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平台规则所限,只有当您与我有很多互动,才会被认定成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加个“关注”,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此篇为万字长文,阅读请慎重,谢谢!
【01】张说二度拜相
开元八年(720年)正月,宋璟、苏颋因推行新币得罪了权臣被免去相位,宋璟以宰相待遇退休,苏颋出任礼部尚书。
京兆尹源乾曜、并州长史张嘉贞接替了他们。
源乾曜曾与姚崇同时为相,属谨小慎微型人格。他这种人一般不会做什么坏事,但也提不出多么高明的见解。
再次称相,他所做第一件事,就是奏请玄宗把自己居住在长安的两个儿子外调他地任职。
可别小看这一请求,当时的长安,是万邦景仰的国际化大都市,不知有多少人托门路想要来此居住。而一旦调入长安任职,谁也不愿再离开这繁华所在。
玄宗褒奖了源乾曜,称他至公无私,还下诏让文武百官学习效仿。有百余名官员受他感召,主动申请调往外地。
张嘉贞出自兵部,还曾长期出任地方一把手,有股不怒自威的劲头。
他执法严格,为人刚愎自用,重用中书舍人苗延嗣、吕太一,考功员外郎员嘉静以及殿中监崔训四人,时常与他们商议政事。这四人在张嘉贞加持下,颇有点牛哄哄的样子,时人戏称他们“令公四俊”。
后突厥可汗默啜死后,许多部落归顺了大唐。但随着年轻英明的毗伽可汗继任,这些人又开始首鼠两端起来,一些部落相继叛唐,重新依附突厥。
仆固、跌两个部落散居于中受降城(今内蒙包头一带)附近,朔方大使王晙担心他们勾结突厥作乱。在奏请玄宗批准后,以宴请为名,将两个部落的酋长诱骗进城,一举杀掉。又出动军队,剿灭了毫无防备的部落民众。
消息一经散播,降唐的拔曳固、同罗各部疑惧万分。时任天兵军节度使的张说,仅带二十骑前往安抚。为了体现诚意,他甘冒风险与部落民众住在一起。
副使李宪派使者劝止,张说告诉使者:“我的肉不是黄羊肉,不怕人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马血,不怕人刺。危难时刻,方是我尽忠之时。”
张说的从容感化了各部落,人心逐渐安定下来,恢复了原有秩序,危机由此化解。
天兵军成立于开元五年(717年),位并州境,屯兵八万,张嘉贞为首任大使,主要用于防备突厥。
开元六年(718年),玄宗又把横野军从蔚州迁往山北,屯兵三万,用以保护归附大唐的突厥各部。同时让拔曳固、同罗、霫、回纥酋长分别担任前、后、左、右讨击使,统归天兵军节度。有事作战,无事放牧。
张嘉贞入朝为相,前宰相、相州刺史张说出任天兵军第二任节度使。
张说自开元初年与姚崇争斗败下阵来,因功再次进入玄宗视野。
开元九年(721年)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因土地兼并加剧,人口流失严重,影响了税收,提议检括天下户口。宰相源乾曜一向欣赏他的才干,同意并呈报了他的意见。
二月份,朝廷颁诏通告各地:“州县逃亡户口,准许百天内根据个人情况,或者归附原籍,或者编入当地户籍。过期不至者,全部发配边疆。有敢收容包庇的,一并治罪。”
诏令宇文融兼任使者,前往各地巡察逃亡户口及没有登记造册的农田。因其工作成效显著,玄宗升任他为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宇文融趁热打铁,奏请设置十名劝农判官兼御史,分头巡行天下。凡新编入籍的寄居户,可免六年赋税。
这项政策从设计本原上讲,同推行新币一样是件好事。但往下一落,就念成了歪经。十名劝农使贪图政绩,攀比着苛求地方;而州县为了迎合他们,一味烦劳百姓。
阳翟(今河南禹州境)县尉皇甫憬上疏讲了几句实话,玄宗不听,把他贬到了偏远的盈川(今浙江衢县东北)。
有了皇甫憬的负面示范,州县官员更加变本变历。为了免于问责,不惜虚报数字,把原本在籍的户口也当做新入籍的上报。全国在几个月时间里,户口、农田数量增加了八十余万。
这项政策很快波及到了边境一些羁縻州府,那里常住民多为草原部落,管控较为松散。
