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局长退休,回老家5年败光积蓄,我想要帮他,才明白他的智慧

农一代民工的事 2024-07-18 11:52:46

本文四千字,真实记叙五十年代走出农村的人生故事,他们看上去难理解的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观。为了增加可阅读性,部分情节做了适当加工,请注意甄别。

大伯是我们地方的名人,早年还是湾里的红人。每一次回老家,都会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欢迎,只要能和我们家扯上点关系的人家,都会争着请他去家里吃饭。

大伯出生在50年代,虽然那时候我爷爷家里穷,作为家里的长子,大伯竟然也上了高中,要不是赶上没有高考的那几年,说不准他就能去上大学。

虽然生不逢时,但大伯却也跳出了农门。高中毕业回家后就参了军,凭着不错的文化功底,头脑灵活做事踏实,四年之后顺利提了干。

然后在部队继续奋斗一些年后转业回到地方,虽然绕了一个圈子,却也成了吃国家粮的干部。

刚刚转业回到地方时,大伯在地区上班,虽然没有太高的职位,却也是我们湾里唯一一个在城里安家的人。

于是,不管是亲朋戚友还是熟人邻居,只要大伯回了老家,就会分身乏术,大家都以能邀请他去家里吃顿饭为荣。

那时候我还不大,很是羡慕大伯身上的荣光,偶尔也还幼稚地埋怨自己的父亲,你们不是亲兄弟么,为什么你就不能像大伯那样有头有面呢?

每当那时候,父亲脸上就会露出一丝尴尬。但大伯却会在一旁耐心地对我说:

傻小子,你别看大伯风光,其实我自己就像在冰块上走路啊,人家无亲无故为什么要来讨好你?无非就是想从你身上获得点什么啊。

那时候的我当然不懂,却也慢慢释怀了父亲不如大伯有出息的郁闷。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开始读书了,大伯的职位也稳步提升.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大伯已经在地区某个局当了副职,算得上位高权重了。

这样一来,去和大伯拉近乎的人就越来越多。可我也清晰地感知到,大伯自己也变了,不再那么经常回老家了,就算回来也多半是晚上,好像生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渐渐地,大伯在村里的口碑就不那么好了。90年代,农村到处都在搞建设,很多地方的人都到处找关系,希望能拉个项目、搞点赞助,然后把老家的建设搞好一点。

我们村上当然也有人去找过大伯,但每一次,大伯都只是问要不要群众自己集资,如果需要的话,那就把自己家的那份交上,至于给老家安排什么特别的项目,那可从来没有过的。

到90年代中期,大伯当上了农业局的局长,大小也算是一个部门头头。

当时的我正在市里上学,偶尔周末也会去大伯家吃顿饭改善一下生活。但那种感觉更加明显,那就是大伯家里越发冷清。

当时的我自问算是懂得了点世情,于是便好心提醒大伯,说你在位的时候,多少也得帮衬一下老家,那样等你老了退休了,乡亲们才会记住你啊。

大伯很严肃地回答了我,说自己不是某个地方的局长,一个这么大的地区(当时刚刚改建为市,但我们一直习惯叫地区),如果我偏心自己的老家,那肯定会被别的地方的人戳脊梁骨。人做事天在看,问心无愧就好。至于是是非非的功过,人嘴两张皮,那就随他们说去好了。

也是因为我在市里读书几年的缘故,和大伯的来往多点,我们这些子侄辈里,大伯和我算是最能说的上话的。

虽然当了局长,但大伯一家的生活并不见长,依旧住在早些年分配的宿舍大楼里。堂哥结婚的时候,想要买套商品房,大伯也没有答应,还说你们自己有本事能买下,那他也不阻拦,可别指望父母给你们买房子。

日常的生活里,我也没有感受到大伯家有什么特殊,甚至有时候还不如我们老家的人。除了周末知道我要去会适当添两个荤菜之外,基本就是三菜一汤的家常菜,和寻常人家毫无二致。

有时候我也会旁敲侧击地劝说他,说你只有一个儿子,留下再多的财产,将来不也是儿子的么?为何要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克扣他呢?

大伯却讳莫如深地说道:傻小子,你现在还不懂,你堂哥慢慢就会懂的。

果然,我和堂哥聊天的时候,从来没有听他说自己父亲的什么不是。作为一个大局局长的公子,堂哥也算是有点身份的人,但衣食住行都过得很普通,完全没有任何的纨绔气息。

堂哥大学时读的是设计专业,毕业后想回市里上班,希望父亲能帮一把。但大伯却说,以你所学的专业,越大的城市发展前途越好,回我们这样落后的城市,或许也能成为潜力股,但想要做潜力股就得自己去闯,别指望能靠父亲的余荫成功。

后来,堂哥就留在了省城,家里就只剩下大伯夫妻两个老人了。有时候我也曾笑话他,当时如果能帮堂哥一把,在市里给他谋份工作,那样不就能享受天伦之乐么?

大伯对此完全不放在心上,反倒鼓励堂哥有机会能走多远就放心去走,不要因为家里的老人而牵挂。还说等自己退休了就回乡下老家去住,那里到处都是熟人,用不着你们惦记。

大伯的仕途算是相当稳固的,90年代开始就当了局长,直到12年初才退下来。

不做局长了,大伯在市里住了半年左右,就和伯娘商量:我们回老家去住吧,那里还有自己的亲人,也有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或许还能多活几年。

伯娘从来不会反对伯父的安排,于是,13年年初,伯父就搬回老家长住了。

得知伯父回老家长住养老,乡亲们的反应竟然出奇地一致:都不看好。

甚至有一些乡亲在和我们家人闲聊时说,你大伯当官的时候没有帮老家办什么事,如今老了退休了才想起回老家,这不明摆着自寻没趣么?

