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为什么却不敢杀了李渊?因为后果是李世民承担不起的

赫薰看事 2024-05-27 06:29:43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夏夜芦苇荡

编辑|夏夜芦苇荡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前言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其亲手射杀入宫面圣的太子李建成,之后拥护太子的齐王李元吉也被跟在身边的尉迟敬德射杀。

与此同时,李渊正在宫内与几位大臣划船玩乐,听到声响便询问出了什么事情,赶到的尉迟敬德表示,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作乱,秦王将他们诛杀。

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李世民敢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害自己的两位兄弟,为何不索性将李渊一起杀掉,反倒还同他维持着表面关系?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带着自己身边的诸多得力干将入朝,他们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准备在这条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必经之路上,截杀他们。

与此同时,在皇帝李渊身边,也都是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大臣们,他们今日前来,是为查验李建成和李元吉。

只是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还没能开始查验,李建成便要归西了。

因为李世民布局周密,所以他们在玄武门并未等待多久,便看到了骑马而来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他们二人在来到玄武门附近时,便觉异常,于是迅速调转马头,准备各回各家,但很可惜,李世民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他们返回时,李世民立刻跟在后面呼唤他们,心虚胆小的李元吉,便想着将其射杀,只是因为心虚,且平日里箭法本就不好,他连着拉了三回弓都未曾拉开。

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他越慌张就越不能成事,但就在他为自己没能练好箭法而懊恼时,李世民却已经拉了满弓。

他没有给对方任何的机会,随着“嗖”的一声,箭矢便和人的肌肤来了个亲密接触,但李世民的目标,却并非是李元吉,而是在一旁看戏的太子李建成。

只一箭,太子便摔下马来,七窍流血而亡。看到这一幕的李元吉更加心慌意乱,大哥死了,他又拉不开弓,能做的只有逃亡。

因此他立刻驾马逃亡,可李世民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他紧紧的跟在李元吉的身后,出城之后,尉迟敬德带着骑兵赶来,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太子和齐王被杀之后,再没有人能与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

然而此时的皇帝李渊,仍然在和朝中的几位众臣悠闲的泛舟,等待着几个儿子的到来。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最终等来的却是身披铠甲的尉迟敬德。

见到李渊之后,尉迟敬德毕恭毕敬的报告称,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已将其诛杀,因为担心惊动陛下,所以派我前来保护。

李渊听后极为震惊,尉迟敬德的话他是一点不信,太子和齐王为何作乱,想必是次子为诛杀太子找的理由。

眼下尉迟敬德在这里,名为保护,实则是在限制自己的自由,这是要逼宫?眼下这种情况,为了自保,只能装傻。

因此,李渊整理思绪,就坡下驴,表示,既然太子已死,秦王又有贤明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就立他为太子吧。

身边的大臣们能做到如今这个位子,自然也都是个顶个的人精,他们略加思索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在李渊表态之后,他们也都连连附和,无一不称赞李世民雄才大略。

李世民这一招,虽然残忍,但到底是被逼无奈。

太白金星的“逼迫”?

武德九年,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权力争斗到了白热化阶段,因为两个儿子都十分优秀,所以皇帝李渊一直摇摆不定。

太子李建成认为李世民很有可能危及自己的地位,便决心先下手为强,他与齐王两个人,联合起来在朝中疯狂排挤李世民,还将他身边的亲信尽数调离军中。

除此之外,他们还谋划了一次刺杀行动。

因为李元吉要出兵到边境对抗突厥,所以作为兄弟的李世民必定要前去送行,他们便决定在李世民为自己送行的时候,让他彻底留在饯行的宴会上。

不过,这次刺杀行动,却被李世民知道了,他本不想走到手足相残这一步,可对方却想将他赶尽杀绝,李世民听后不寒而栗,于是他迅速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身边的人。

