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公族——伍氏,命运最坎坷的公族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5-12 22:10:48

伍氏,为春秋中后期一个楚国新兴的公族,其祖为“伍参”,楚庄王时人物。如图,伍氏在楚国历经四代六人(包括伍鸣),从伍参见史书起(公元前597年),到伍子胥跑出楚国(公元前522年),伍氏在楚国约七十五年。

伍氏从举起到灭族,就在这七十五年中,其命运可谓“坎坷”。

伍参

先从伍氏源头伍参写起。

伍参的身份,《左传》给的定义是“嬖人”,古人给“嬖人”的定义是“贱而得幸曰嬖”,就是说地位低贱而又得到主人宠幸的人叫嬖人或嬖臣。

伍参的身份就是楚庄王的“嬖人”,《通志·氏族略》载;“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既然是芈姓,那就与“地位低贱”的说法有出入,不过因史料缺乏问题,大家也无法找出反驳证据,所以就不反对伍氏芈姓的说法。

伍参首见史料的时间为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

前597年,楚庄王率军围攻郑国。六月,晋国三军出动,救援郑国。楚庄王与令尹孙叔敖在降伏郑国后,就不想与晋国起冲突,准备撤兵回国,嬖人伍参反对撤兵,孙叔敖就说;“昔岁入陈,今兹入郑,不无事矣。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

孙叔敖的意思是,楚国去年打陈国,今年打郑国,每年都在打,楚军已惫。如果与晋国对峙,不胜,吃了伍参的肉都不足够损失的。

伍参反击道;“如果战事得胜,那就是你孙叔敖无谋;如果战事不利,我的肉将会在晋军那里,哪里还能吃得上呢?”

孙叔敖也不想再争,“南辕反旆”,战车向南,倒转旌旗,准备回国。

伍参只得再劝楚庄王。

“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伍参指出,晋军统帅荀林父没有威望,中军副帅先縠又不服管束,三军将领各自为政,打起来一定会吃败仗。

楚庄王被说动了,命令令尹孙叔敖改旌北上,迎战晋军。双方在邲地开战,晋国果如伍参所说,晋军混乱,晋将魏錡、赵旃违令攻楚,楚军趁机全力反击,晋军被迫匆促应战,楚军大胜。

此战过后,伍参因功封于伍,其爵也升为“大夫”。自此后,才出现历史书中的“伍参”,在之前伍参是没有氏的。

从伍参的言行,可看出伍参智谋长远,胆略过人,知道晋军的弱点,还敢不惜反驳令敖孙叔敖力劝楚王出战。

伍举

伍举为伍参之子,首见于成语“一鸣惊人”。

楚庄王初年,朝政被若敖氏掌握,楚庄王只得潜伏下来,表现出游手好闲的姿态。伍举看不下去了,间接劝楚庄王;“有鸟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

楚庄王知道伍举是何意思,回应道;“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

伍举满意楚庄王的回答,就回去了。

不过,就历史时间来说,这里劝谏楚庄王的应该不是伍举,而是其父伍参,伍举应该在后面。

伍举在继承其父伍邑,凭借其才略,在楚国待的不错。但因伍举的岳父王子牟受申公屈巫事件影响而逃亡,楚国的大臣都说是伍举放走王子牟的,并要求处罚伍举。

伍举没得办法,跑到郑国,又准备前往晋国避难。到郑国时正巧碰上蔡国太师的儿子声子,声子与伍举友善,就告诉伍举在郑国多留段时间,自己当为他向楚国说情。

声子出使晋国后,又去了楚国,见到楚国令尹子木(屈建),就指出楚国内政的问题,刑罚严酷,株连无辜,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出现“楚才晋用”现象。

并说出伍举的事情。令尹子木(屈建)听从建议,报告楚王,为表诚心,给伍举增加封地,并派族人伍鸣去接伍举回国。

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

伍举增加的封地在椒,所以伍举也称椒举。

令尹子木(屈建)肯主动接回伍举,并不是声子之功,而是由当时楚国内政决定的。楚国自晋楚“邲之战”后,发生极为严重的政治动乱,其核心事件就是“屈巫奔晋”,并训练吴军攻打楚国,令楚国左支右绌,极为狼狈。

围绕“屈巫奔晋”影响最大的就是楚国公族屈氏,其宗支几乎被全灭。楚康王上位后,力求平复斗争,并提拔实力大损的屈氏庶支,所以任用屈氏屈建为令尹。屈建为令尹的任务就是给之前被政治迫害的人物平反。

这也是伍举能回家的真正原因,并且在没有任何战功的情况,获得加封,这恐怕也是屈建“千金买骨”的方式。

伍奢,伍尚与伍员

伍奢为伍举之子,他在楚平王时被任命为太子建的老师,楚平王的宠臣费无极为太子建的少师。

费无极本身心术不正,又十分得楚平王的宠幸。时太子建与伍奢又不喜费无极,费无极就想废除太子。想废除太子,就得挑拨楚平王和太子的关系。

费无极先是建议楚平王为太子建娶亲,求娶国就是秦国。公元前523年,楚平王派费无 极向秦国求亲,并接回新娘秦赢。

接亲回来后,费无极以秦赢貌美,力劝楚平王自娶了。楚平王颇为好色,答应下来。再之后,楚平王便废了太子建的母亲,立秦赢为后,并让太子建去守边邑——城父。

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边。

因楚平王是外地县公造反上台的,所以对太子建身处边邑是相当警惕的,城父邑的军事主官司马奋扬就是由楚平王指派。费无极就利用楚平王这一点,诬告太子建与伍奢密谋以齐、晋为外援发动叛乱。

楚平王让城父司马奋扬去杀死太子建,司马奋扬没有受王令,私自放走了太子建,但身为太子建老师的伍奢没能逃走。

太子建的外逃,使楚平王更加确信“造反”一事,楚平王大怒,抓回伍奢,并以伍奢为质,要求伍奢的二个儿子伍尚与伍员回来。

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与伍员都是聪明人,知道此去一定不会活着回来。伍尚选择了随父伍奢一起死,其理由为“父不可弃,名不可废”;伍员(伍子胥)不一样,他选择逃走,后为父报仇。

其实伍尚与伍员的二种抉择,正是中国人对“孝道”最好有解释。伍尚选择孝义,跟随父亲一起死;伍子胥认为孝就是要为父亲报仇,不明不白的死毫无意义,因此他选择出亡。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伍子胥报仇成功,挖出楚平王尸体,鞭打三百。

伍子胥报仇成功后,见吴王不堪大用,料定吴国必亡,就将儿子伍丰托付给齐国的鲍牧,并改姓王孙氏,称王孙丰。

另外,还有一名伍鸣,因史料并记载太多,他若是活着,大概率也是跑到了吴国,因楚平王给伍氏的处罚是灭族。

楚国公族伍氏,此族族人大多是人才,主君不昏庸时,伍氏便过的不错。主君昏庸时,自身就有大麻烦。这恐怖与伍氏立族时间太短有关系,楚国时间久远的公族,盘根错节于楚国朝堂,比如屈氏。

伍氏命运坎坷另一大原因是离权力中心太近了,伍参是楚庄王“嬖人”,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离权力中心的近的副作用是,一旦出现政治动荡,第一个受害的便是这些人。但是如果赌对了,对于家族命运来说,又是一次质的提升。

0 阅读:10

六六六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