乡亲们的这些反应,自然也被我们这些亲人反馈到伯父耳里,但老人家根本不为所动,甚至还神神秘秘地对我们说:

谁人背后不说人?我的户口虽然迁了出去,但老家还有三间老宅在我名下呢。如今回来住,也不需要看别人眼色。别人对我好的,我就和人家多说几句话来往一下,别人对我冷淡,我也用不着赶着脸贴上去。

大伯是有主见的人,虽然如今退休了,但在我们家族里还是说一不二。只是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大伯已经把城里的房子也卖掉了,据说拿了八十万现金,这也是他工作一辈子赚下来的所有积蓄。

在农村很多人眼里,八十万确实是一笔巨款,甚至还有人认为,你家伯父之所以有那么多钱,肯定就是来路不明。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大伯工作一辈子,职务也不是很低,所有的积蓄加在一起才区区八十万,就算放在农村,几遍房屋的翻新,家里器具用度全部算下来,不也是随便都是几十万么?

回来安顿好了,大伯就开始了他清淡的退休生活,每天和伯娘自己动手做饭,还在屋前屋后种了点蔬菜。

到开春时,已经是绿意盎然,大伯很欣慰地说:老了就该过这样的日子。

可没多久,大伯又坐不住了,因为每天都会和伯娘出去散步,看着河边杂草丛生的河堤,以前绿草如茵的沙滩草坪早就不见踪影,附带河堤附近的一些水田也开始荒芜了。

搞了一辈子农业工作的大伯马上就有了一个打算,在河堤上种树。

这个要求倒没有人反对,反正都是地方闲置的地方,只要你不是个人侵占,能够种点树也无所谓。

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大伯对这事很上心,到处找人打听,还请了人做了规划,最后决定在河岸上全种上黄桃树。

我们村里沿河有一公里多的河岸,除掉一部分完全偏僻的地段,最后一通下来,竟然种下了上千颗黄桃树。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大伯回家时拿了80万的现金,需要用钱的地方,人家也没必要向你这个侄子汇报对不?

花了两年时间,河堤上的黄桃树基本成形,到第四年的时候,黄桃树开花结果了。

沿着河岸上公里的桃花盛开,那年春天,我们村里突然就人来人往,附近几个乡镇的人都来这里赏花,大有成为网红拍照地的趋势。

现在这个社会,有了人流就有一切,先后一个多月里,我们村那几户做小生意的赚了个盆满钵满,附带还有好几个脑子好使的人开起了农家乐饭馆,生意还真不错。

只是随着桃花的谢去,那种人流也没有了。但到成熟的季节,果树上挂满了桃子,黄橙橙的黄桃很是诱人。

大伯又发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通知:谁想吃桃子的就自己去摘,反正那是公家的地,那些桃树也不是我的个人财产。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拿走,只能在我们当地吃掉。

这样一来,先后又是一两个月时间,我们村的游客又是人头攒动,凭着那“无主”的黄桃树,硬是给乡亲们带来了一笔收入不说,还大大增加了我们湾里的名气。

到那年底,大伯在老家的名望就突飞猛进了,似乎又回到了早年他当普通干部的时代。

我曾悄悄问过他,那片黄桃林花了多少钱。大伯却不肯详细说,只是说自己的钱还没有用完,还不用你堂哥赡养。

有了这个开头,第四年开始,乡亲们就主动商量起来,一定要把那片黄桃发扬光大,于是也就添置了一些新的苗木,附带还种上了一些其他的花卉,整个地方的风景焕然一新,几乎到了每天都有游客的程度。

大伯自己似乎完全忘记了那片桃林,他心里又在捣鼓起其他来了。也是在作出决定后我才知情,他准备养牛了。

用大伯的话说,我们当地很少有人养牛,现代人却更喜欢吃牛肉,如果能有人带头,把这个产业做大,那就真的成了致富牛。

没用多久,大伯就买回来了十头黄牛,每天都赶着进山吃草,还请教了曾经的部下,弄来了整套的养牛资料。

因为有黄桃树成功的前例,大伯养牛这事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脑子好使的年轻人就找他打听消息,得到释疑后,也希望大伯能帮着介绍。

大伯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谁需要的就从他家赶一头牛回去,将来赚了钱再还本钱,要是亏钱了,这头牛你也不用还了,就当没那么回事。

两天时间,大伯的十头牛就全成了别人家的东西。

至此,满打满算才五年,携带八十万巨款回家养老的大伯,就那么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成了一个彻底的穷光蛋。

得知大伯手里没钱了,我和堂哥电话里商量了一番,准备适当地给老人家一点帮助,或者干脆劝他去南方和儿子住一起算了,那样就不必关心盈亏的事。

想不到,大伯却笑呵呵地对我说:傻小子,你以为我真的在乎自己亏还是赚么?就算血本无归,我也不在乎啊。

反正有你堂哥在,怎么说也要管我吃好喝好,我自己每个月有退休金,看病买药基本不用花钱,留着钱干什么?

前几年那片黄桃林,原本是想改善一下老家的风光,却没想到歪打正着吸引了人流,算是给乡亲们上了生动一课,让他们明白致富一方并不是一定要做什么大事业,不起眼的小项目,有时候反倒能惠泽一方。

至于养牛的事,我自己也完全就是随便玩玩,目的就是花光那点钱。金钱这东西啊,够用就好,太多了反倒让人玩物丧志失去初心。

我现在没有存款了,城里的房子也没有了,不也照样活得潇洒?以前,乡亲们对我颇有微词,如今你看他们对我咋样?

伯父的这番话,让我大为叹服,不得不在心里佩服他的做人智慧。只是,又有几个人能真的达到这个境界呢?

0 阅读:1

农一代民工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