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升迁,他为何会举荐张灵甫统领74军?都因为这个小心思

文诩与过去 2024-08-10 21:10:47

在抗日战争中,有一支国军基本参与到所有与日军的大型会战,其战绩让日军感到不可思议,因此他们拥有“抗日铁军”的称号,这支军队后来更是成为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他们就是74军,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整编74师。

这支军队最初并不是如第5军以及18军那样,一开始就让蒋介石倾注心血,以王牌军队的目标培养,它的出现完全是为了应对抗日战争,于1937年8月正式成立,下辖58师和51师。当时因为淞沪会战已经爆发,51师还未来得及归建,就开赴战场参与到淞沪会战。所以说,74军的建立完全是在国家危难之时。

74军建立以来,一直到1948年完全覆灭,一共有过5任军长,分别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和邱维达。在这5任军长中,王耀武对于这支军队的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俞济时指挥74军参与了抗日战争最初的几场会战,从1939年开始,就是由王耀武率领这支军队转战大江南北。完全可以说,74军的威名就是在王耀武的带领下打出来的。

因此,到了1944年,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总司令。他一升迁,自然就需要安排下一任军长人选。

一般而言,军长升迁,下一任军长人选往往从下辖的师长中挑选,当时74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李天霞的51师,李琰的57师和张灵甫的58师。

对于军长地人选,王耀武非常头疼,原本57师的师长是余程万,但因为常德保卫战遭到蒋介石的不满,正受到惩罚,而接手的李琰根基不稳,因此军长的人选自然不可能是他。但是到底选择李天霞还是张灵甫,这就让王耀武犯了难。

无论是李天喜还是张灵甫,两人都是出自黄埔军校,完全符合蒋介石任用黄埔系的要求。从资历上来上,王耀武升迁后,就该是李天霞接手军长的职务,但是他又与另外两个师长不对付,担心李天霞接手军长后,会让自己一手打造的74军分崩离析。此外,如果真的选择李天霞,又显得十分刻意,让人觉得在国军中,只有出身黄埔,才能得到升迁,身居高位。因此,王耀武没有选择李天霞。

既然没有选择李天霞,自然也不会选择张灵甫,但是他又不愿意将军长之位让与外人。后来王耀武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施中诚,他一方面不是出身黄埔,此外之前因为担任过57师师长,与自己以及74军颇有渊源,当时的施中诚也到了升迁的时候,原本要接任100军军长。王耀武向蒋介石申请后,就让施中诚调任74军任军长。

军长之位安排好后,王耀武还考虑到后续军长的人选。在他看来,等到将来施中诚不再担任军长一职的时候,李天霞升迁去别的部队担任军长了,而那个时候张灵甫的资历也够,作为74军的老人,王耀武非常放心将部队交给他。

此外,其实对于李天霞和张灵甫两人,王耀武也是更欣赏张灵甫,一方面是他作战勇猛,另一方面就是张灵甫最早就是王耀武的部下,完全算是自己的嫡系。

所以,在施中诚担任军长一职后,张灵甫升迁为副军长兼任58师师长,这样的安排,明眼人都清楚74在未来要交到张灵甫手中。而同样是师长的李天霞自然不甘心,他其实同样出自王耀武的51师,认为王耀武实在偏心,因此不久后选择离开74军,前去100军担任军长。

因为74军军长这件事,让李天霞与张灵甫的矛盾加深。正是如此,在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中,李天霞才不愿意救援张灵甫。

2 阅读:363
评论列表
  • 1111 5
    2024-08-13 00:39

    李天霞跟着王耀武要比张灵甫早的多。俩人好像是黄埔第三期同学,李天霞一直跟着王耀武。张灵甫是在七十四军组建的时候才跟着王耀武,他以前是胡宗南的第一师的团长,是胡宗南的亲信部下。李天霞本来能当七十四军军长,就是由于张灵甫反对才到100军的,这堪比杀父之仇的大恨,李天霞见死不救是必然的。100军实际上也是精锐,李天霞也是抗日名将,如果李天霞如果全力以赴,孟良崮是很难打下来的。

    用户56xxx85 回复:
    李天霞很滑头,一打硬战就开溜,老王是同学也是上级看不上这个上海男人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