兰池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胡人康待宾不堪忍受盘剥,挑动新近归附的突厥各部造反。接连攻陷六胡州,拥兵七万,进逼夏州(今陕西靖边西北)。
所谓“六胡州”,是大唐在灵州、夏州南境所设六州,用以安置突厥降户。
四月份,玄宗诏令太仆卿王毛仲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会同王晙、张说讨伐康待宾。
叛军暗中与党项勾连,合力攻破银城(今陕西神木县境)、连谷(今陕西神木县北),占据了那里的粮仓。
张说率万余军队自合河关(今山西兴县西北)出发,趁叛军不备猛然发起进攻,大败叛军,乘胜追至骆驼堰(陕西神木西北)。党项临阵倒戈,掉头攻向叛军,叛军溃散,向西遁入铁建山(今阴山北麓)。
张说安抚党项部众,让他们各安其业,并奏请设置麟州(今陕西麟游县境),镇抚党项。
七月初四,王晙大败康待宾,斩杀叛军一万五千人。康待宾被唐军所获,押送长安。十六日,玄宗当着四夷酋长的面,将康待宾腰斩处死。
玄宗曾诏令陇右节度使郭知运配合王晙作战,王晙认为凭借朔方军完全可以击败康待宾,奏请让郭知运返回。
碍于当时交通条件,玄宗命令还没到,郭知运已率军前来,由此对王晙产生了不满,出兵攻打已经投降的胡人。
胡人以为王晙出卖自己,随即在康待宾余党康愿子率领下重新反叛,康愿子自称可汗。玄宗认为王晙无能,将其贬为梓州刺史。
九月十九日,张说因功重返朝廷,执掌兵部。
十二月,设置朔方节度使,统管北部边防。下辖单于都护府,夏州、盐州等六州,定远、丰安二军及三受降城。
张说以大唐总司令的身份,兼任朔方战区总指挥。
把这么重要的岗位授予张说,足见玄宗对他的信任与肯定。
张说没有让玄宗失望,接连做了三件大事,令玄宗眼前一亮。
第一,平定叛乱。开元十年(722年)八月,张说发兵击败康愿子,将六胡州余众全部迁往河南、朔方所属各州,彻底根除了祸患。
第二,裁减边军。当时的北疆为了应对突厥,常驻唐军六十余万。张说经过细致考察,认为边境已没有能对大唐构成威胁的强敌,奏请裁撤边军二十万,让其各自归乡务农,减轻国家负担。
如此大规模的裁军,让玄宗难免心生疑惑。
张说许诺:“臣在边疆多年,深知这里情形。将帅不愿裁军,不过是想用于自卫,或是役使士卒为他们做私活而已。兵贵精不贵多,御敌制胜无须冗员。陛下如果不信,臣愿以全族百口性命做担保。”
张说的勇于担责,打消了玄宗顾虑,下诏予以实施。
第三,改革军制。大唐军制沿于北魏府兵制,二十从军、六十退伍,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到了玄宗时期,府兵制的根基“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士卒长期在外戍边征伐,家中仍需缴税服役,以至日渐贫困。军中逃亡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军心士气。
张说深知其中危害,提议改革军制,从社会征募壮士充任侍卫,凡加入军籍的一律免除各类徭役,享受国家优待。
政令一经颁行,不过十天左右就征得精兵十三万。
从此,府兵变为募兵;士兵也从半农半兵,转变为专司其业的职业军人。
这项军制改革影响深远,不仅为玄宗执政中期征伐四方提供了充足血液,促进了开元盛世的形成,更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袭。张说功不可没,在玄宗面前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十一月,前广州都督裴伷先坐罪下狱,玄宗让众宰相议定他的罪行。
张嘉贞提议处以杖刑,张说反对,指出:“自古刑不上大夫,只因他们是君王脸面,需要有廉耻节操,士可杀而不可辱。”
“臣在北部巡边,听说姜皎在朝堂上被当众施以杖刑。姜皎位居三品,且为国立有功劳,有了罪当死则死、当流则流,怎能轻易加以侮辱,把他当成奴隶对待!姜皎的事已过去,无法挽回。裴伷先所犯罪行依律应判流刑,切不可再重蹈覆辙!”
