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美男子,因嫉恨成郑国第一恶人,被郑庄公庇护后仍不得善终

欲云谈史论今 2021-02-09 10:46:39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按照计划准备前往攻打许国。攻打许国,是郑庄公系列攻伐战略的最后一环:这一战之后,不但许国要被郑国控制,长久以来被郑国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鲁国汤沐邑许田,也将瓜熟蒂落、成为郑国的囊中之物。

出征前,按照周时惯例,郑国军队在祖庙前举行了一场授兵、授甲仪式。

这时,仪式现场突然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口舌之争,争执的双方赫然就是颖考叔和子都。这两人因为看中了同一辆战车,相互都不肯相让而起了冲突。不知道这辆战车到底是“悍马”还是“陆虎”,居然能同时入了两位郑国大夫慧眼,争得不亦乐乎。

颍考叔在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内斗过程中,巧妙地劝和了郑庄公母子,让郑庄公挽回了脸面,从此受到郑庄公的重用。至于子都,在春秋时代更加有名,他几乎可称得上春秋第一美男子。《孟子·告子下》中说:“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连孟老夫子都成了公孙阏的忠实粉丝,居然开金口诅咒那些不把子都当偶像的人都是睁眼瞎——看来“亚圣”一旦成为追星族,也容易失去理智啊!数百年之后的孟子,都深为“美男子”子都所倾倒,可见子都名声之大。

颍考叔是郑庄公重用的红人,子都则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帅哥,为了一辆普通的战车,两人争得是脸红耳赤,唾沫横飞。争执到最激烈时刻,颖考叔趁公孙阏不注意,干脆两手拖着战车车辕当起了人力车夫,转身就跑。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把车都拖走,看你还抢不抢得到!

子都始料不及,一时间有些错愕。等他回过神来时,颖考叔已经跑出十多步远了。子都气愤万分,操起一把戟就死命向前追赶,但最终还是没能追上颍考叔。几十斤的战车,拖在身后长跑,还能让一身轻松的子都追赶不及,颖考叔的身体素质之强,可见一斑。放到现在,他绝对可以得到马拉松长跑世界冠军。颖考叔能得到郑庄公的重用,可不仅仅是凭借当年劝说郑庄公的幸进之功,他还身怀绝技,足以卖给帝王家。

郑国的两位大臣,为抢兵车闹起了纠纷,还拖着战车在大街像小孩子一样上你追我赶,这种场面也足以让大街上的人给笑话半天。

颖考叔突然被郑庄公重用,已经让不少人眼红。在某些犯“红眼病”的小人背后挑唆之下,年轻气盛的子都火气就越发控制不住了,对颖考叔的嫉恨也就越来越深。因此,这次出征前所闹出的小矛盾,却给颖考叔种下了致命的祸根。

公元前712年7月,郑国联合齐国、鲁国一起出兵,去围攻许国。8月1日,三国军队逼近了许国城墙之下,攻城战正式开打。“体育健将”颖考叔一马当先,手持郑庄公的蝥弧大旗,第一个就登上了许国城墙!

眼看许国城墙就将被攻破,众人大喜。然而,此时意外突然发生!

战前与颖考叔有夺车旧怨的子都,看到他即将大出风头,嫉妒不已。两个月前授兵仪式上颍考叔得意洋洋的神态又浮现在子都眼前,一股莫名的恨意顿时涌上心头。子都顿时恶向胆边生,举起手中弓,一箭就射向颖考叔背心!站在许国城墙上的颖考叔应声而倒,掉头栽下许国城墙!

说时迟,那时快。

郑国另一员猛将瑕叔盈从倒下的颖考叔手中拾起旗帜,再度强行攻上许国城墙,然后站在许国城墙上高呼:“国君登上城墙了!”郑国士兵士气大振,一拥而上,瞬间就攻破了许国都城。

此后,许国落入郑国怀中,正式成为郑国附庸。直到公元前697年,郑厉公与祭仲政权,郑国内讧,许国才得以摆脱了郑国控制。

此次郑、齐、鲁三国联合伐许之战,完全达到了郑庄公设想的战略目的,取得了一场漂漂亮亮的大胜!

然而,忠勇孝义的颍考叔这么不明不白地倒在小人背后暗箭之下,死得实在是太冤了!如果不追究杀害颍考叔的大恶人,郑庄公这位“带头大哥”如何能服众?

