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运气背还是能力差?做官40年,被贬33年,中国历史上的被贬达人

意智说历史 2024-04-06 01:35:1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魏戈原

编辑|t

引言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号人物,其祖先是唐朝文章四友之一。参加应试,其文章被欧阳修赞为“独步天下”。

而且在古代一众讲究“君子远庖厨”的文人墨客中格格不入,他不仅喜欢自己下厨分给百姓吃,还创作出我们今天依然家喻户晓的美食。

但是这样一个人却在自己官场生涯中不断被贬。做官40年,光是被贬就占了33年。

他就是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

一、北宋最大的一场“文字狱”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肯定都对“乌台诗案”不陌生。这次事件可以说是北宋国运的转折点,是北宋新旧两党矛盾的集中爆发,而这次事件中心的人物便是苏东坡。

当时的苏轼已经42岁,进入官场也已多年。这时的他刚刚被调任湖州知州。

这个官职和我们现在地方上的一把手差不多。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上交给宋神宗。

既然名字都叫“谢上表”,那其核心内容肯定是表达苏轼对于自己能升官的感谢之情。

(《湖州谢上表》)

但苏轼虽然为官多年,却也始终是不习惯官场那些阿谀奉承的作风。在这份表中,他还倾述了自己的坎坷人生和对时政的不满。

就因为这个原因让苏轼惹怒了当朝的权贵们。这些人利用苏轼曾经的诗作和这次的上表断章取义弹劾苏轼,堪称是北宋文字狱。

本来成为众矢之的的苏轼是难逃一死了,多亏了新党领袖王安石对苏轼的赏识和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让他免于一死。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刚刚到任几个月的苏轼因为这次“乌台诗案”下狱一百零三天,之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

这个职务十分低微,基本等于是一个空职。但是苏轼却很豁达,在黄州还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

对于苏轼这个在北宋新旧党争中不占边的人而言,被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二、“独步天下”大才子被迫离京

苏轼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就有苏味道这样文史留名的大才子。苏轼这一代更是苏家在文坛的巅峰一代。

(网络图片)

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在他和弟弟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的时候就让主考官欧阳修印象深刻。被欧阳修誉为日后文章必然独步天下的大才子。

有了欧阳修的看重,年轻的苏轼本可以在京城大展拳脚,日后真成为一代天骄也说不定。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苏轼的母亲病故,苏轼父子三人只得离京城回家奔丧。

守孝期满后,回到京城的苏轼兄弟倒是也谋到了一官半职。并且在欧阳修的不断举荐下苏轼也是一路高升。

正在这个时候苏洵去世,苏家兄弟又回乡替父亲守孝三年。再次等到期满回京时,却发现京城已经变了天。

(苏轼)

后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北宋王安石变法,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了。之前苏轼在朝野中的众多朋友以及恩师欧阳修,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离京。

为父母守孝而离京多年,错失升迁机会。回来又遇变法,亲朋离散。举目望去,苏轼在京城已经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未来的官路也不明了。

两年后,苏轼终于还是忍不住在自己的上书中。批评了新党的变法。这样的作法引起了王安石的不满,自知在京城已经没有发展前途的苏轼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之后的几年里由不断被调往各州任职。直到前文提到的“乌台诗案”给了他沉重一击,到黄州彻底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

(王安石)

这时候的苏轼俸禄甚至难以养活自己,带着家人在黄州城东开辟一片荒地,靠种地补贴家用。“东坡居士”这个名号也是这个时候来的。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之路,随着宋神宗驾崩,高太后替年幼的宋哲宗把权,变法中的新党遭到了打压。

以前一些被新党贬谪的官员都得到了任用,其中就包括苏轼。

三、飘零半生,不忘书生本色

苏轼这次回朝做官,最高已经做到了翰林学士。在我国古代这可是个经常能升到宰相的官职。可见苏轼在从政能力方面并无问题。

(乌台诗案)

而且前几次贬谪,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戴。

如果这次苏轼能汲取前两次的“教训”,在朝堂上多对掌权的旧党说些好听话,那以他的能力,未来的宰相说不定还真就落在头上了。

可我们的“东坡居士”哪怕在官场因为仗义直言受到多次打压,也依然是一身正气。在他看来,所谓的新党旧党全都是一丘之貉。

之前新党有的那些贪污腐败问题,旧党也好不到哪儿去。于是苏轼再次谏言,直指旧党执政弊端。

(苏轼)

这样的举动让旧党人士对苏轼极力排挤,又将他贬到了杭州做官。

新党执政骂新党,旧党执政骂旧党,这时的苏轼已经完全为两党所不容了。但其实这不过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真正应该有的书生本色而已。

苏轼本人对于变法其实是支持的,但是他反对以偏概全,急于求成。也看不惯这些权臣拉帮结派,以权谋私。所以才屡次上书直谏。

这之后苏轼也是一再被贬,最后甚至沦落到了海南儋州。在古代一个人要是被流放到那个地方,其实也就比满门抄斩好一些了。说白了就是不杀你,让你去活受罪。

(儋州)

但苏轼任然不以为意,还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还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后来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终于可以从海南北归。此时的他已经做官39年了,光是被贬离京的时间就有33年。

或许是已经感到自己时日无多,苏轼并没有回京,而是选择留在了自己最喜欢的常州。第二年,苏轼在常州逝世,结束了他40年的官场生涯。

(图文无关)

回顾苏轼的一生,从他入京科举遇见欧阳修开始,到后来宋哲宗登基,重新任用官员。可以看到他的一生其实已经有很多机遇,能力也并不差。

之所以被贬一生,无非就是因为不喜欢阿谀奉承,为人正直。对谁都是直谏。但是也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能有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文豪苏东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轼.[OL].

0 阅读:57

意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