玄宗深以为然,采纳了张说意见。张嘉贞很是不满,散朝后怒气冲冲的质问张说:“你何必把话说的如此严重。”
张说意味深长的答道:“宰相这一职务,时运来了谁都能当。如果国家大臣都可以被鞭打侮辱,谁敢保证将来不会施加到你我身上。我这么做,不是为了裴伷先,而是为了天下的士大夫啊!”张嘉贞无言以对。
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张嘉贞弟弟张嘉祐因贪污遭到检举。
张说劝张嘉贞身着素服到朝堂外请罪,被玄宗免去宰相职务,外调为幽州刺史。
张说因此重回相位,主政中书。
同时,起用前朔方大使王晙为兵部尚书兼朔方节度使,接替张说巡视诸军。
【02】玄宗的对外大战略
开元十年(722年)之前,玄宗把主要精力聚焦在稳定时局、恢复民生上,对外虽偶有征伐,但规模通常都不大。
此时在大唐的周边,北有后突厥、西有吐蕃、东有契丹、南有蛮獠,此外还有原本隶属于西突厥的突骑施、回纥等部落,时叛时附、反复无常。
在这些国家或部落中,对大唐威胁最大的当属后突厥与吐蕃!
盛年时期的玄宗头脑非常清醒,面对时有发生的外族扰边与背叛,他并没有倚仗国力优势一味诉诸武力,而是采取“恩威并重,拉打结合”的方式,根据情况区别对待,灵活加以处置。
对于实力强劲、威胁较大的后突厥与吐蕃,主要以防范为主,通过重兵威慑、加强贸易等形式,既耀武于边防、又加强彼此交流,旨在使其无懈可击,防止和限制他们势力范围的进一步增长。
对于契丹、奚、突骑施、回纥、党项等草原新近崛起势力,则以拉拢收服为主,通过和婚、封赏等手段,使其为大唐所用,起到分化、孤立后突厥、吐蕃之目的。
而对南方蛮獠等民族,鉴于其势力较为分散,本着不留后患、杀一儆百的原则,发现一起歼灭一地,毫不妥协手软。
开元八年(720年),朔方大总管王晙奏请向西联合拔悉密,向东征发奚、契丹,于秋季草长马肥之际,会击位于稽落水(今蒙古国境内)的后突厥可汗牙帐。
毗伽闻讯大为惊恐,宰相暾欲谷劝他:“可汗无须紧张,拔悉密在北庭都护府境内(今新疆吉尔萨尔北),与奚、契丹距离过于遥远,根本无法合兵一处。”
“据我判断,王晙的朔方军大概率也不会来。倘若他们来了,我们只需拔营向北连走三天,他们粮食吃光自会撤军。”
“至于拔悉密,一向贪利冒进。得到王晙通知,认为有利可图,一定会抢先赶来。”
“王晙与宰相张嘉贞不和,所奏军务张嘉贞大多不予批复,没有朝廷批准,他一定不敢擅自出兵。只剩拔悉密一家,击败他们还不易如反掌!”
事情发展果如暾欲谷所料,拔悉密如期进逼突厥牙帐,猛然发现除了他们自己这支孤零零的军队,其他说好的那些队友竟都失约未至。面对虎视眈眈的后突厥骑兵,吓的掉头就跑。
毗伽正要挥军掩袭,暾欲谷拦住他:“拔悉密离家千里,我们现在进攻,他们为求活命势必拼死一战。给我方造成杀伤太多,很不划算。不如尾随他们,待他们疲惫下来,再一举歼灭。”
于是,后突厥骑兵如同狼群追捕猎物一般,远远跟在拔悉密后面,你走我也走,你停我也停,就是不收手。
一路尾随追至距北庭都护府还有二百多里的地方,暾欲谷分出一部兵力,让他们抄近路迂回到拔悉密前方,而后挥军发起猛攻。
拔悉密只顾逃命,早已无心恋战,稍一接触便即四散溃逃。由于回家的通路已被后突厥阻断,除了战死者之外,其余全部被后突厥俘获。
暾欲谷带兵回返,途经大唐凉州境,纵兵大肆掳掠。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派将领卢公利、元澄迎战,被士气高昂的后突厥击退。
暾欲谷见好就收,满载而归!
