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夕文学”,看文人如何表达爱

安国说历史 2023-02-22 15:18:0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漫漫宇宙是世界浪漫的起源,七夕佳节,仰望星空,许下对美好姻缘的期待。

七夕文学源于浩瀚星空、源于祖辈们原始的爱情观、源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为这个柔情似水的节日挥洒笔墨,将美丽的汉文字与七夕情韵相融合,频出佳作,构成源远流长的七夕文学长河。

一、七夕文学的起源

1、爱的距离——星象崇拜

科学技术的受限不能阻挡先人对宇宙的探索,浩瀚的星空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美丽的爱情故事源于距地球数十光年的星宿传说。牛宿星由6颗星组成,恰似牛的形状,与他遥遥相望的是由3颗星构成的织女星。

《夏小正》曰:“七月,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向。”每年七月,织女星便会转向银河东岸的牛宿星,这是古人观察到的星象变化,并进行了最为直接的记录。

2、爱的萌芽——先秦文学

真正将牵牛织女星与文学相结合起来还要从《诗经》的问世算起,作为星象记载最丰富的先秦著作之一,它收录了14篇关于星宿的诗歌,其中就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身影。

《诗经·小雅·大东》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织女星的忙碌织不成美丽的布帛,牵牛星的辛勤也无法真正的拉动车厢,作者借此讽刺统治者的剥削与不作为。

《大东》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七夕文学,它虽然提及了牵牛织女星,但只是把他们作为男耕女织的代表,并没有给予其爱情的象征意义,七夕文学处于萌芽期。

二、七夕文学的发展

1、爱的定型——两汉文学

直至汉代,牛郎织女被赋予了人类特有的情感,七夕文学的艺术美感逐渐流行开来。牛郎织女爱而不得,饱受相思之苦,中间的片片星海是耕作的桑田,是爱的距离,是不可逾越的16光年。

古人将宇宙运转与唯美的故事相结合,利用自己朦胧的天体意识创造他们的浪漫,七月初七因此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七夕的故事经美丽的辞藻加工记录,流传在华夏大地,播布于汉字文化圈中,历久弥新。

汉末《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态,相爱之人无法团聚。文笔细腻感性,将一个思慕丈夫的女子描写的淋漓尽致,札札的织布声终日响起,却心乱如麻,泪如雨下,难以织成完整的布匹,爱的倾诉无法越过银河,只能含情凝视,充分展现了女子离别的相思之情。

这一时期的七夕文学真正觉醒,不仅两个星宿变成了人世间具象的生命,而且还融入了不少民俗,使其成为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的综合性节日。《西京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妙龄少女们展现自己精巧的女红技术,一方面是乞求自己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另一方面是对爱情与婚姻生活的期盼。这是古代女子最朴素纯真的爱,她们渴望自己的心灵手巧能收获完美的爱情。

2、爱的完善——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

随着七夕正式进入文人歌咏的范围,更多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七夕文学作品内容和写作手法更加丰富,其一是抒发爱人离别的凄苦;其二是咏叹坚贞不渝的爱情;其三是诗歌创作对素材的使用更加的开放。

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曰:“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欢燕未及究,晨晖照扶桑……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日日夜夜的思念牵扯着牛郎织女的心,短暂的欢聚还来不及享受就要迎来新的别离,咫尺天涯,离愁别绪萦绕在有情人的心头。

曹丕《燕歌行》曰:“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牛郎织女何罪之有,饱受日日思君不见君的苦楚。女子对客游他乡的夫君又何尝不是这种思念呢?独守空房,情难自已。作者以牛郎织女作比,使读者更能体会到有情人不得见缠绵悱恻。

