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在苏州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近日,国家发布了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名单,苏州并未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要知道GDP前十名只有苏州没有入选。
不说直辖市、省会、经济特区,就说普通地级市,在苏州经济实力之后的廊坊、嘉兴、鄂州都入选了。
廊坊有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区与廊坊广阳区之间),大大推动了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圆通、申通、韵达等8家快递龙头企业在廊坊设立北方总部或区域总部 。
嘉兴的南湖机场正在建设,计划2025年6月建成,将成为嘉兴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的强力引擎。
鄂州有花湖国际机场,这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把时间往前推,2021年国家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里,苏州既未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也未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再把时间往前推,在“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里,提出建设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没有苏州,但入选的普通地级市有秦皇岛、唐山、连云港、徐州、湛江、大同。
而早在2005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二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仍然没有苏州。
当时就对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划定了门槛,除了经济和人口对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辐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型枢纽机场、铁路区域性客运中心(铁路大型客运站)和公路主枢纽。
说白了,没有民用运输机场就等于没有参赛资格,这也是几乎在所有建设综合枢纽城市名单里,都没有苏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网络上,很多人说苏州不需要修机场,因为坐飞机太方便了,苏州到无锡的硕放国际机场只有40公里左右,苏州到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只有90公里左右。
如果只看距离的话,似乎苏州人坐飞机并不是太麻烦,因为北京市中心到大兴国际机场要50公里左右,而成都市中心到天府国际机场也要60多公里左右。
但这篇文章不是和你谈坐飞机方便与否的,就算苏州经济强,看不上客运带来的商业活动、旅游和一系列的三产配套,那么机场难道只有客运功能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经就做过测算,白云机场每增加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动广州市GDP增长29.9亿元,拉动广东省GDP增长120亿元;而白云机场每增加10万吨货邮吞吐量,可拉动广州市GDP增长87亿元,拉动广东省GDP增长356亿元。机场的货运功能将大大推动这座城市的物流和临空产业的发展。
难道机场就只有客运和货运功能了吗?不,机场是大城市的标配,没有机场,在很多政策倾斜下,都入不了局。比如各种综合枢纽城市的建设,比如物流枢纽的建设,没有机场,都进不了海选名单。
在比如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又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际机场是连接国内外最便捷的桥梁,没有机场,与世界联系的紧密度都大打折扣。
交通枢纽这个东西,几乎就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你晚了也就晚了。
而这一切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如果当时苏州咬咬牙,想办法修了一座民用运输机场,哪怕等级不高,哪怕规模不大,或许后面一切走向都将改变,等级后续可以升,规模后续可以扩嘛。
比如2018年,苏南硕放机场就由“4D”升为了“4E”级,而机场改扩建的就太多了,关键你得有入场券,后面都可以慢慢来。
上世纪80年代,苏州也知道机场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也不是没有过想法,当时苏州就想在现在的工业园区修建机场。
最终,这件事就没下文了,第一个是钱的问题,第二个是占地的问题,第三个是离上海虹桥机场较近的问题。
这件事也让我想到了“最牛风投之城”合肥,合肥为了投产业,甚至暂缓了地铁项目的建设。
地下的地铁,城市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是属于这个城市的,有产业了、有钱了、有人口了,修地铁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机场不同,随着周边城市的机场越来越多,空域是不断在被挤压的。
而到了90年代,进入外向型经济的苏州,越来越富有了,此时,苏州选择了地铁。
1996年,苏州就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了,90年代,一个普通地级市计划着修地铁,远比修机场来得更震撼。因为当时,大陆地区也只有北京、天津和上海有地铁,且都是直辖市。
2007年,苏州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2012年4月正式开通运营,苏州地铁开通运营的时间甚至在浙江省会杭州之前。
要知道修地铁的要求是很高的,比修一座普通民用运输机场还要高,全国不少普通地级市有民用运输机场,但有地铁的却少之又少,因为地铁对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区常住人口是有非常严格的门槛。
与此同时,一个罕见的事发生了,拥有地铁的城市没有一座民用运输机场,这件事可能在全世界都比较罕见。要知道有机场没地铁很正常,但有地铁没机场确实就少见了。
进入21世纪后,苏州虽然在大力修地铁,但也没有放弃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民用运输机场的想法。
2004年2月,无锡的硕放机场正式开通民航航班,同年3月,苏州提出了修建机场的提议,但没下文了。
随后在2010、2015年等多个年头,苏州都提出了建设民用运输机场的提案,但都石沉大海。
时光如梭,随着上海双机场趋近于饱和时,苏州似乎看到了希望,2019年3月份,苏州提出了建设机场的想法,但同年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里提出要在南通规划建设新机场,也就是今天,网友所热议的“上海第三机场”。
到了2022年3月,江苏也没有放弃,在全国重要会议上建议就建设苏州机场等进一步调研论证,争取早日纳入国家规划。
其实这么多年,苏州、包括省级层面都在争取、都在努力,你以为只是让你坐飞机更便捷那么简单吗?
一座机场对货运、物流的推动作用,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推动作用,对综合枢纽建设的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问题,还有政策倾斜和国家布局。
综上所述,说苏州是最强地级市,但苏州是GDP前20强里唯一没有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说苏州是最“委屈”的地级市,因为拥有287公里地铁里程的城市没有民用运输机场,这在全球都极为罕见。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苏州错过了建设民用运输机场的最好时机,引起的“蝴蝶效应”,至今也越来越大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