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功能恢复的三大迹象,分别是什么?医生:预示血糖将步入正轨

雅彤康康 2024-10-08 03:25:5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杨奶奶(化名)这自从确诊了糖尿病以后那可谓是“寝食难安”。平时连打个针都嫌疼的人,现在连调胰岛素期间每天七次血糖都能雷打不动地测,即使吃了药也还总是担心血糖升高,吃点饭都得“谨小慎微”的,生怕吃多了血糖就上去了。

杨奶奶也自己查阅了各种资料,尝试各种方式想延缓这个糖尿病的发展,每次看到新鲜的方式都会跟自己的主管大夫聊一聊。

“大夫我前几天看了篇文章说这个上海交大发现胰岛功能要是有三个征兆,就证明血糖已经步入正轨了,这胰岛功能是啥,这些征兆是真的有意义吗?”

“这说的不无道理,胰岛不就是你体内管胰岛素分泌的吗,它这个功能好不好,可不就跟你血糖控制好不好有关吗!”

所以胰岛功能代表什么?怎么会受损呢?

胰岛功能是什么?其受损原因多种多样

人体内存在着很多升高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而能够降低血糖的却只有胰岛素。

胰岛素主要由胰岛来分泌,因此胰岛的功能直接决定了机体降糖激素也就是胰岛素的能力高低。胰岛的功能主要指胰腺β细胞的功能,胰岛功能的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产生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尽量恢复胰岛功能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途径和目的之一。

也因为胰岛作为人体唯一一个可以分泌降糖激素的器官,其承担的压力巨大,胰岛功能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出现损害。

首先是高血糖的原因。胰岛功能的下降会使得血糖失控,反过来血糖过高也会影响到胰岛功能。

1型糖尿病导致的胰岛功能受损是不可逆的,因此1型糖尿病的患者都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

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是绝对、相对的分泌不足,早期血糖过高是需要用胰岛素来治疗,而通过控制血糖使得胰岛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改成降糖药维持。

而血糖的升高也可能代表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长期高糖、高脂的饮食习惯加了胰腺的工作负担,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其次,胰岛细胞受到损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会自然地衰退损伤,临床研究发现,一些患者在最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其胰岛B细胞功能仅有正常人的50%。且随着病情进展,胰岛B细胞的功能还可能以每年平均速度持续下滑,直至趋近为零。所以控制住胰岛功能的衰退也就能够更好地平衡血糖。

此外,现代生活饮食的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酒等导致急性胰腺炎的高发,虽然急性胰腺炎大多导致胰岛功能的一过性受损,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但对于血糖本身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无疑也是在短期内加重胰岛功能负担。

而像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胰岛β细胞受到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血糖水平升高。

此外,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的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到胰岛功能。

如果胰岛素的注射量过大、注射部位出现偏移等问题使得胰岛素的吸收不完全,都有可能导致胰岛功能损伤;若患者对胰岛素的某种成分过敏,也可能也会导致注射胰岛素后出现胰岛功能损伤的情况。

总之让胰岛功能受损的原因众多,而想要控制血糖,恢复胰岛功能是必须实现的目的,而如果在控糖过程中,机体表现出以下三种迹象,这也表明我们的控糖工作取得了巨大胜利。

胰岛功能恢复的3大迹象,预示血糖将趋于稳定

1、血糖的趋于平稳

测量血糖最大的两个指征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否平稳可以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即表示出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够稳定控制肝糖原的输出,从而将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而餐后血糖的平稳上升,不出现剧烈波动,可以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还能帮助我们评判药物对自身是否有效。

因此这两个值的稳定,说明糖尿病的趋于好转,说明人体的胰岛功能正在恢复。

2、药物剂量的逐渐减少

当我们胰岛功能恢复时,身体可以自行分泌或更有效利用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从而也减少对外源性胰岛素的需求。

例如,原先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才能控制住血糖,后期逐渐减少剂量,甚至部分患者可以舍弃胰岛素二改用口服降糖药来维持血糖稳定的。这都进一步证明了胰岛功能的部分恢复。

3、饮食调节能力的改善

饮食是人体糖分摄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当胰岛功能恢复以后,对于饮食的调节能力也会提高。首先,胰岛功能的逐渐恢复提高了糖利用率,患者不会频繁感到饥饿,也就能够维持正常饭量。

胰岛功能的提升,也使得患者可以更好地处理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即使适度摄入碳水化合物也不会出现血糖波动。

恢复胰岛功能的方式主要分为药物和改变生活习惯两大方面,其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以帮助恢复胰岛功能。

如何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1、热量限制,减少脂肪量

减少热量摄入是公认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肥胖人群中通过限制热量摄入、减重等是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

还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主要发生在限制热量的第1周。这意味着,即使短期的热量限制、间歇性禁食,也是能够起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2、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

长期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果不定期更换输注部位、针头等,容易导致皮下脂肪的增生,也会降低胰岛素吸收率,进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所以胰岛素治疗患者应正确、规律性轮换针头、注射部位,尽量避免同一部位的反复针刺,在距离上一次1cm左右注射,皮肤出现皮损的,也要及时消炎杀菌,促进伤口愈合。

3、运动

运动也是目前一致认为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便捷方式。

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明显,且可在运动后持续数个小时。规律的活动也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多种不同类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的方式,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约30%,这患者所服药物的效果大致相同。因此运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胰岛功能的好坏也是评定糖尿病患者疾病发展的指标,因此恢复胰岛功能也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需要为之奋斗的方向了。

参考文献

[1]EF S ,LM R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to aid weight loss and management: current perspectives[J].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 : Targets and Therapy,2016,2016(Issue 1):213-216.

[2]卞文轩,何云强,付麒,等.我国胰岛功能评估方法和应用的初步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4,32(03):161-168.

[3]乔乐.注射胰岛素,要注意这几点[J].家庭生活指南,2024,40(03):123-124.

[4]运动控糖要得法[J].农村新技术,2024,(02):76.

0 阅读:0

雅彤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