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妞妞,让我SHUTUP

夏天陈小舒 2024-06-20 12:21:52

从孩子7、8岁开始,我突然觉得女儿跟我不亲了,这让我时不时地感到受伤和失落。

怎么回事呢?就是孩子长大了,我还在原地。

她的成长永远先我的守护一步,我还不习惯。

以前那些原本我觉得我应该替她考虑(甚至帮她做)的事,现在却总莫名其妙就触碰到她的烦躁点。这种“好心当成驴肝肺”的事做多了,又挫败又暴躁!

她8岁末和9岁初那半年,这种想要挣脱我的“关怀”,破茧而出的感觉最为强烈。那段时间,想要跟女儿好好聊天真难。

比如最近上游泳课,两个孩子都戴那种硅胶游泳帽,很难戴,尤其是妞妞,头发长又多,每次自己戴完,要么头发没包进去,要么头顶窝成一坨,眉毛被压着,眼睛也被挤着,整个脸就像被挤压变形了一样,有一次我去陪着上课,实在看不下去,就忍不住想要去伸手帮忙。

都被直接拒绝!他们会嫌弃我戴的时候会扯到头发,不舒服会疼,然后对我态度很差,很不耐烦。

💔💔💔

那天妞妞就这样戴着把脸压的扭曲的游泳帽经过一群妈妈的时候,好几个妈妈也看不过去,主动想要帮忙,其中又一个还是她的中文老师,但都被她狠狠拒绝😶,我站在旁边就很尴尬😅

我当时在意的点是: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可以自己搞定这些小事,但不要对别人发脾气啊。妈妈或者别的大人是好心想要帮你,你可以说你不需要,谢谢,就行了。

还有一次滑雪,妞妞马上要下准备下黑道,我有点担心她的雪镜会花,影响视线,于是都没有上手,只是好心的问了一句:你还好吗?你看得清楚吗?结果 …… 又迎来了一张不耐烦的脸。

成长来得如此之快,仿佛昨天还在换尿不湿,今天就已经开始要反锁房门。为人父母的后半场,也许就是一个逐渐退场的过程。在妞的“前青春期”,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少问,少指导……是的,连问都显得不信任。

4月份同事和妞妞一起去贵州参加博乐城的研学,回来也和我说,每次主动问及妞妞是否需要帮助的时候,妞妞经常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说:我自己可以来,我不需要,谢谢,你这样反而会让我觉得害怕。

现在妞妞想自己来,拒绝帮忙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不仅是妞妞,酒酒也是。

我有时候也在想,明明知道养育孩子最终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走向独立,但有时候为什么会忍不住上手去干预和帮助?就像他们一脱离我的视线,我就会觉得不安全一样。

现在能做的就是实在忍不住了就克制自己只问一遍🤣,绝不唠叨,也绝不强求提供帮助。

在孩子婴儿期的时候,贴心和无微不至是一种甜蜜的负担;等到孩子到了少年期,往后退半步,适时闭嘴,又变成了一门新的功课。

上次去新疆滑雪的时候,和酒酒同行的一个哥哥的妈妈就和我说:你儿子滑雪真快,一溜烟就没影了,但是吃饭真的太恼火了,他吃一顿饭,哥哥可以吃20顿!

回国和同事一起吃饭,她也观察到酒酒在吃饭的时候,总会有压力,如果自己没吃好没吃够,就会有点抱歉的样子,一坐在饭桌上,就开始琢磨什么。

其实我太明白酒酒吃饭的问题出自于哪……

之前分享过一篇文章《九年三个娃,我们家的餐桌大战还没完……》,就和大家聊过,妞妞和酒酒吃饭这件事,之前基本都被两边老人包揽了。

老人会出于爱和责任,把孩子吃饭这件事当做一项工作一个任务去执行,以至于每天每一餐要吃什么,食材要怎么烹饪,怎么搭配更健康,都无比讲究(很多时候,老人会把自己认为最有营养的食物,想让孩子每餐都能吃上)。

孩子每一餐爱不爱吃,吃了多少,够不够量,有没有把更有营养的食物吃完(在老人眼里,鱼虾蛋是最有营养的,一定要优先吃完),这些问题都变得特别!特别!重要!

而且还会因为担心孩子不爱吃,吃不够,一直在孩子旁边连哄带赞美的盯着孩子吃饭,如果孩子吃了一口他们希望孩子吃的,比如虾啊,鱼啊,他们就特别开心,在旁边又表扬又赞美。

孩子也很聪明,哪怕是在很小的时候,他也能感受到身边人对他的期待。这种出于爱的期待,让孩子每次都带着压力吃饭:我吃什么,不吃什么,吃多,还是吃少,有没有吃完,会让谁不高兴,失望 …… 都好紧张。

但吃饭原本就是一件: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是由我自己的身体、喜好和感受决定的事情啊~ (我想孩子内心的OS一定是:吃饭凭什么要被你们控制?)

