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两个增加?原来是两项增量政策,一项是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一项是白名单项目融资。这两项政策我在之前的《重磅:货币化棚改又开始了,房地产板块却应声大跌》和《这一轮货币化安置,为什么大家齐齐不看好》里都评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就看看地方是怎么落实的。
新闻报道里说:
近日还有城市拟出台细则,拓宽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渠道,满足群众房屋安置多样化需求,对房票安置形式进行规范。10月21日,哈尔滨发布了《关于征询〈哈尔滨市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征收房票安置实施细则〉公众意见的通知》,为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增加房票安置方式,并对房票制发、房票使用规则等内容作出规定。
我揉揉眼,是我眼花了还是时光倒流回半年前了。要落实住建部的政策,不应该出台货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吗?为啥是房票安置实施细则?
10月17日倪部长说的可是在前期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基础上,再新增100万套,并通过货币化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没错吧?
房票制度,那是之前的救市办法了。我以前也专门撰文评论过,房票有房票的好处,它能定向去库存,还能替地方政府省下一笔财政支出。但甘蔗没有两头甜,长得太美了,就不要想得太美。好处全是地方政府的,老百姓难免就不大积极。所以房票一直没能在全国大范围推行起来,去库存和救市的效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10月的新政策,等于是在原来政策的基础上做增量。原来的指标你该怎么搞怎么搞,但新增的100万套必须给钱。这段时间本来是地方应该研究货币化安置细则的时候,你还在执行上一个进程,这就好比该吃午饭的时候你才研究明白早饭的菜单,这效率令人无语。
同样是救市,同样是落实落细,地方政府可以看看人家银行什么速度,不到一个月,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么大事基本尘埃落定,连未来三十年的还款计划都算好推送给客户了。
如果说哈尔滨属于北方,做事风格比较稳重,那杭州总该属于那种执行能力强的城市了吧?10月22日,就在住建部发言后5天,杭州市萧山区出台《集体土地征迁安置房票管理办法》,这是啥意思?当然我理解这是之前过会的政策,恰好赶上这个时间点发布而已。但两个新闻放一起看,未免显得有点尴尬。
有的媒体还在强行挽尊,说萧山区给拆迁户发了500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现金呢!
当然,谁也不傻,拆迁户如果选择房票,在买房时是可以多抵扣几个百分点的,当然也可以不选择房票拿现金。这等于是给拆迁户多一个选择,总归不是坏事。
可过去的一年,房票已经被证明了并不好使,至少在救市方面效果太慢。现在上面要搞货币化安置,肯定就是要大家把工作力度往撒币上使;这个节点再去花力气研究甚至推行房票制度,是不是工作重心有点偏呢?
实话实说,货币可比房票香多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发出去之后不可控,万一拆迁户既不买房又不消费,那可就糟糕了。房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但定向而且定时。
如果从去年广州荔湾的房票算起,这一年以来,全国陆陆续续有不少城市跟进,但是政策细则出台慢慢腾腾。萧山的房票政策赶上这么一个尴尬的时点,在媒体眼里却是“打响了杭州房票安置政策第一枪”。唉,人家都换飞机大炮了,你这还还在玩枪,未免令人扼腕。
那么,货币化安置有什么进展呢?也有地方给出了答复。
10月26日,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义表示,抢抓城中村改造支持城市扩围政策机遇,组织各地结合群众意愿谋划推出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并鼓励采用货币化方式安置,既解决好城中村居民的安居问题,又有效消化市场库存。
细则是没有的,只能是口头表示一下。也对,地方政府毕竟不是银行,货币化安置是要有真金白银的,钱没到账,方案出来又有什么用。倒不如先以内部研究为主,等货币渠道通畅了,再行发布。否则话放出去早了,万一货币来源有什么问题,岂不自找麻烦。
这么一看,还是财政部、金融总局和银行做事效率更高。你看同样是增量政策,白名单的声音明显就很多。比如10月22日举行的广东银行业2024年三季度新闻通气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刘云海介绍,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为四批次“白名单”的404个项目,提供授信1350.18亿元,落地融资项目331个、金额837.09亿元。
看来,我们以为货币化安置会带来的大水,却有可能从白名单先放到市场里。信贷的钱,那也是钱,先把开发商的流动性问题解决掉,至少向市场释放出松动的信号。
各大媒体先炒起来,这样房地产才能热
房地产是稳,不是炒。重要的是消费要搞上去,没钱没消费,经济就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