开元九年(721年)正月,毗伽可汗遣使讲和。玄宗吃了暗亏,一肚子火没地方发,大笔一挥而就,写下一纸诏书,让后突厥使者带给毗伽。
在信中,玄宗很不客气的指出:“当年大唐与你们和亲,两家止戈休战。大唐用缯帛交换你们的羊马,彼此互惠互利,共享和平多年。”
“最近数十年以来,两国关系不如以往。默啜言而无信、口和心叛,数次发兵犯我边疆,引来人神共愤,最终落个身首分离的可悲下场。这些都是你所亲眼得见,现在你重蹈覆辙,先袭我甘、凉,又派使者讲和。”
“我大唐像苍天一样庇佑众生,如大海一般宽容大度。我们可以不计前嫌,你若真有诚意,咱们共保幸福。否则,不必劳烦使者徒劳往返。如果你再敢犯边,我们随时欢迎。究竟何去何从,望可汗认真考虑!”
这番话讲的软硬兼施,体现了他在政治权谋上的成熟与高明!
此次边境摩擦过后,双方没再发生过较大规模的争斗。
开元十二年(724年),毗伽派大臣哥解前来求婚。玄宗嫌哥解身份不够、礼数不周,没有同意。
再来看吐蕃。自开元二年(714年)十月,名将薛讷在大来谷一役大破吐蕃,吐蕃一直没敢与国力恢复的大唐发生正面冲突,而是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他们的西部边境,企图夺取西域控制权。
开元十年(722年)八月,吐蕃围攻小勃律。
小勃律是古国名,位于现在的克什米尔,与我国新疆、西藏交界,是大唐附属国。距拉萨两千里、长安九千里!
小勃律打不过吐蕃,眼看都城就要陷落。国王没谨忙派使者向北庭节度使(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张嵩求救,张嵩有些犹豫。小勃律使者说:“我们勃律国是大唐的西边门户,我们如果灭亡,那么西域都将为吐蕃所有。”
张嵩想想也对,丢失西域的责任他承担不起,便派疏勒副使张思礼发兵四千,昼夜兼程赶往救援。与没谨忙里应外合,打败了吐蕃,斩获数万人。
吐蕃没想到大唐竟敢远离后方依托,前出至几千里外与之交锋,惊惧之下很长一段时间都与大唐和睦相处!
和平,一定是建立在绝对实力的基础上,是靠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拳头够硬,才配拥有和平!
突骑施,曾于开元二年为后突厥默啜所破,可汗娑葛被杀,部落几近亡失。将领苏禄收拢残部,做了酋长。由于他统御有方,让一度没落的突骑施很快强盛起来。
能力强的人通常想法多,苏禄曾多次觊觎大唐西境,甚至联合大食、吐蕃,想要夺取安西四镇。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奏请征讨,玄宗不想多树强敌,没有允准。
开元七年(719年),玄宗册封苏禄为忠顺可汗,正式承认了他的地位;开元十年(722年)十二月,玄宗把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怀道的女儿,册封为大唐交河公主,嫁给了苏禄。
有了女婿名分,苏禄遂对大唐称臣朝贡,还曾以大唐金方道经略大使的身份,联合大唐藩属石国、曹国、拔汗那,在苦盏(今塔吉克斯第二大城市胡占德)大败阿拉伯联军,将阿拉伯势力赶回阿姆河以南,史称“渴水日战争”。
开元十二年(724年)正月,给事中杜暹升任安西副大都护、碛西节度使,进驻龟兹城(今新疆库车),统辖安西四镇及天山以南,成了苏禄的直接领导。
杜暹在做监察御史时,曾到突骑施办理案件。突骑施送他不少金子,杜暹不要,左右同僚力劝他收下,不要得罪突骑施,杜暹这才勉强同意。
临走前,杜暹把金子埋到帐篷下面,进入唐境后用公文告知突骑施取出,人们由此敬佩他的清廉。
碛西节度使位置空缺,玄宗第一个想到了他。
开元十四年(726年)冬,交河公主派牙官带了一千多匹马到龟兹交易。牙官当众对杜暹宣读公主命令,杜暹火了,怒骂道:“阿史那的女儿有什么资格给我下令!”
