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剧中的枪,要怎样表现才好看

荣迪看历史 2023-07-04 11:08:00

要说这个问题,艺术与现实还是要分开来说。若从作战的角度去考虑,一支部队或一支分队,所配枪械的制式与口径肯定是越统一越好,而若枪牌子很杂,则势必造成战场管理与勤务的不便。但反映到影视作品中,则正相反,即不同枪械的搭配在保证不穿帮的前提下,适当错落才有看头,而若是剧中枪的型号太一律了,反而不好看。

在这方面,我们的老祖宗做了很好的示范。关公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画戟、李逵的板斧、鲁智深的惮杖、关胜的大刀、史进的铁棍……等等等等,人与兵器各不相同,其形象便也鲜明生动。

试想一下,若是《三国演义》中的关公一把大刀,张飞一把大刀,吕布也是一把大刀,赵云还是一把大刀,马超、黄忠、许储、夏侯淳等等每人都是一把大刀,人物形象还会不会如小说中刻画的这般鲜明?若是《水浒》中的林冲一杆长枪、武松一杆长枪、鲁智深一杆长枪、李逵、关胜、秦明、花荣、阮小二等等一百单八将每人都是一杆长枪,那人物塑造的效果又将会是怎样?

这是连环画中的三英战吕布,请注意看四人的兵器,各不相同。

各不相同就对了,若是四人的兵器相同了,就不好看了。

少年时开始读的、影响并铸就了我一生爱好的长篇小说《烈火金钢》中,汉奸高铁杆五名护兵配枪的描述,至今仍然牢牢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不用翻书也能记得一字不差:“他这五个护兵都是年轻大个的小伙子,有两个使用的是马匣子,有两个使用的是冲锋式,有一个使用的是旁开门儿的二十响的盒子炮。”

五个护兵,配五支冲锋枪,或五支马匣子,或五支二十响,不好吗?从作战的角度去考量,可能更好,至少不会差。但表现在文艺作品中,这样五个人三种枪参差的搭配无疑更有看头。

这部小说里,可远远不仅仅是这五个汉奸护兵的枪有特色,丁尚武的大刀,肖飞的长苗盒子,孙定邦的二把长八分,孙振邦的二十四响,齐英的小镜面,李金魁的南部十四,四个民兵的老套筒、水连珠、边区造、马四环等等,都各具特色,配合不同人物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性格,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成就了永衡的经典。

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兵器是很重要的角色。不论以前还是现在,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大凡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名著佳片,都会在枪的刻画上浓墨重彩。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枪的地位与作用就更是如此。

十七年老电影,在枪的表现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1954年版《渡江侦察记》汽车上枪战那场戏,我三个侦察兵的形象与兵器配备,就很典型。你看吧,比常人高一头宽一肩的大个子杨威,用中正式步枪;

胡子拉碴的吴老贵,用斯登冲锋枪;活泼调皮的小马,用汤姆逊冲锋枪。

中正式步枪、斯登、汤姆逊冲锋枪,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代表性枪械,影片如此配置,既与史实完全吻合,又有意错落,加上三名侦察兵外形与性格的鲜明对比,就给人留下很深也很生动的印象。

1970年代重拍了该片,远不如老版好看。之所以不好看,不论是人还是枪,都没能鲜明地区别与突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1955年版《平原游击队》中几个主要角色的用枪,与《渡江侦察记》可谓异曲同工。在冀中平原作战,手枪、特别是盒子枪是游击队化装作战的主要装备,所以影片中的兵器也必须得以盒子枪为主,这是历史真实所要求的。

都是盒子枪,按说不好在电影中拍出特色,但影片仍然做了很好的区别。几个主要人物,老气而又调皮的侦察员侯大章,用的是一支三号驳壳;稚气未脱的新兵郭小北,最先用的是一支独撅,后来用一支缴获的王八盒子;既高且帅又生猛的游击骨干长青,用的是一支长苗盒子;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双枪,左手是一支短枪管的警用盒子,右手是一支锉掉了准星的长枪管二把盒子。

同样的盒子枪,竟然拍出了这么大的不同,丝毫没有单调的感觉,很好地展示了驳壳枪的各种品牌,再现了我敌后便衣武装的装备概貌,区别了不同的人物,在满足人们视觉欣赏的同时,也使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达成了完美的统一。

该片在1970年代也有重拍,但重拍特别拉胯,老版中几名主要角色盒子枪上展现的亮点,统统没能再现出来。

1955年版老电影《董存瑞》中,枪的表现又是另一番精彩。如果说《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中的枪,主要是横向错落,《董存瑞》中的枪,则主要是纵向参差。董参军前当民兵时,用的是一支德制1891式骑枪,其好友郅振标,用的是一支同时代同枪族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老套筒)。

二人参军后,扛上了令人艳羡的三八大盖。这时二人的枪是一样的,而且全班的枪都是一样的。从横向看,没有差别。

差别从时间轴上体现了出来。影片后半部,董存瑞、郅振标、王海山、牛玉和,还有老班长(排长),整个换装,全部又背上了斯登式。

三八大盖是缴获日本鬼子的,斯登冲锋枪是缴获国民党军的,影片用枪这个特殊的演员,既展示出我军在战斗中用缴获壮大自己不断换装的历史,又增强了看点。

顺带说一下董存瑞、郅振标当民兵时的枪。老套筒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笔者以前也曾发文专门介绍。德1891骑枪可能有人不熟知,就是下图这个:

