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丞相辞官后,回到家乡,有指挥地方县令的权利吗?我们首先来看看丞相和县令的历史起源,以及它们的演变历史。
说起宰相这个官职,其实在中国历史久远,远到什么时候呢?早在商汤时期历史就有记载,那个时候的丞相是伊尹,这伊尹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宰相。
伊尹原来只是一个厨子,是随商王的妃子陪嫁到商国的,因为做饭很好吃,受到了商汤的重用,命令他到夏桀那里去,同样因为会做饭,受到了夏桀的重用,伊尹串通夏桀的妃子妹喜,二人将夏朝的国家机密,送给了商国,给商朝克夏,建立了汗马功劳。再后来伊尹又将太甲放逐,让他去守墓三年,最后还政于太甲,所以伊尹历来是后世丞相的榜样。做过类似工作的还有后世的周公,到了周朝做丞相工作的是上卿,一般由周王室成员来当,地方诸侯国的丞相来源就很复杂了,有各个国家的王族成员也有布衣百姓。
在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任命李斯为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一般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的就是丞相,丞相这个职位是古往今来所有读书人最高的理想。
在汉代丞相有时候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其实在秦朝就有这个制度,不过李斯最为大家所熟知罢了。到了三国时期人们对于丞相的观念彻底改变,很有意思的是丞相这个位置自从曹操做过以后,这个位置就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要知道曹丞相,在古代人眼中那可是一个奸臣。
后世的唐宋都没有专属丞相的,其中三省的长官有丞相之实无丞相之名罢了,不过三省的长官毕竟只是三省长官,唐朝的尚书令也没有人来做,丞相的职权被几个人瓜分,这是皇帝分化手下大臣的原因。
到了明朝,明太祖直接废除了丞相的制度。说实话明太祖这种劳动模范是不需要丞相的,可是后世子孙确实是吃不消,所以明朝有了内阁,而内阁首辅就有丞相的意味在里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张居正。
到了清朝时期雍正设立军机处,这里也有丞相的的权职在里面,可以看出整个丞相制度,从开始到结束,丞相的权利越来越小,之前的伊尹和霍光可以行使废立的权利,也就是说皇帝也要看他的脸色,到了后来丞相的权利是多个人共同行使,所以相权被瓜分,朱元璋所废除的其实是三省中中书省尚书,这只能算是三分之一个丞相。
说完丞相,我们再来看一看县令,县这个行政单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楚国,那个时候和诸侯国差不多,楚国也是实行分封制度的,不过是楚王让自己的臣子代为管理地方行政,楚国的县令称为公。
比如沛县县令不叫县长或者县令而叫沛公,所以刘邦一开始起义时候,占据沛县其实就是被人推举为沛县县长,这个时期的县令权利是很大的,而在秦朝县令也只有皇帝可以亲自任免,丞相没有权利过问,当然了丞相上书弹劾地方县令的能力还是有的。随着后期中国中央集权的力度加大,县令的权力也在被中央分化,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些实权的。
那如果一个丞相告老还乡有没有指挥地方县令的权力呢?答案是没有的。不要说丞相,就是太子也没有这个权力了。我们要明白,一个人是先有地位,然后才有的权力,不是有了权力后才有的地位,离开了所在的职位,那么这个人什么也不是。而且一般来说,告老还乡的丞相少之又少,如果真的回家乡,那一定是和皇帝闹矛盾了的,这样的丞相县令怕也是不待见的。
当然如果是正常退休致士的话,那么县令还是要让他三分的,原因很简单,丞相在退休后,他还会有后代,那么他后代的官位不会比地方县令级别低,这样来看县令还是要给丞相的面子的。
当然我们不要忘了,一个丞相退下来,但他背后的势力和人脉是极其广阔的,地方县令巴结他都来不及,比如说明朝时期最著名的谋士刘基,他虽然不是丞相,但做的是御史也算小半个丞相了,在他辞官回到青田时,地方的大小官员都去拜见。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吧!
丞相辞官,回到家乡后,有指挥地方县令的权利吗?
告老还乡的丞相,有权利指挥地方县令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笔尖的话
正统没来由,个人影响力的体现!法家早死,人制是一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