随即让左右卫士把牙官摁倒在地,打了一顿板子关押起来。这些马匹由于无人照管,又正值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全部冻死于龟兹。
马匹对于游牧民族是异常珍贵的财产,苏禄恼怒万分,当即发兵进犯安西四镇。恰值杜暹奉命入朝,代理都护赵颐贞不敢与之对抗,依托龟兹固守。
苏禄纵兵掳掠,除龟兹外,将其他三镇人口、牲畜及存粮抄掠一空。
后来杜暹升任宰相的消息传来,苏禄撤军回返,继续遣使朝贡。
苏禄一直活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位期间与大唐虽偶有纠纷,总体比较融洽,特别是多次击退强盛起来的阿拉伯帝国东侵,使大唐得以免受战火。
开元四年(716年),契丹王李失活(原名大贺失活,赐李姓,下同)、奚王李大酺率所部来降。
玄宗没有追究他们在开元二年(714年)两次大败唐军的罪行,痛快允准。
援引贞观做法,加封李失活为松漠郡王、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其所属八个部落酋长分任刺史。
加封李大酺为饶乐郡王、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
指派将军薛泰率军驻扎在他们附近,以保护为名监督他们的动向。
因契丹、奚重新归顺大唐,恢复营州(治柳城,今辽宁朝阳)建制也就提上了议程。
开元五年(717年)二月,玄宗任命贝州刺史宋庆礼为营州都督兼平卢军使,太子詹事姜师度为营田、支度使。两人带领唐军修缮荒废已久的柳城,仅用三十天左右就初具规模。
宋庆礼为人勤勉严谨,上任以来,招抚离散民众,开辟屯田八十余所,数年之间仓廪充实,市井街巷逐渐恢复了往日繁华。
开元六年(718年)五月,李失活病故,他的弟弟李娑固继任。
李娑固因牙官可突干骁勇无双且极得人心,对他很是忌惮,琢磨着将他除掉。可突干先下手为强,于开元八年(720年)十一月,击败李娑固,李娑固逃往营州。
营州第二任都督许钦澹,派安东都护薛泰发兵五百,会同奚王李大酺护送李娑固征讨。许钦澹显然低估了可突干的勇悍,一战之下唐军大败,李娑固、李大酺被杀,薛泰被俘,营州震动。
许钦澹退军渝关(今山海关),可突干没想与大唐为敌,拥立李娑固的堂弟李郁干为主,遣使向玄宗请罪。
玄宗同样不愿与契丹纠缠,赦免了可突干罪行,任命李郁干为松漠都督,李大酺的弟弟李鲁苏为饶乐都督。
为了拉拢契丹,玄宗把宗室馀姚县主的女儿加封为燕郡公主,嫁给了李郁干。可惜李郁干无福消受,没过多久就因病而亡,其官职和公主一并由弟弟李吐干继承。
李吐干又与可突干闹起了别扭,担心被可突干所杀,带着公主逃往长安,说什么也不愿回去。玄宗只得册封他为辽阳王,让他在宫中护卫。
可突干又拥立李邵固为主,李邵固参与东巡封禅,被玄宗任命为左羽林大将军、静折军经略大使。
契丹两任首领都是由可突干所立,其在契丹部落中的威望,已经超过了由唐王朝所扶持的大贺氏。这一点玄宗自然清楚,他就是要利用大贺氏与可突干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搞窝里斗。只有这样,大唐才能以调解斡旋的名义从中获利。
开元二十三年(734年),不可一世的可突干被李折干所杀,传首长安。契丹在经过一番惨烈内斗后,再也无力与大唐对阵。
说完了草原民族,我们再来看一下玄宗对待南方蛮獠的态度。
这里所说南方,泛指五岭以南,涵盖今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及湖南一部,越南北部等地。因山多林密,当地居民大多分散居住,彼此间交流互动较少,难以形成大规模势力。
开元十年(722年),安南(今越南境)匪首梅叔焉作乱,率众围攻州县,玄宗派骠骑将军兼内待杨思勖前往征讨。
杨思勖本为罗州蛮人首领苏历之子,虽少年净身入宫,但家族生猛凶狠的遗传基因仍在。他就地征募当地蛮人子弟,得到精兵十余万,大破匪众,击斩梅叔焉。将他们尸体铸成京观,凯旋班师。
开元十二年(724年)七月,溪州蛮(今湖南永顺境)覃行璋造反。杨思勖再次带兵征讨,生擒覃行璋,斩首三万级。玄宗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
开元十四年(726年),邕州(今广西南宁以南)獠人造反,杨思勖奉命出征,生擒匪首梁大海等三千余人,斩首两万级。
