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年限包含了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由单位和职工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出真金白银交给社保局,由社保部门在缴费系统中记录在案而累计计算的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具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在养老I保险制度实施之后,以前没有实际缴费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要满足两个要点:一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具有国家承认的工作年限;二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
比如张三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了20年,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由单位和个人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那么这20年的工龄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和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为缴费年限。
如果张三只有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20年工龄,并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离职,离职以后没有再缴纳养老保险。这20年的工龄虽然也是国家承认的工作年限,但由于离职后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在社保局没有缴费账户,这20年的工龄就只是工龄,不是缴费年限。
如果张三从机关事业单位离职以后,是到企业工作或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那么到退休时,张三过去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20年工龄你就能视同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时就要和自己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为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同样都是缴费年限,那么二者之间在计算养老金时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差别要从养老金的结构来分析。
在我们办理退休时,基本养老金通常包括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个部分。如果只有实际缴费年限的人,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但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视同缴费没有实际缴费,导致个人账户余额减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减少,于是就采取增加过渡性养老金的办法来弥补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少的部分。
那么多一年视同缴费年限和多一年实际缴费年限,对养老金有没有影响呢?或者说多一年视同缴费年限与多一年实际缴费年限相比,哪种缴费年限获得的养老金更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计算。
比如张三退休时的缴费年限是30年,平均缴费指数为1.2,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079元,个人账户为15万元,如果张三30年的缴费年限全部为实际缴费年限,那么张三的养老金为:
基础养老金等于8079元加上(8079元乘以1.2)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30年乘以1%,每月基础养老金为2666.07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5万元除以139,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79.14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3745.21元。
如果张三的其他条件不变,但张三30年的缴费年限中,有29年的实际缴费年限,有一年的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变成了14.5万元,那么我们看看张三的养老金会发生多大变化。
基础养老金部分不会发生变化,还是2666.07元;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由于减少了一年的实际缴费年限,30年15万的个人账户,平均每年是5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4.5万元除以139,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43.17元,减少了35元左右。
过渡性养老金是8079元加上(8079乘以1.2)除以2,乘以视同缴费年限1年乘以1.3%,每月过渡性养老金为115.52元。
根据以上计算的结果,张三如果实际缴费年限29年,视同缴费年限1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2666.07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43.17元,过渡性养老金115.52元,合计每月养老金3824.76元。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张三30年缴费年限全部是实际缴费年限,每月养老金为3745.21元;如果张三30年缴费年限中,实际缴费年限29年,视同缴费年1年,每月养老金为3824.76元。多一年视同缴费年限,每月养老金增加79.55元。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介绍和举例对比计算,同样是缴费年限,但每一年视同缴费年限的含金量要高于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是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比,过渡性养老金要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就是机关事业退休金畸高的根本原因。不但自己一分不交,还因视同缴费基数高于企退(江苏)、计算系数高于实际缴费人员,造成了少缴不缴的机关事业退休金数倍于企退。
这就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比企业单位退休时拿的高的主要原因,企业单位大都1996年的工龄为视同工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大都2012年前的都作为视同工龄,所以说不是多缴多得,而是少缴多得
我以前不是正式工离职后到企业合同工退休,以前可以算工年龄吗?
以前不是正式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离职后又到企业合同工退休, 以前的能算工龄吗?
视同缴费年限越多越好
算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养老并轨之前叫退休金,并轨后叫养老金。意义本身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