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冀中平原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安平三大行:罗底、罗圈、旋活床。"此说的确名不虚传,它道出了安平县制罗业的盛况。
安平县自汉末至北齐,均为古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会石家庄东北90公里处,历为安平、饶阳、安国、深泽等县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活动中心。该地人口密集,消费浩繁,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这块大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花生、棉花等物,为发展罗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罗是安平古老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据《深州风土记》载:"明显宗在位时(1465年),安平就开始生产绢罗和马尾罗,到神宗万历时(1573年),绢罗就发展起来了。""安平之绢,远贩海外,利既倍徙,居人行贾天津,与五州商谈交游。近年来,外国颇喜用之。"可见在数百年前,安平绢罗便驰名海外。安平绢罗制作精细,优质耐用。后发展的金属丝网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质量,受顾客青睐。在当交通很不发达的情况下,能远渡重洋,畅销海外,的确说明了当时安平罗业的兴旺和产品的精良。
随着绢罗的发展,马尾罗、头发罗也相继问世。《深州风土记》亦有记载:"安平故以绢利著闻,绢行欧洲矣。近则外国远商入市,马尾、牛猪毛物四面而至县城,要其冲贾商人,以毛绢,故不穷农田。"自此,安平罗底便有了黑货黄货之分。黑货指的是黑油油的马尾罗;黄货指的是金灿灿的绢子罗。罗业在兴盛时期,除本地商贩设点销售外,外地客商也纷纷来安平建立收购点,仅天津客商设立的收购站就多达30余家。东北、内蒙等地的客商也不断运生马尾来安平,或销售,或加工,使安平罗业原料充盈,生产猛增。不仅罗业蒸蒸日上,也带动了百业俱兴,如杂货等业都有较快的发展。市场上经常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好一派兴旺景象。
1918年,安平香管村徐老山从日本引进的金属丝,发明了金属丝网生产技术
至1918年,我国留日学生田申斋(安平香管村人),从日本引进先进技术,聘请技师,在辽宁省营口市开创了第一个铜、铁罗工厂。1925年,安平西满正村宋老廷又从营口将此项技术引进安平,并请来了武宝全、王贵珍、黄修行等七八位师傅。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没有靠山的一般平民是办不成工厂企业的。宋老廷逐渐认识了这个"真理",便千方百计地寻找政治靠山。地方士绅、官僚政客亦挖空心思地想聚敛财富,到处物色经商能人。因此,宋老廷便与徐老山不期而遇,迅速达成办罗厂之协议。
徐老山是安平香管村人,他虽算不上巨富,但社会地位比较显赫,平素总梦想发财致富。所以由徐老山做东家,出资本,宋老廷负责建厂等具体事宜,在香管村盖起了厂房,招收徒工30余人,办起了安平县第一个铜罗厂。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社会秩序异常混乱,国民党横征暴敛,工商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严重的是通货膨胀,物价飞腾,一日做变,货已售出,就买不及原料,总是得不偿失。罗业生产周期又长,资金周转缓慢,出现了亏本现象,罗厂受损较大。加之城市来的技师不习惯农村牛活,种种原因,终使该厂倒闭。
这个工厂从开办到关闭虽然仅有3年多的时间,却培养了不少人才,不少人掌握了制罗技艺,为罗厂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如马润生、马德海等人,后来便在安平开设了民生号铜罗厂。东家是原安平县国民党部书记安培卿。接着又开设了永安号、天生号、盖生号等铜罗厂。尔后,又有唐贝村的靳老美在本村开办了铜罗厂。
罗业在旧社会私人经营时期,讲究"将本图利",意思是薄利多销。其产品推销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设专营门市零售,不做批发业务;一种是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零售较少,第三种是只批发不零售。在资金来源和经营性质方面有以下几种:一是自东自掌,雇用从业人员,二是独资经营,财东不参与企业,委托代理人,即所谓领东买卖,三是合资经营,由股东组成董事会,在股东中推选经理或厂长来主持柜事。
到1930年,全县从原来五六张机杼发展到近百张,日产罗底达30匹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消费日渐扩大。至1937年,西大良、西满正、建新村等也办起了铜罗厂,机杼发展到450张,罗业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很快遍布全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百业凋敝,罗业亦然,每况愈下,原料中断,产品滞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党和政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的指导下,罗业又开始了复苏。至1949年建国前夕,全县已有20个村进行铜、铁罗生产。