杨思勖一生征战,从无败绩,盛唐名将之称当之无愧。
能让一名宦官发挥出如此作用,有史以来也就玄宗一人了。让人不得不赞服玄宗识人有方、御人有术。
【03】文治、封禅与盛世
自古以来,衡量一名帝王是否称职,甚至伟大,无非看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
玄宗不是开国皇帝,单纯论起武功,恐怕难以与太宗、高宗相比。那么超越先人的做法,就只剩文治了。
开元十一年(723年),玄宗成立丽正书院,令宰相张说兼任院长,延聘当时著名的学者名士,像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贺知章、监察御史赵科曦都在其中。
特别是贺知章,在后世名声极大,除了号称“饮中八仙”,一手草书写的酣畅淋漓,还写有《回乡偶书》这样的千古名篇。
这些饱学之士聚拢在一起,有的修书立著,有的担任顾问,为玄宗治国理政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
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玄宗给予他们优厚的保障待遇。中书舍人陆坚认为这种做法对国家没什么用处,只是白白浪费钱粮,准备上疏奏请玄宗辞退他们。
张说告诉他:“自古帝王在和平时期,大都修筑宫室、追逐声色,现在圣上礼遇学士、修撰典籍,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陆先生怎么如此不明事理呢!”
玄宗听人谈及此事,对张说愈发看重!
开元十二年(724年)三月,太史监南宫说奉命赴各地观测日晷精度和北极星。
南宫说历时五个月,先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浚仪(河南开封)、郎州(湖南常德)、蔚州(河北蔚县)、交州(今越南境内)等地设置观测点,分别树起八尺长的日晷,安排专人于夏至午时同时展开测量。
八月,南宫说乘船前往海中,南望老人星,发现在老人星下面的璀璨星群中,有许多不知名的星星。
关于天文星宿过于专业,我们不多赘述,只需知道南宫说能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异地同步测量,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秩序极为安定。
不久之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水运浑天仪研发在僧人一行、兵曹参军梁令瓒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浑天仪由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铸成,上面刻有各种星宿,用水力拨动齿轮转动,用以模拟日月星辰的运转。同时,又竖立起两个木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让它们每过一刻钟击鼓,每过一个时辰敲钟。
这部具有自动报时功能的天文仪器,比起西方的自鸣钟早了六百多年。
同年六月,玄宗考虑到天下已经大同,颁诏停止推行了三年的户口检括工作。允许流亡人口就地加入当地户籍,由州县分给闲田荒地开垦耕植,并根据情况收取少量租赋。
任命宇文融为御史中丞,让他以劝农使的身份巡行各地,与州县官吏研究商定具体问题,各地凡涉及农耕、赋税之类事务,不分大小一律先报宇文融,再报中书省,各司也按宇文融的指令展开工作。
因山东旱情严重,玄宗让朝中优秀官员分赴山东各州出任刺史,安抚灾民。通过各级遴选推荐,确定了黄门侍郎王丘、中书侍郎崔沔、礼部侍郎韩休等五人。
崔沔是张说副手,原在地方任职,受张说引荐做了中书侍郎。按规矩,中书省下发通知均由宰相做主,侍郎署名即可。但崔沔很有些担当,经常发表意见,且时常与张说相左。张说不便多说,借机把他调离。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唐内部已经没什么事能引起玄宗兴趣,精力旺盛他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了海外,动了经营四方的念头。而发动战争,最紧要的就是钱!
