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这一习俗起源于我国古代对于火的崇拜,早在秦汉时期,我国便有了祭灶神的习俗,在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的延续与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一些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每逢腊月二十三前后,大街小巷便摆满了各种灶糖,年味儿也就此变得越来越浓。
除了祭灶神,腊月二十三还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小年,人们将其视为春节的“前奏”,紧锣密鼓的年忙也就此开始。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小年是除夕前的最后一个重要日子,更是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所以民间对小年颇为重视,在小年夜要吃团圆饭,同时流行着诸多的传统习俗,以此来为新的一年祈福纳财。下面就来跟大家归纳分享小年的习俗与讲究,腊月二十三小年,牢记:1不送,2不吃,3要做,忌2事,老传统要延续。
1不送
不送花馍
受到地域气候以及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人们对于面食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逢年过节的时候,民间喜欢蒸制一些面食,馒头,花卷,手巧的人们则会制作花馍,一来蒸制的食物好吃又耐保存,二来蒸制面食的过程象征着日子蒸蒸日上,亲友之间也会互相赠送以表达祝福之意。不过在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人们蒸制的花馍是专门用来祭灶神的,所以这时候的花馍是不能送人的,否则便是对灶神的不敬。
2不吃
不吃咸菜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咸菜都象征着贫穷,困苦,而小年是祈福的日子,人们都希望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吃喝不愁。这时候吃咸菜显然是不合适的。另外小年正值寒冬,此时的人们也比较忙碌,体力消耗大,这个时候需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而咸菜不仅营养价值低,食用过多还容易口渴,上火,所以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也要少吃。
不将鱼吃完
过小年,讲究吃团圆饭,人们对这顿饭的重视程度就像过年一样,各种寓意吉祥的传统食物都要端上桌。鱼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吃鱼的时候,讲究不能全部吃完,要将鱼头和鱼尾留下,以有头有尾象征有始有终,同时也以剩鱼来寓意“剩余”,象征富贵有余,连年有余。
3要做
扫尘
虽然是小年,也讲究辞旧迎新,届时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会忙着扫尘,将屋子的各个角落都清扫干净,玻璃,窗台,茶几也都擦得一尘不染。当然在人们的观念里,扫尘所扫的不仅是灰尘,更是不好的运气,在新年来临之际,都要统统赶走,以干净整洁的状态迎接一年的好运气。
沐浴理发
过小年,不仅要将家里打扫干净,个人卫生也要做好。人们会提前烧好热水,洗个澡,将身体上的污垢洗掉,也将一年的烦恼洗掉。
在过去,剃头匠在腊月二十三之后就回家过年了,加上民间有“正月不剃头”的传统,所以人们会赶在腊月二十三将头发理一理。小年理发,也有从“头”开始的意思,修剪整洁,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贴窗花
腊月二十三小年奏响了过年的前奏,年味也越来越浓,大街小巷都开始张灯结彩,人们也会准备出各种红色的饰品来装点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贴窗花便是最为经典的一项。人们利用红纸剪出福字,花鸟,小动物等形象,以此来寄托内心的美好祝愿,为生活祈福。
忌2事
忌捣蒜
百里不同俗,我国一些地区,在小年当日忌讳捣蒜,人们认为捣蒜会将家里的好运气捣没了。所以在吃饺子的时候,如果想要就着蒜吃,最好直接咬着吃,在制作菜肴的时候也要避开捣蒜这一动作。
忌晚归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小年既是祭灶神的日子,也是团圆的日子,这一天要早点回家,与家人待在一起,共同享受过年的美好时光。而晚归也就意味着缺席家宴,会影响了家人的心情,也会破坏了过节的氛围。另外从祭灶神的传统来看,晚上不在家,也显得不够尊敬。同时小年正值寒冬,天寒地冻,深夜晚归也容易着凉生病。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