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乍暖还寒,谨防“倒春寒

洋凝科 2024-03-31 01:35:57

倒春寒,顾名思义,就是雨水节气后本应该温暖的早春,却反而变得寒冷。这其实是一种“非时之气”,非时之气往往是因为气温升降异常所致,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的情况下,人体很难适应,从而易引发各种病患。

警惕“四大风险”

感冒哮喘发威。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很容易感冒,甚至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湿邪入体,损伤脾胃。倒春寒时,除了降温以外,往往还伴随着雨雪。空气又湿又冷,人体就容易被湿邪入侵,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心血管易受损。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脑梗更多发。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学好三招防“春寒

1.适当“春捂”,挡风寒

春季,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对寒邪的抵抗能力减弱。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因此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

头:头部为人体“诸阳之汇”,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风寒之邪易侵袭人体的头部。年老体弱者可戴帽子保暖,洗发后应立即擦干。

背: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发生率。

腹: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女性更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发生。

膝:膝为筋之府,寒则易于挛急,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多捂膝盖可以加强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足:寒从脚起。足为阴脉所聚,阴所常盛,且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容易遭到风寒侵袭。经常搓脚、泡脚可增强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力。

2.合理饮食,护脾胃

倒春寒天气比较寒冷潮湿,一定要少吃生冷、甜腻等容易生寒湿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可以适当吃点温阳补气的食物,比如做菜时多放点葱、姜、蒜,都是不错的,既可以疏散风寒,又能够杀灭病菌。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便于吸收,对身体有滋补作用,可以用怀山药、百合、芡实、莲子、银耳、大枣等煮粥以健脾利湿;还要多吃绿叶菜、甘蔗等多汁蔬果来润养胃气。

3.适当锻炼,强体质

在春天做做运动,以顺应春季肝木生发条达之气,有助于春阳升发,从而避邪于外。可以做一些能够舒缓身心的运动,比如小区周围闲适地散散步,或逛逛公园、爬爬山,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建议参加一些太极、五禽戏、八段锦、晒背慢走等具有一定保健养生功效的运动来练习。

无限的春光带给大家快乐的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节气的变化,保重身体,注意严防倒春寒,护脾胃,强体质,让身体百病不侵,拥抱生活中的幸运与美好!

作者:山西白求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专科护士/护士长 李晓艳 张嵘

0 阅读:0

洋凝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