宇文融此人在历史上有些争议,用现代眼光来衡量,他是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精准计划力,且颇具经济头脑的官员。自他担任劝农使以来,朝廷赋税增加了数百万缗,由此得到玄宗宠幸。
但群臣对此多持批评态度,认为他施政过于苛细,烦扰百姓。玄宗让百官在尚书省讨论,公卿以下官员畏惧宇文融权势,不敢有所异议。
户部侍郎杨玚公开反对,没多久就被外调为华州刺史。玄宗让宇文融接替杨玚,成了统管全国户籍财经的一把手。让他与州县商议,成立劝农社,务使各地贫富互助、耕耘有时。
开元十三年(725年)二月,玄宗亲自挑选大理卿源光裕、尚书左丞杨承令、兵部侍郎寇泚等十一名大臣,到外地担任刺史。并让宰相、亲王及各部门主官在城外为他们饯行,赏赐御膳、太常府奏乐、内坊歌伎演出,一系列仪式搞的极为隆重,玄宗还亲自写了十韵诗勉励他们。
这样的规模排场,让大多数到外地任职的官员都很感动,但也有少数人例外。
比如杨承令,他就对这次安排很有看法。到了汾州刺史任上一直意气消沉,还时常自言自言的絮叨:“我外调到这里是有其他原因的。”言下之意无非埋怨玄宗对他有看法,玄宗听后大为恼怒,觉得他简直不知好歹,有负朝廷厚望,把他贬为睦州别驾。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封建帝王,玄宗梦寐以求的大事有两件:一是统一海内,万邦朝贡;二是泰山封禅,彪炳千秋。
第一件已经达成,大唐疆域之大,举世无双。现在只剩封禅了。
乾封二年(666年)正月,玄宗的祖父李治曾携武则天前往泰山,组织了有唐以来第一次封禅大典,距今已有五十余年。
封禅,是盛世的象征。现在的大唐,比五十年前更加强盛,具备了封禅资格!
宰相张说了解玄宗想法,力劝玄宗封禅。
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一月,张说携百官多次上表,奏请封禅。获得玄宗允准,诏令于明年十一月十日在泰山组织祭祀。
张说首次提出封禅主张时,宰相源乾曜因嫌麻烦,对此持反对态度,由此与张说产生了矛盾。
张说参照乾封年间做法,很快草拟出了全套的封禅仪式,呈交玄宗申阅。
他担心封禅期间后突厥借机进犯,叫来兵部郎中裴光庭商量对策。
裴光庭的父亲,是高宗年间身兼文韬武略的超级牛人,裴行俭。
他有家族遗传,又受乃父教诲,见识高人一等。略作思考后从容说道:“封禅,是宣告成功的大典。如今就要到中岳祭天,却还畏惧戎狄侵扰,恐怕不是昭示盛德的做法!”
张说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裴光庭侃侃而谈:“四夷之中,突厥最强。他们曾多次向大唐请求通婚,皇上一直没有表态。现在只需派名使者,征召突厥重臣参与封禅,他们一定欣然同意。突厥一到,其他戎狄酋长也会前来。我们就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
张说由衷叹服:“你说的对,我的见识赶不上你。”
玄宗采纳了张说意见,委派中书省袁振,以外交官身份赴突厥宣旨。
毗伽可汗与阙特勒、暾欲谷等突厥权贵环坐帐中,接见了袁振。
毗伽有些不满的说:“吐蕃是犬戎种族,奚与契丹原本都是我突厥奴隶,他们都能娶到大唐公主。而我前后求婚多次,至今没有回音!我也知道出嫁的公主并不是天子所生,我不在乎这个!娶不到公主,实在让我很没面子。”
袁振满口承诺为他在玄宗面前争取,毗伽同意让大臣阿史德颉利发随袁振入朝,以护卫身份参与封禅大典。
在张说及朝臣不懈努力下,各项准备如期完成。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十一日,玄宗按计划从东都向泰山进发。
文武百官、皇亲贵戚、四夷酋长跟随同行。每次途中休息,数十里内人员、牲畜遍布原野,驮载着各类物品的车辆在官道上逶迤前行,绵延数百里之外。
十一月初六,玄宗抵达泰山脚下。将随从官员留在谷口,带着宰相及主管祭祀人员登临山顶。山下担任护卫的唐军,环绕百余里。
玄宗问礼部侍郎贺知章:“前代用于祭祀的牒文,为什么不公诸于世?”
贺知章答:“或许前代有什么事情暗中请托神鬼,不便公开吧!”
玄宗说:“我为苍生祈福。”随即取出牒文,宣示群臣。
十一月初十,玄宗在山顶祭祀昊天上帝;群臣在山下设坛,祭祀五帝百神。十一日,在社首山祭祀后土娘娘。十二日,玄宗接受百官朝觐,大赦天下,册封泰山神为天齐王。至此,准备了一年的封禅大典圆满结束!