20世纪50年代县织网厂
解放后,罗业发挥了有利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大批生产工业滤浆用的"五七股钢丝布",支援了国家建设,减少了外汇支出。同时也生产了大批民用产品,基本满足了本地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公私合营以后,罗业生产亦得到适当的安排,从业人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有了很大提高,技术人员的特长得到发挥,广大职工精神焕发,齐心协力,罗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到1962年全县织机达到4520张,日产罗底达13900多匹,织罗业几乎遍及全县所有村镇。1963年,安平县受到洪水灾害。中共安平县委发出大上罗业,开展生产自救的号召,使全县罗业生产规模又有扩大,产品也有所创新。到1964年初统计,全县织罗机杼增到5000多张,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有些人把罗业生产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织机纷纷停转,产量每况日下。在十年动乱中,罗业生产更不正常,时断时续,无法统计。
粉碎"四人帮"以后,罗业有了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平罗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且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金属丝网工业。县委、县政府把金属丝网的发展当作重点来抓,成立了金属网总公司,统一产品规格,统一产品销售价格,加强对各加工点的经营管理,新建了拔丝厂,解决丝网的原料问题,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为安平金属丝网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这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每逢集日(农历一、六),县城热闹非凡,仅金属丝网就占满了一条500多米长的大街,加之黑油油的铁罗,金灿灿的铜罗,银花花的绢罗,数百个摊位一字摆开,远近客商纷至沓来,欢声笑语,频频成交,好一派兴旺景象。
目前,安平县从事罗业生产的人员达4万余名,有高精密制网机12台,织罗机6300多台,遍及全县230个村庄,几乎户户有织罗声。已形成5000多个罗业联合体和丝网生产专业户。较大的拔丝厂和丝网加工企业有20余家。全县丝网业年总产值达2000万元。有的村成了织网专业村,如东黄城乡的建王庄村,有63户人家,683人,90%以上的户,3/4以上的劳力搞丝网加工,去年收入20万元以上,出现了15个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户,甩掉了穷困的帽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安平县罗业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几百年来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工艺技术。讲究精工细作,信誉第一,童叟无欺。他们从不满足,总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历来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创新,善于取他人之长。早在1925年,徐老山就从京东请技师传授技术;田申斋也曾留学日本,带回制罗的先进经验。如今不仅可以生产铜、铁罗及一般金属丝网,而且可以生产各种不同规格、质料的金属丝网和各种异形网、花方眼网、尼龙交织网、磷铜丝网、气液过滤网等,广泛应用于化工、煤炭、石油、矿山、机械、建筑、食品等行业。用织罗机生产的200目铜材料网和250目不锈钢丝网,丝直径比头发丝还细一半,其网目借助于放大镜才依稀可辨,但照例网眼方正,线规准确,网面平整。石油工业钻井滤浆用的不锈铜钩边丝网,过去一直靠进口,1982年安平县北黄城村一个由17名农民组成的丝网生产联合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攻关,搞成了这个产品,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1984年,上海一家用户急需一批高压过滤的"五七股铜丝布",县丝网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杨玉奇师傅,一口应承,很快拿出了成品,而且质量相当不错,深受用户感激与好评。
安平的罗业和金属丝网业,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指引下,正沿着商品化、专业化的康庄大道前进,呈现出一派"家家织网忙,户户机杼声",国家、集体、个人竞争竞促的繁荣景象。
来源:河北文史资料第26辑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