在吃饭这件事上,家里老人一直想要帮孩子去做决定,他们很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吃够他们觉得有营养的食物,剥夺了孩子自己去体验、选择、感受食物的机会。

所以孩子会在吃饭的时候,变得犹豫不定,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权力,来决定原本属于自己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对不对,好不好?他们一边想捍卫自我的权力,一边又不想让“爱我的人”伤心失望……

生活中很多场景孩子其实很享受:

妞妞觉得自己披着头发好美,奔跑起来头发在脸庞上飘来飘去,很好看。(觉得好乱好热的是大人!);

酒酒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独自爬很高的梯子,爬到顶出俯视充满了成就感!(觉得危险的是大人!)

妞妞觉得今天穿这件衣服温度刚好,不需要外套不需要加裤袜!(觉得冷的还是大人!)

旁观酒酒吃饭这件事,也会不断提醒我——“关心则乱”,关心,也是一种剥夺。

之前我看到一位妈妈分享女儿找她抱怨说:今天作业好多,不想做。她会马上会接一句:那就不别做了,我跟老师说一声就好了。

但孩子很生气:我没有说过不写作业,我只是表达作业多,和你分享懂吗?只是分享。每次我一分享,你就要说怎么办怎么办,我会觉得很没意思,我如果要你帮助我会说。

那个妈妈立马反应过来了,说:对啊,分享就是,她描述感受,你听着。当你一个劲儿拿解决方案的时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她解决不了,得你亲自上阵。

如果一直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你什么事情都能做好,都有办法,我做什么不行,你永远都比我优秀,比我厉害,而我…… 做什么都不行。

分清楚“分享”和“求助”实在是了不起的一步!其实如果孩子没有来找你帮忙的事情,说明他们都是可以自己搞定,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给你分享,而不是帮助。

“父母始终在,但是不要让她感受到”,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是一种很好的前青春期策略。

等到孩子长大了,到了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八九岁,有了烦恼的事情仍然愿意和爸爸妈妈分享,多半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情绪会被接纳,而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不会被指手画脚。

我之前给大家推荐过《孩子、挑战》这本书,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就在书中提到:孩子对待过度保护的父母有什么态度,取决于孩子的目的。

有的孩子会拒绝、嫌弃、反抗,坚持要按照想法和方式去做事情,他们不愿意忍受自己这样的地位;

有的孩子可能表面上暂时接受、顺从、听话,但是他们内心却带着一份轻蔑和不满,甚至看穿了成人控制背后的胆怯和懦弱;

还有的孩子甚至会自卑,完全气馁、绝望、放弃,期待自己一辈子被保护,无法面对任何困难。

最后一种,是我们最不愿发生的,孩子丧失了自我的力量,觉得自己必须要依靠成人才可以。

大部分孩子在最开始都是第一种:坚定的拒绝,偶尔犹豫,让大人感受到了他们自我的力量,也让大人开始有意识地退位,放手,慢慢学会在他们身边做一个安静甚至冷漠地旁观者。

我记得早在几年前,妞妞就跟我说过:mum stop worrying me. You are worrying too much……

她当时是笑眯眯地说,没有任何不耐烦,还是一个很可爱的“儿童”。我想可能那个时候就该有意识地放手了,充分信任她,让她去犯错,去受伤……

而且这件事,不仅仅是孩子长大了即将进入青春期才要开始,而是从婴儿时期。尤其现在有了闪闪妹妹,我常常从她小小的身体里,感受到那份探索自我价值和权力的力量。

“一旦孩子发现了找到个人价值的方法,不论被责备或惩罚多少次,他们都不会放弃。只要他们的方法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就会继续坚持,不会因为父母不高兴而减弱或消失。”

作为成人,如果不想让孩子丧失“探索个人价值的意愿和力量”,就要尊重和信任孩子,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1

理解、允许、尊重、信任

理解犯错和失败是孩子学习和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允许孩子去自己经历,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和解决问题,并给与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可以处理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2

观察、询问、方案、支持

控制住自己总想伸出去帮忙的手,伸手之前先观察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在帮助之前,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了解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3

支持者而非控制者

如果孩子需要帮助,我们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几个解决方案,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和控制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支持者而非控制者,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每一个决定。

总之,不要用自以为是的爱去裹挟孩子,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把孩子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困难、挑战、问题还给孩子,也把搞定一个问题,完成一项挑战,解决一个困难的满足感、成就感还给孩子。

这不仅仅是一场孩子的成长之旅,也是养育者的成长之旅~

参考资料,向上滑动阅览

1. 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孩子:挑战》

九年三个娃,我们家的餐桌大战还没完……

“不科学”育儿后,我终于睡了个好觉

0 阅读:0

夏天陈小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