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共衡水地委大事记(1)

半蕾衡水 2024-02-18 03:01:38

6月1日至7月20日:6月1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呈请国务院"关于恢复衡水专员公署的请示"。请示中指出:恢复后的衡水专员公署辖现属石家庄专员公署领导的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安平、饶阳8个县和现属沧州专员公署领导的景县、故城、阜城3个县共11个县,衡水专员公署驻衡水县城关。

6月19日:中共中央电告河北省委,同意成立衡水专区,并任命赵树光为衡水地委书记,高健为衡水地委副书记兼专员。

6月27日:国务院亦向河北省人民委员会作了同意恢复衡水专员公署的批复。

6月25日:经中共河北省委批准:王英俊、蔡欣、田宗舜任中共衡水地委副书记;地委常委会由13名同志组成,即赵树光、高健、王英俊、蔡欣、田宗舜、赵士芳、王植庭、张治平、韩培甫、崔永生、李春斌、罗云章、刘安。赵士芳、王植庭、曹仲元任衡水专署副专员。张治平任衡水地委秘书长,韩培甫任衡水地委监委书记,崔永生任衡水地委组织部长,李春斌任衡水地委宣传部长,孙振河任衡水地委农村工作部长。孙振河、李文华、高顺古、李铁、王春生为衡水地委委员。

6月29日至30日:中共衡水地委在石家庄市召开第一次常委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省委书记、省长刘子厚关于建立衡水专区的讲话,宣布了地委组成人员名单,讨论和通过了地直各部门负责干部的安排,初步确定了行政编制方案,讨论和安排了机关住房等筹建工作。地直机关行政编制300人,其中,地委机关70人,专署机关230人。

7月20日,衡水地委和衡水专署筹建就绪。在未建新房,条件差,房屋紧张的情况下正式办公。地委机关驻原石家庄地区衡水农科所西院,衡水专署驻衡水中学。

同日,衡水专署召开了成立衡水专区专、县联欢大会。大会上,由高健专员代表地委、专署讲话,各县委书记、县长也在大会上讲了话。参加大会人员:专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学校、铁路等各行各业全体干部、职工和各公社、街道的代表。

7月8日至11日:中共衡水地委和石家庄地委联合召开了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会上传达了7月上旬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并讨论了当前形势、精简职工、搞好集体经济等问题。

7月17日至9月3日:经中共衡水地委先后批准成立了卫生局、公安处、共青团衡水地委、衡水专区中心支行、衡水专区工会办事处、衡水专署办公室、经济计划委员会、农林局、税务局、粮食局、商业局、水利局、文教局、统计局、财政局、交通局、招待处、人事处、民政局、工业局、物资管理局。

7月19日:为了加强对精简工作和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领导,中共衡水地委决定:建立地委精简委员会和地委生活办公室。地委精简委员会由赵树光、蔡欣、曹仲元、崔永生、陈寒明等5人组成,赵树光任主任,蔡欣、曹仲元任副主任。地委生活办公室由韩超群任主任,谢馥增、单文年任副主任。

7月下旬至9月上旬:从7月下旬开始,衡水地区连降大雨或暴雨。全区11个县有7个县受灾,尤以景县、阜城、枣强、故城等县最为严重。武邑县、冀县、武强县次之。枣强县北起康马,南至石村,西自索泸河,东到清凉江,南北40华里,东西30华里,大部分土地一片汪洋,淹地达23万余亩。阜城县降雨17次,一般雨量达700毫米左右,东部8个公社达800毫米,加之大量客水进入,码头、霞口、大龙湾等公社沿河低洼地方水深齐腰,平地行船。

以后又遭受了三次雹灾,尤以9月2日和4日最重,使6个县39万亩土地受灾。据统计,全区共有2095个生产大队受灾,占总队数的45.4%;受灾人口约127万,占全区农业人口的40.4%;受灾面积达40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4.7%。按包干产量计算,全区粮食减产2亿斤左右,棉花减产483万斤,油料减产281万斤。此外全区因水灾共倒房屋6万多间,损坏10万多间,死亡89人、牲口20头。由于自然灾害人民口粮不足,生活困难,全区患营养性疾病的77927人。涝灾后,中共衡水地委、衡水专员公署、衡水军分区、省总工会衡水专区办事处、共青团衡水地方委员会、省妇联衡水专区办事处于8月27日联合给灾区社员和干部发出慰问信,对受涝灾区人民表示深切地关怀和亲切地慰问。并于8月27日组成以地委副书记、专员高健,地委副书记田宗舜为首的41人的慰问团,到受灾严重的地方进行慰问。帮助受灾社员解决生活、房屋修缮等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搞好农副业生产,节约度荒。

来源:中国共产党衡水历史大事记(1938—1996)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

0 阅读:1

半蕾衡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