

消息传入城中,太平天国的当家人天王洪秀全罕见地慌了神儿,湘军的行动之迅速出乎他的预料,令他猝不及防。此时天京城中的守军力量很薄弱,阵脚大乱的洪秀全不得不求助于那些镇守外地的大将们。

最近几年,洪秀全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疯狂封王,据不完全统计封王人数多达2700多人,甚至到了天京被围时还在继续下发封王名单。

此时此刻,病急乱投医的洪秀全突然想到了他那些忠诚的臣子们,马上一个个下旨,命他们立即起兵赶回天京解围救驾。然而结果却令他震惊到目瞪口呆,2700多个王,真正起兵回来救驾的居然只有李秀成一人!

李秀成为什么选择逆行回救天京?因为他的封号是忠王,顶着这个王爵,你好意思不回来救驾吗?

①一毛钱十一个,一分不值的王

2700多个王,为什么都选择了逃避?而忠王李秀成又为何坚持回救天京?

两个原因:

王越多越不值钱;

王和王,它的含金量真不一样;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盛产王爷的朝代,这个国家最高一级爵位就是王,它没有皇帝,就连洪秀全都只是天王,而不是皇帝。

天王是最尊贵的王,属于白金尊享特级王,还是限量版的。

后面的一大堆王就要论资排辈了,一流王、二流王、三流王、四流王.......最后垫底的都是不入流王。

其实太平天国的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白菜价,创业前期的王不但数量少(加上天王也才八个王),而且都是实力派,可以说含金量十足。那个时候的王确实是物以稀为贵,非常珍稀,即使是战功赫赫的大将都很难封王。

总的来说,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一个分水岭,转折点,在此之前洪秀全脑子非常清醒,严格控制封王这件事儿,绝不轻易开口子。因此,在最初的几年里,太平天国的王数量一直没有变化,只有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和豫王胡以晃八个人。

天京事变后,出现了剧烈变化,在这场惨烈的内讧中王爷纷纷凋零,萧朝贵和冯云山早前死于战场,胡以晃病死,杨秀清和韦昌辉在内讧中被杀,秦日纲也在事后的清算中被处死,石达开被逼离开天京远走他乡,最终只剩下洪秀全一个光杆司令。

目睹兄弟相残,伤心欲绝的洪秀全曾放出狠话,终生不再封王。可惜话音刚落,他便册封自己那位神通广大的族弟洪仁玕为干王,不久又莫名其妙地封自己的宠臣蒙得恩为赞王,这一下激怒了广大将士们。

我们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拼杀,连个侯都不给,那个只会拍马屁的蒙得恩凭什么封王?

为了平息朝野上下的怒火,洪秀全又走了一步臭棋,封当时最能打的青年将领陈玉成为英王。这一来更麻烦了,与陈玉成齐名的另一位猛将李秀成不痛快了:

封他不封我,这是在羞辱我吗?

洪秀全脑壳有点疼,得得,都别吵吵了,也封你一个王吧。

于是李秀成如愿以偿拿到了忠王的爵位,永不封王的誓言就这样打破了,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陈玉成、李秀成那俩毛头小子都封王了,那我们这些元老呢?

于是,一大批骨干将领纷纷封王,皆大欢喜。

再后来,这王就越封越多了,开始还只是方面大员,统军大将封王,到后面就开始胡搞了,连陈玉成、李秀成等王爷手下的将领也封王了,先是陈玉成手下几十个将领封王,不久李秀成手下几十个将领也都封了王。

问题来了,大伙都是王,谁指挥谁,谁听谁?

英王凭什么命令本王,忠王休得对本王大呼小叫!

这还怎么玩。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洪秀全又创造性地走了一步臭棋,将所有的王划分等级,一等王、二等王、三等王,最低级的王一律称列王,没有单独的王号,可能一支军队里就有几百个列王。

洪仁玕是一等王,陈玉成、李秀成等人是二等王,他们手下那些王都是三等王,陈玉成李秀成有权指挥他们。到了最后,连马夫、伙夫、襁褓里的婴儿都封了王,彻底到了烂大街的地步。

大伙都是王了,当务之急就是盖王府、娶王娘(王妃),谁还有闲心思去救天京,洪秀全的诏书估计那帮人都不看,直接扔垃圾桶去了。

谁爱去谁去,本王没空。

当然,谁都可以不去,唯独李秀成必须去,谁让他是忠王呢,见死不救还算是忠王吗?

再说洪秀全还赐给他一块“万古忠义”的匾额呢,这东西可不是白给的。

②成也忠王,败也忠王

洪秀全火烧眉毛了,眼看着湘军步步紧逼,天京危在旦夕,如火上房一般他一天发几道诏书,催促李秀成立即回救天京。

此时的李秀成正率大军猛攻上海,在青浦和洋人、淮军激烈干仗,接到洪秀全的诏书,李秀成万般无奈,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从六月一直拖到九月,李秀成这才下令撤离上海外围,回到苏州。留下慕王谭绍光镇守苏州,他自己带领十三位王,二十万大军,号称四十万,回救天京。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满满的悲壮感。

李秀成大军赶到天京外围的雨花台后,和湘军爆发了激战,两军大战四十多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但还是没有击退湘军,眼看再打下去毫无意义,李秀成不得不下令退入城中。

一进城他就去面见洪秀全,劝他“让城别走”,说白了就是放弃天京,突围到皖南去打开新天地。多疑的洪秀全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你李秀成一回京就劝朕放弃天京跑路,你安的是什么心?

洪秀全指着鼻子把李秀成骂了个狗血淋头:天京是天国的根基,绝对不能放弃,放弃天京天国就乱了(说得跟现在没有乱似的),亏你还是领兵大将,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李秀成无话可说:天王您说得对,秀成五体投地(有能耐你出城跟湘军玩命去)。

洪秀全拒绝跑路,扬言与天京共存亡,李秀成只能舍命陪君子,留下来组织天京保卫战。南京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湘军自1862年围城,一直僵持到1864年,整整两年都没有攻破。

进入1864年的夏天,城中终于熬不住了,先是断粮,后又发生瘟疫,不久连洪秀全都断粮了,他带头吃一种植物,结果吃坏了肚子,卧床不起,病情迅速恶化。

6月1日,洪秀全撑不住了,病逝于宫中(也有说他是服毒自杀),终年50岁。

到了七月,湘军拔除了城外所有的据点,居高临下昼夜不停炮轰城中的太平军,为总攻扫清目标。七月下旬,李秀成组织突围,他保护着幼天王洪天贵福从太平门突围而出,出城后两人不幸失散,李秀成不久被俘获,在写下数万字的供词后,于八月初被曾国藩秘密处死。

至于幼天王一行人虽然成功逃到皖南和洪仁玕会合,但不久后他们便在江西被击溃,洪仁玕被俘,幼天王在山里躲藏几天后下山寻找食物,也不幸被清军捕获。

几个月后,幼天王洪天贵福、洪仁玕等人在南昌被凌迟处死,正式宣告太平天国的灭亡。

洪秀全若早知如此,当初不知道还会不会给那2700多人封王,大概也许不会了吧。

0 阅读:253
评论列表

西楼说史

简介:用小说讲述历史,比小说靠谱,比史书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