​德1891式骑枪是1888式骑枪的改进版。在《董存瑞》故事的开头,抗战接近尾声时,这枪若出现在主力部队中,就显得不妥。因为该枪和老套筒一样,在一战前可称精锐,一战时也不落伍,但到了二线末期,已经老化了,过气了,主力部队大多已经看不上眼。但用在董存瑞、郅振标这样的民兵手中,就极为妥贴,因为民兵用的枪,多是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二人用这两支已显过气的老枪,与主力部队的三八大盖对比起来,互相映衬,层次感就出来了。影片如此设计,可算是神来之笔。

董存瑞和郅振标二人参军前用枪的一长一短,也很好地显现了影片不仅仅主要从纵向对枪做了改变,横向也有意做了区别。这无疑给了影片以生动的效果。

1960年拍摄的《勐垅沙》中,枪,有着和电影《董存瑞》同样的表现意图,即主要用前后配枪的不同,写照我军装备改变的史实。

影片开头,工作队刚刚进驻傣家寨子时,工作队员用的是斯登式。

到了影片的后半部,伴随民族工作局面翻开新的一页,几名工作队员原先的斯登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国造五零式冲锋枪。请看下图(截图水平有点差,有兴趣的可找来电影观看):

影片如此处理,显然是意图通过这冲锋枪的变换,表现1950年代我军统一换装的历史。

斯登冲锋枪并不是五零式冲锋枪出现后就一下子被替换下来的,如果影片从头到尾一直用斯登冲锋枪,行不行?作为艺术创作,只要枪械不穿帮,就没有行与不行,但会有好与不好。如果用斯登式贯穿始终,我认为会影响到欣赏效果。从记录历史的角度讲,看不出我军装备的制式化改变,就缺了点什么。从艺术的角度讲,枪械前后不变,就多了几分单调,少了几分丰满,就不如影片这样的处理更好看了。

和《董存瑞》中主要考虑用枪纵向对比,同时兼顾横向区别一样,《勐垅沙》中也有同样的表现。请细看影片前半部分,其中一名队员的斯登式,就不是解放战争中常见的Mk.II那种骨架形枪托,而是“T”形枪托。

“T”形枪托的斯登冲锋枪也是加拿大生产,于解放战争开始后进入到中国,装备国民党军。但相比骨架形枪托的斯登式,“T”形枪托的斯登很少见,对于多数观众来说,看上去很新鲜。电影如此处理,显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为增强看点有意的设置。

十七年很多老电影,利用枪塑造人物,对比敌我,区分时空,都处理得十分到位。难能可贵的是,和《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低俗浅白不同,老电影在借助枪这一特殊演员时,基本用的是画面语言,极少对白、旁白和字幕,也少有特写镜头,一切都在看似不经意间。老艺术家那种含蓄、深邃,令人钦佩之致。

除以上几例以外,《南征北战》《暴风中的雄鹰》《红日》《林海雪原》《金沙江畔》《南岛风云》等等,在枪的运用上也同样精到,同样好看,不一一解读了。

关于兵器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国外优秀电影中,成功的例子也很多。比如《野鹅敢死队》中那帮由退役老兵组成的雇佣军,手里的家伙就多种多样。手枪中的P210、M1911A1、P38、M1934等,冲锋枪中的MAC10、乌兹、M50、L2A1、M23等,几乎当时世界上比较出名的型号,在敢死队员手中都出现了。影片看上去各种枪械异彩纷呈,琳琅满目,错落而不穿帮,简直就是一场轻兵器的盛宴。

再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却配备了包括M1卡宾枪、M1半自动步枪、M1冲锋枪、M1928勃郎宁自动步枪、M1903A1狙击步枪等几乎当时美军装备的所有枪械型号,同样也是合情合理,既好看,也丝毫不穿帮。

又比如小说《德尔塔行动》,比如电影《伏击战》《海狼》《逃亡雅典娜》等,其中的枪,也是同样的艺术手法,表现得相当好看。

更重要的是,人家继承下来了。

而我们,没能继承下来。

在什么什么都商业化的当今的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精髓,在绝大多数的电影电视剧里,已经荡然无存。这几十年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别说枪的参差错落之美了,就是最起码的不穿帮都很难做到。日本鬼子用M3冲锋枪、西路军用斯登冲锋枪、新四军用五六冲锋枪的镜头比比皆是;瞄准镜反装、子弹袋压枪背带、盒子枪的大小机头都不打开便瞄准射击的镜头比比皆是,惨不忍睹。

您看上图中那几支驳壳枪,有一支能打响吗?

这也难怪,如今的编导呀戏子呀,对于老艺术家在枪械运用上的那身功夫,能否读懂都令人怀疑,还能指望他们继承和发扬,呵呵!拉倒吧。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 2023-11-08 18:49

    好文章,军事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让所谓的新生代这帮毁了

荣迪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