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的尖底瓶,究竟是做什么的?可能是魂瓶

自说文史 2018-12-11 18:30:32

瓶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无论是茶瓶、花瓶还是输液瓶,都是人们见惯了的东西。但这种盛放液体的器具,无论阔口还是小口,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瓶底宽而平,这样才能保证放置的时候不会倒。

但是,6000年前,在仰韶文化中有一种瓶子,小口尖底,放在地上就倒,这却是为什么?

难不成因为当时人智商不够?

当然不是,当时的陶器已经很美观,不仅有漂亮的纹饰,而且颜色美丽,极具实用性,同时期的陶鼎等器物,三足而立,所用材料少但又不失稳定性,可见当时人是很聪明的。

第一种假说:尖底瓶是汲水器。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了尖底瓶,当时众人也都不明所以。但既然瓶子是用来装水,于是有人认为,这样的瓶子抛入河中可以自动汲水,水满之后自动站直,这样方便提出来。瓶身两边的穿孔,也是穿绳的证明。

真的是这样吗?有人立刻做试验来验证。

孙霄、赵建刚曾有过一篇论文《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专门用尖底瓶做实验,他们多次试验发现,尖底瓶投入水中,达不到“水满后自动直立”的效果,相反,瓶子在进入后,反而会倒立。

半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做过试验,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

有人提出,半坡人所取水的河流浐河,水流湍急,要考虑这个因素。但经过试验发现:由于尖底瓶下半部在急流中受到的阻力最小,加之双耳靠近底部,水冲击时,在双耳绳子的牵引下,瓶底会翘离水面,这样更没法取水。

所以他们认为,当时人是用手握着瓶颈,灌满水后背在背上,小小的瓶口在颠簸的过程不易洒出来水,尖底是为了分散水对瓶底的压力。

很勉强,因为即便是为了背水,也不必把瓶子做成尖底。更关键的是他们没考虑,瓶子不取水时怎么放,难道插在地上?显然不可能。

第二种假说:尖底瓶是祭祀用品。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发现,甲骨文中酉字就是尖底瓶的形象,所以他认为,尖底瓶是“酉瓶”。

酉的形象是尖底瓶,尖底瓶的形象是什么呢?是果核。

尖底瓶中间鼓起,两头尖尖,正是果核的形象。果熟而落,象征死亡;但果核的种子则象征新生、重生,这与“酉”字的本意是一样的。古人觉得生命会像果核一样,能够重生,所以做出尖底瓶陪葬,灵魂进入到瓶子中,就像果核里的种子一样,这是期望获得重生。

所以,尖底瓶是魂瓶。

在甲骨文中,“尊”是双手捧着尖底瓶的形象;“奠”是案上放着尖底瓶的形象。这些说明,古人对尖底瓶有崇拜、祭拜的习惯。空瓶子当然不用祭拜,祭拜的是里面的魂。

正因为尖底瓶放的是灵魂,所以不能倾斜倒下,尖底就是为了让人们捧着或者固定在案上以保证时刻站立。

北斗七星,斗转星移,每次都像是重生一样,所以古人对北斗也会崇拜。东汉墓曾出土一个陶瓶,上面就有北斗七星;至于商人更聪明,他们直接用尖底瓶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将二者合为一体。

当然,也还有其他说法,比如认为尖底瓶是灌溉农作物用的器具,酿酒器具等,争论不已,不过“魂瓶说”目前来说更具说服力。

注:文章插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参考资料:

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

马晓燕《尖底瓶的功能及演变》

朱兴国《也说尖底瓶》

王先胜《关于尖底瓶, 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

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

0 阅读:0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