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荠菜,人工栽培周年生产技术

白菜豆腐汤包呀 2024-08-16 08:08:49

荠菜又称护生草,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 本植物,是山野菜的典型种类。它营养丰富,药食兼用,人工栽培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1 生物学特性

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背单毛、分枝毛及星 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顶端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圆形;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小,白色。短角果扁平,先端微凹。种子浅棕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荠菜属耐寒性蔬菜,冷凉和晴朗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 ℃,生长适温为12~20℃。气温低于10℃,高于22 ℃,生长缓慢,温度高,品质差。荠菜的耐寒力强,-5℃时植株 不受害,可忍耐短时-7.5℃低温。在2~5 ℃低温下,荠菜10~20天通过春化即抽墓开花,食用品质变差。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栽培的荠菜有板叶 荠菜和花叶荠菜两个品种:

1)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上海地 方品种。叶片大而较厚,叶长10 cm,宽2.5 cm,有18片叶左右,淡绿色,叶缘羽状缺刻,叶面稍具绒毛,遇低温后叶色转深。耐寒也耐热,早熟,生长快,播后40天可收获,产量高,外观商品性好,但冬性弱,春栽易抽薹。

2)花叶荠菜又叫小叶荠菜、碎叶荠菜、散叶 荠菜、碎叶头。叶窄较短小,有20片叶左右,叶绿色,叶缘羽状深裂,叶面绒毛多,遇低温后叶色转 深,并带紫色。较耐热,耐旱,冬性强,抽薹迟,播后40天收获,适宜春栽。

2.2 种子处理

春播用上年采收的种子直接播种 即可。而秋播用夏季采收的新种子必须进行人工处理,打破休眠方可。打破休眠的办法:一是放冰箱,用3~4 ℃的低温处理8~10天(期间注意淘洗避免发霉);二是用生长激素如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等。

2.3 选地播种

1)选地和整地。荠菜的适应性很强,除了利用整地成片种植外,也可利用田埂、风障后闲畦和地头种植。如成片种植,秋播最好选用番茄、黄瓜为前茬的土地,春播以大蒜苗作前茬为宜,应避免连作。 地块选好之后,深耕15cm,施足基肥,整细耙平,做成宽约2m 的高畦。

2)适期播种。荠菜可秋播也可春播。秋播从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进行,以8月播种为最好;春播从2月下旬到4月下旬播种为好。秋播荠菜每亩用种量1~2.5 kg,播期越早,用种量越大。

春播荠菜每亩用种量0.75 kg。荠菜的种子极细小,播种时 应将种子与3倍的细土拌和均匀,然后撒播。播后用脚踏实畦面,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单种、套种均可。

2.4 田间管理

1)施肥。每亩施厩肥1500~2000kg、碳酸氢 铵20 kg 和磷肥10~15 kg 作基肥。幼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稀薄的腐熟人粪尿1500 kg或硫酸铵10~15 kg;采收前7~10天进行 第2次追肥,用肥量同第1次追肥。秋播荠菜可采收3~5次,春播荠菜可采收1~2次,每采收1次,追肥1次,肥料的浓度可适当加大。

2)浇水。出苗前后要不断浇水,小水勤浇,利于 出苗。一般用喷壶喷洒,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秋播荠菜在冬前应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徒长,以利安全越冬。

3)除草。荠菜植株小,常与杂草混生,除草困难,因此应尽量选择杂草少的地块种植。杂草发生时,可结合采收等田间作业人工铲除或拔除。

4)防治病虫。荠菜病虫害较少,偶有霜霉病和蚜虫。霜霉病在秋季连阴雨天气或大棚高湿、植株郁密时易发生,可采取及时间苗采收、加强通风等措施缓解,对荠菜的影响不严重。蚜虫影响较为严重,若发现,应及早用尿素、洗衣服自制“尿洗合剂” 进行防控,严重时再用抗蚜威等化学药剂防控,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3 采收

早秋播种的荠菜,有真叶10~13片时就可采收,即9月上旬开始供应市场,从播种到采收历时30~35天,以后陆续收获4~5次,第2年3月下旬 采收结束。每亩每次采收500 kg 左右,亩产总计达 2500~3000 kg。

迟播的秋荠菜,随着气温降低,生 长变得缓慢,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更长些。

10月上旬播种的荠菜,45~60天后才能采收,以后可继续采收2次,亩产总计1500~2000 kg。2月下旬播种的早春荠菜,由于气温尚低,要到4月上旬才能开始采收供应市场。

4月下旬播种的荠菜,经过1个月的生长,在5月下旬可采收上市。春荠菜一般采 收1~2次,亩产总计为1000 kg 左右。

采收时要求精细,用锋利的小锹或钩刀挑挖,先拣大的挖收,留 下中、小苗继续生长。同时,还要注意使留下的荠菜 分布均匀,先采密的地方,后采稀的地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