追随他的人表示,既然他们不仁,那也休怪我们不义,为了自己的性命,必须赶在他们行动之前,先解决了他们。

但李世民却于心不忍,毕竟是骨肉至亲,而且他们或许只是说说而已,大不了等他们真的实践之后,我再讨伐不迟。

然而,他的仁厚在其他人看来却十分愚蠢,身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都纷纷表示应该先下手为强,立即采取行动。

众人的劝阻让李世民十分焦虑,一方面是自己的亲兄弟,另一方面是追随自己的人,他难以抉择。但毕竟众意难违,于是他一狠心,终于下定决心发动政变。

然而,还没等他们仔细谋划,李世民便遭遇了大危机。

武德九年六月,太史令夜观天相,看出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分野,恐怕是秦王要夺天下的预兆,于是他立刻秘密上奏。

当天晚上,李渊便将李世民叫了来,他将奏折甩给李世民,当时的李世民十分恐慌,因为夜观星象这种事情,古人是十分迷信的,为保证自己还能活到发动政变的那一天,他只能祸水东引。

于是他参了太子和齐王,说他们二人与后宫有染。

两个儿子居然敢给自己戴绿帽子?这还得了,李渊瞬间气的火冒三丈,然后表示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并交代李世民明日入宫与太子和齐王当面对质。

从宫中出来以后,李世民便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等了,必须尽早出手,将皇位未来的归属夺走。

不过,他的密谋同样也被太子那边的人知道了,可太子为何还是去了玄武门呢?

自信的李建成

李世民出宫之后,便迅速召集了自己的好伙伴们,他们彻夜未眠,计划了整整一夜。秦王府的人彻夜没睡,想必是在密谋什么大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宫内的张婕妤便得到李世民要在晚上行动的消息,她立刻派自己的内侍将此事报告给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元吉大骇,他生怕自己的命真的折在玄武门,于是便建议李建成不要入宫,先看看情况再说。

但是他低估了李建成的自信,李建成觉得,整个京城都是咱们的地盘,他李世民肯定不敢发动政变,就算发动了,也绝不可能伤到我们,因此根本就不用害怕。

而且,这次入宫是为了证实自己并未和后宫有染,如果不去,很容易让李渊起疑心,到时候失去了李渊的信任,就得不偿失了。

听了李建成的一通分析,李元吉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不假思索的,迈着坚定的步伐,翻身上马,走向自己命运的尽头。

而李世民在射杀李建成之后,即便被封为了太子,却还是将李渊软禁了起来。尉迟敬德找到李渊之后,不仅将宫中之乱推给了已经死亡的太子,还从李渊手中要到了兵权。

无奈之下,李渊只好亲自颁布敕令,让李世民掌管兵权,待宫外的一切平定之后,李渊才终于见到李世民。

因为深知自己已经失势,所以他当即正式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除此之外,他还对外宣称,朝中的大小事宜全部都交给李世民处理,自己则不再干涉。

两个越后,李渊正式禅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这便是不杀李渊的好处。古人一向注重自己的名声,帝王自然更加重视,若是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无论政绩有多卓越,都会被人诟病。

一旦背上弑父杀兄这样大逆不道的罪名,李世民这个皇位便无法坐稳。

弑父杀兄四个字也会牢牢的和李世民绑在一起,但有李渊在,李世民射杀两个兄弟便有了保护之名,十恶不赦的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

而且,李世民在成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才登基为帝,这也从侧面告诉别人,这个皇位并非是我抢来的,而是从太子之位升上来的。

李渊的禅让和册封,让李世民的继承合乎律法和礼制,他的皇位不容任何诟病,因为这是李渊亲自传下的。

简而言之,李渊的存在,就是李世民名声的保障,是证明其皇位正当性、合法性的重要砝码。

结语

在封建社会的权力斗争中,参与者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事情,争权夺利,夺的不仅仅是政权,还有民心。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决计不会做出弑父这种事的。毕竟,我们始终相信“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君主,连自己的父亲都敢杀,还何谈庇佑天下呢?

所以,李世民不敢杀李渊,也不能杀李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0 阅读:0

赫薰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