凶手虽然是在背后暗算,但战场上有成千上万双眼睛,不可能没人看到子都的恶行。因此,郑庄公想要找出凶手,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惜的是,凶手虽然容易找到,可郑庄公却不能大张旗鼓地去找——这位杀死颍考叔的凶手,身份实在太特殊了。

昆曲中子都形象

这倒不是因为郑庄公喜好“男风”,子都成了郑庄公的男宠。子都身上,还有另一个特殊的称呼:“公孙阏”。所谓“公孙”,就是“国君之孙”。子都,姓姬名阏,是郑桓公之孙,郑庄公的堂弟。郑庄公如果杀子都替颍考叔偿命,就是要杀死自己的堂弟。自公元前722年“郑伯克段于鄢”以来,郑庄公至今身上还背着“囚母弑弟”的恶名;如今再要杀一位堂弟,又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政治风波?——“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所以,子都绝不能杀!

既然如此,又如何安抚颍考叔的在天之灵呢?如何给天下忠义之士一个交代呢?

《左传》记载,在许国之战顺利结束后,“郑伯使卒出豭(音家),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意思是:让一百位士兵抬出公猪,二十五人拿出狗和鸡,来诅咒射杀颖考叔之人。功臣不明不白战死,郑庄公让凶手逍遥法外,却搞出一套有名无实的巫术来忽悠天下人,这也太假仁假义了!

《左传》就此对郑庄公加以讥讽,认为他这种做法失去了法度:“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本质上,郑庄公袒护堂兄弟子都的行为,就是周人传统“亲亲尚恩”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宗法制的负面效果。大多数诸侯国,之所以在春秋时代逐渐走向没落,宗法制的桎梏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之一。

子都因为争夺战车这点小事,仗着自己出自公室,就不惜谋害别人性命以泄私愤,可以说,他算得上是郑国“第一位大恶人”。对于崇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中国人来说,子都虽然在郑庄公庇护下逃脱了法律制裁,但在道德层面却不能容忍他能够善终。

于是,《东周列国志》就此演绎,在郑庄公祭祀过程中,子都就被颖考叔的鬼魂索命而死;根据这段故事现代人所改编的昆曲《公孙子都》,更是把颍考叔妹妹嫁给了子都,最终子都因来自妻子和堂兄郑庄公的精神施压,最终心神崩溃而亡……。

昆曲《公孙子都》

这些演绎都不是史实,其实子都在谋害颍考叔后,一直都活得好好的。

然而,令良善之人稍感安慰的是,子都最终还是没能善终。

子都虽然在郑庄公的庇护下活了下来,但从此却落下把柄在一个人手里——这就是郑国的执政卿祭仲。郑庄公死后,祭仲把持了郑国朝政。虽然郑庄公已死,但子都这段恶行,作为郑庄公亲信的祭仲却知道得清清楚楚。为避免恶行曝光于天下,子都不得不长期依附祭仲,成为祭仲忠实党徒。

公元前697年,郑厉公因为忍受不了祭仲的独断专行,与亲信雍纠合谋,准备杀死祭仲。结果,郑厉公的阴谋被祭仲发觉。为抗衡郑厉公,祭仲联合众多郑国大臣,抢先下手,杀死了雍纠。失去大臣支持的郑厉公,被迫仓皇逃亡国外。

在杀雍纠事件中,出力最多的大臣,正是子都——背后暗算颍考叔的把柄掌握在别人手里,子都不得不格外出力,以讨好祭仲。

但是,子都作为公族大夫,不扶助自己侄儿反而帮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这回是彻底被郑厉公给记住了!

郑厉公也不是什么善茬,他也是睚眦必报之人。

公元前680年,郑庄公趁祭仲已死,勾结郑国大臣傅瑕,杀死兄弟姬仪,再度回国为君。在坐稳国君之位后,公元前678年,郑厉公开始追查雍纠一案。最终,子都作为杀死雍纠的首犯,死在郑厉公屠刀之下!

从公元前712年到公元前678年,残忍杀害颍考叔的郑国“第一大恶人”子都,虽然仍死于非命,但他总算是又多苟活了34年——难道老天也怜惜他“春秋第一美男子”名号,有意令他多活些年头好让世人见识一下他的非凡美貌?

0 阅读:33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