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二十三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四章 南宋与金朝的书法批评
第三节 姜夔《续书谱》
姜夔公元(约 1155﹣约 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乃江西鄱阳人士。他屡次应试皆未中举,终以平民身份度过一生。早年随父在江、汉一带游历为官,中年以后于仕宦之家寄食,往返于苏、杭之间,自比江湖散人陆龟蒙,因而范成大认为他的笔墨与人品皆似晋宋雅士。他是当时著名的词人,精通音律,亦擅长书法。除《续书谱》外,还著有《绛帖平》等。
《续书谱》涵盖《总论》《真书》《用笔》《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条,其中多有心得体会,论者认为获其书便能知晓临池之法。当中部分论旨继承了北宋时期的理念,大体以魏晋为依归,着重强调萧散飘逸的境界。
他曾言:“若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此观点与苏轼、黄庭坚相同。对于唐朝楷书的成就,他的看法与米芾一致,《续书谱·真书》中写道: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乃世俗之论,是唐人的失误。古今真书之神妙,无人能出钟元常之右,其次则为王逸少。如今观此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怎会拘泥于平正?实因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的字书,大多带有科举习气。颜鲁公所作《干禄字书》,便是例证。知晓欧、虞、颜、柳,前后相继,故而唐人下笔,循规蹈矩,再无魏晋的飘逸之气。
姜夔认为钟繇、王羲之代表了楷书的真正高度,具有“潇洒纵横”之境界。唐人楷书过度追求实用,姿态平正,丧失了飘逸之气。此观点既表明了他的审美理想,也有针砭当下风气之意。朱熹等人推崇蔡襄、韩琦这类端人正士式的书法,二人楷书端正严整,均师承颜真卿楷法,具庙堂气质。姜夔从文人的需求出发,注重潇洒、飘逸,因而其楷书观念与朱熹不同。不过,姜夔并不支持个性化的倾向,这或许是他与北宋观念的区别所在。
姜夔除了赞赏魏晋萧散精神外,还重视那时的书法不掺杂“私意”。他表示:魏晋书法之高超,实在是由于各尽其字的真实姿态,不掺入私意罢了。有的人专门喜欢方正,极力效仿欧、颜;有的人只追求匀圆,一心师从虞、永。有人说字体须稍扁,就自然平正,这又有徐会稽的弊病。有人说想要其萧散,就自然不会俗气,这又有王子敬的风格。怎能完全展现书法之美呢!“各尽字之真态”意为让每个字都自由随性,此乃米芾的理想。“不以私意参之”是指不要刻意安排或彰显某方面的特色,这类言论又与朱熹的观点相近。
姜夔觉得“自王献之起,用笔多有失误”,而能真正展现魏晋萧散自然境界的,唯有钟繇、王羲之。在北宋书法方面,姜夔鲜少加以批评,此点与朱熹大相径庭。姜夔乃一介文人,并无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其文人气质致使他的审美趋向近乎苏轼等人。
他有关草书的言论也表露了对变法的顾虑,对黄庭坚的草书似有微词。他称:唐以前多为独草,不过两字相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称连绵、游丝,这虽源自古人,却不足为奇,反倒成了大毛病。古人作草,如同今人作楷,何曾随意。其相连之处,只是引带。曾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尔引带,其笔皆轻。即便变化繁多,却未曾乱了法度。张颠、怀素规矩最是野逸,却也未失此法。
近代山谷老人,自称得怀素三昧,草书之法,至此又有一变。由上述言论可见,姜夔对待创新态度谨慎。姜夔十分重视形式的和谐,提出诸多具体要求。针对草书的笔及点画,他表示:大体而言,用笔有缓有急,有锋,有无锋……但不想相互连带,连带则近于俗;横画不宜太长,太长则转换迟缓;直画不宜过多,过多则神情呆滞。对于楷书的用笔,他提出:用笔不可太肥,太肥则形态混浊;也不可太瘦,太瘦则形态枯槁;不可过多展露锋芒,展露则意不稳重;不可过度深藏圭角,深藏则体不精神;不可上大下小,不可左高右低,不可前多后少。
《续书谱》中“疏密”“方圆”“向背”等条目,均是关于形式问题的探究。总体来讲,他不喜夸张的艺术效果,而欣赏魏晋书法所呈现的“恬淡”“自然”之美。他也主张变化,不过要建立在总体协调的基础之上。
他指出: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谁能将其统一?譬如“束”字长,“西”字短,“口”字小,“體”字大,“朋”字斜,“黨”字正,“千”字疏,“萬”字密,笔画多的宜瘦,少的宜肥。此处姜夔指明书法的高明在于“天然不齐”。这话虽针对楷书而言,实则也是他对所有书体的认知。
又言: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蹁跹,一切形态变化,并非随意为之。又一字之体,往往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应当如此应,各有其义理。王羲之的书法中“羲之”字、“当”字、“得”字、“慰”字最多,多至数十个,没有相同的,却也并非不同,可谓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他着重指出草书的构造变化存在同异交织的特点,同乃根本所在,异为运用之法。一切变化并非随意为之,而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合乎相应的义理。姜夔对“神气”“风神”极为关注。其言:大致在下笔之时,若一味模仿古人,便会缺少神气;若只专注于遒劲,俗病则难以消除。可贵的在于熟稔精通,心手彼此呼应,如此方为美好。要获取“神气”,不能存有“完全模仿古人”的想法。
我们不可误解姜夔之意,他并非主张如苏轼、黄庭坚那般师心独造,而是指在熟练掌握古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达成“心手相应”,也就是孙过庭所说的“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锺、张而尚工”。
在《续书谱·风神》中,他将达到这种境界的必要条件一一列出:风神之成,一需人品高尚,二需师法古人,三需笔纸优良,四需险峻劲健,五需高超明智,六需温润泽华,七需向背适宜,八需时常创新。自然,长者如秀雅整齐之士,短者如精明强干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獾,肥者如富贵游闲之子,刚劲者如勇武之人,妩媚者如美丽女子,倾斜者如醉酒仙人,端正者如贤良之士。
这一论述能够充当姜夔《续书谱》的纲领。由这个纲领性的论述,我们能够讲,姜夔事实上综合囊括了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书法思想,只是在创新的要求方面,姜夔明显更为保守。(全文共计:2447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