《殷芸小说》写了天帝因织女婚后荒废了纺织工作而震怒,迫使她与牛郎分开,回到银河东边独自居住,只许他们一年见上一次。每年入秋第七日,成群的喜鹊便成了二人的桥梁。

作品具有明显的俗话倾向,简单易懂,更有益于故事的流传。牛郎织女不畏天帝震怒,不惧银河漫长,彼此相爱,一年一会。他们的勇敢鼓励着一代代人为爱奔赴,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范云《望织女诗》曰:“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精卫能填大海,却无法填平横亘在牛郎织女间的银河,织女能做的只有空守在银河边,独自爱怜。作用巧妙的引用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美,又生动的表现了牛郎织女相见的困难。

柳恽《七夕穿针》曰:“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妻子为远征的丈夫缝补衣服,时光飞逝,想留却没有办法。诗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牛郎织女之意,但借了七夕穿针乞巧的习俗将读者带到悲别离的氛围之中,将生活日常与七夕节很好的进行了融合,爱在一针一线,情在三餐四季。

三、七夕文学的传承

1、爱的向往——唐代文学

一直以来,七夕文学的发展都是紧紧跟随社会大环境变化的步伐,流传于唐代的七夕文学已经趋于成熟。然而文人总是不甘于步他人后尘,在李唐政权三百年的风风雨雨中,七夕文学得到了进一步蜕变。

初唐时期,七夕游宴风盛行。王勃的《七夕赋》描绘了一幅君臣七夕观星图,歌舞宴饮,场面热闹盛大。织女装束的富丽,车架的威仪,与离别的凄苦形成鲜明的对比。盛装出席只为短暂的相聚,华丽的辞藻更加凸显爱情的凄美。

盛唐时期,文人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边关和田园,七夕文学短暂的沉寂,此时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七夕进行了重新定义。不同于过往文人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他对二人进行了强烈的道德批判。

一首《牵牛织女》诗,描述的不是有情人的情意浓浓。他秉持儒家观念,对牛郎织女不顾家人反对,私相授受,满口情爱,不顾礼法,不事农桑的做法持反对态度,七夕乞巧的种种民俗在他眼中也是荒诞不已。

杜甫对七夕的颠覆性翻案使七夕文学重新得到了文人雅客们的青睐,加之晚唐山河破败,七夕文学整体萦绕着悲怅的氛围。这一时期的七夕文学更多的回归作者本身的生活和感受,借用牛郎织女生离的苦楚哀悼凋亡的人和事,悲愤自身困顿的境遇。

李商隐《七夕》曰:“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牛郎织女七夕相聚,而作者与爱妻却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了。死别的哀伤弥漫在整首诗当中,追悼亡妻是全诗的基调,爱不因生命的结束而终止。

杜牧《七夕》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寒秋悲凉,孤寂的宫廷生活让人心生烦闷。眺望空中牵牛织女星,少女怀春,高大威严的宫墙挡不住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唐彦谦《七夕》曰:“绛河浪浅休相隔,沧海波深尚作尘……倚阑殿北斜楼上,多少通宵不寐人。”天上银河阻碍了有情人的团圆,地上的战火盗乱使亲人分割,骨肉相离,万家灯火,只愿平安幸福,七夕之爱,何尝不是家国大爱。

2、爱的多元——宋元明清的文学

宋代的七夕文学史在对前朝遗留加深丰富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比如王禹偁的七夕宴饮唱和诗《七夕应制》;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李彭理性克制的离别诗《七夕》。

进入元代,七夕文学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人们用元曲、杂记、小说等多种体裁进行创作。散曲《沉醉东风·七夕》、小说《鹊桥》、地方志《广州通志》等都是七夕文学的佳作。

结束语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古人将自身的悲欢离合与星宿相融合,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七夕文学。在七夕文学发展的千百年中,感性与理想相互交织,迸发出古人的灵感与智慧,表达了他们心中对爱的定义。

参考文献:

《汉魏六朝七夕文学的嬗变》

《七夕文化在中国文学中的传承》

《巧言令色——鲜矣仁——独特的七夕“乞巧”文学作品》

0 阅读:4

安国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