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村支书到省会书记,用了14年的时间,怎么做到的?

诺阿平 2024-03-30 17:32:52

村干部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芝麻小官,跟省委书记压根就八竿子打不着,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村书记凭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干劲用了14年的时间升为省委书记,大家知道她是谁吗?

她就是黄炳秀老人,她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长峪铺,在解放以前这个地方非常贫穷,土壤贫瘠环境也非常恶劣,生产力低下。当地人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作为一个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来说深知生活的艰辛,黄炳秀自然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也翻身了做了自己的主人,11岁的黄炳秀也获得了难得读书的机会,小学毕业后17岁的她就回到村里担任了合作社的出纳员,此时是1955年8月。由于工作中表现出色第二年就加入了党组织,同时被社员推荐为慈利县长峪铺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副社长,虽然此时黄炳秀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颇有领导风范。因此1959年10月才刚刚20出头的她就当选为慈利县长峪铺大队的党支部书记

当时大队环境恶劣,水源不足。土壤养分低下不利于哦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社员们的生活水平非常艰苦。为了摆脱这样的先天环境,于是黄炳秀就开始创造机会带领社员们改天换地。

首先就是开发耕地

她组织社员们首先把耕地上的岩石清理干净,然后再通力合作修整为耕地,民以食为天,有了地就等于有了粮食,大家就能填报肚子

接着就是根据当地农田情况因地制宜组织社员组织了水土流失和肥料流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

第三件事进一步改善生活

在原始的耕作模式上实践创新新的耕作模式,那就是在田地里搞起了套种实验,意思就是说在同一个田地里同时种玉米和红薯,让原本一年一熟的土地变为一年两熟。经过探索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黄炳秀搞的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3熟了。

当时慈利县长峪铺大队旱田粮食产量达到了1万吨。取得了大丰收。自此社员们再也不用为吃不饱饭而发愁了。但是黄炳秀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又开始带领社员们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通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社员们的收入。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周围几个社,甚至县里和省里乃至中央,她的事迹也很快被上级注意到了,并得到了上级高度评价和肯定

1969年11月任命为慈利县通津铺公社革委会常委,1970年1月又被任命为慈利县革委会常委,1971年8月到1973年4月担任慈利县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常玉铺大队党支部书记,1973年4月7日担任中共常德地委副书记常德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7月至1977年12月被提拔担任湖南省委书记,随着年龄的增大退休后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家乡,不得不说她的一生具有传奇的色彩

0 阅读:0

诺阿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