玄宗在山顶远远望见山下放牧着数万匹战马,按颜色分成若干种群,如同五彩云霞般绚烂,内心大感喜悦。
马匹,在古时相当于现代的坦克,是国力强盛的象征!
唐朝建国之初,一共才有三千匹马。在太仆卿张万岁的精心管理下,从贞观至高宗麟德年间,一度猛增至七十万匹。
武后主政,由于对外战争不断,马匹消耗过半。玄宗继位,还有马二十四万匹。玄宗让王毛仲担任太仆卿,经过十多年时间繁殖,马匹又恢复到四十三万匹。
王毛仲是高句丽人,原为玄宗做临淄王时的家奴,因参与平定韦后、太平公主而获卦官职,深受玄宗宠爱。
这次玄宗东巡,他带数万匹马跟随。玄宗嘉奖他养马有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享受宰相待遇。
十一月十四日,玄宗从泰山返回东都。途经宋州,设宴款待随行众臣。酒浓之际,玄宗着力称赞了怀州刺史王丘、魏州刺史崔沔、济州刺史裴耀卿三人,称他们在这次东巡保障中,没有借机铺张浪费、盘剥百姓,是难得的优秀官员。
宰相张说率领百官起立祝贺,山呼万岁之声久久不绝!
至于那个陪了一路的突厥使者阿史德颉利发,玄宗厚赏了他,打发他回去,仍没同意毗伽可汗的通婚请求。
返回东都,王毛仲女儿出嫁。玄宗因他是自己家奴,亲切问他有什么需要,王毛仲叩首回答:“臣万事已备,只欠一人,臣面子不够,请不上。”
玄宗诧异的问:“张说、源乾曜等辈还敢不来?”
王毛仲答:“不是他们。”
玄宗想了想,恍然大悟:“我知道有一人你肯定叫不来。是宋璟吧!”
王毛仲点头称是。玄宗笑着说:“这不难,朕明天亲自为你请他。”
第二天上朝,玄宗对众臣说:“朕的家奴王毛仲今天有婚事,卿等务必到他家中庆贺。”
日中时分,众位大臣都已前来,因没有见到宋璟,竟没人敢举筷用餐。等了很久,宋璟才来。但见他先举杯面向皇宫方位拜谢,而后浅饮一口,以自己腹痛为由打道回府。宋璟刚直由此可见!
这一年,天下丰收。东都一斗米仅需十五文,青州、齐州仅值三文。
开元十四年(726年)五月,据户部统计,全国人口共计707万户、4142万人,较武周时期增长了近428万。盛世气象初显!
【04】盛世下的宫斗,张说因私入狱
王皇后是玄宗在做临淄王时所娶发妻,出自名望族太原王氏,在诛灭韦后时曾帮玄宗出过不少主意,玄宗继位伊始就立她为后。
玄宗对她很好,但她与玄宗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这在“无后为大”的年代,实在是种硬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皇后美貌不再,玄宗对她日逐疏远,开始宠幸起了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自幼由武则天收养宫中,生的极为乖巧伶俐。
开元元年(712),玄宗继位称帝,在宫中遇见了刚满十四、婷婷玉立的美少女武惠妃,遂将她收为妃子。十余年来,她替玄宗育有四子三女,足见宠遇之盛。
所谓人往高处走,武惠妃见皇后失宠,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皇后内心不平,背地里时常絮叨玄宗无情,这让玄宗愈发反感。
玄宗找来时任秘书监的姜皎密谈,准备以皇后无子为由将她废掉。
多嘴的姜皎竟把这事泄露了出去,玄宗知道后大怒,委派宰相张嘉贞查办。张嘉贞为人严酷,又有玄宗授意,当众痛打了姜皎六十大板,把他流放钦州。羞恼成疾的姜皎,没撑到钦州便一命呜呼。
姜皎的死让王皇后更为不安,然而她为人和善,群众口碑很好,玄宗对此犹豫不决,一直拖到了开元十二年(724年)。
皇后弟弟王守一出于好心,冒着“皇亲国戚不许与僧人、道士以及算命先生交往”的禁令,偷着找来个叫明悟的高僧,替皇后祭祀做法,又剖开被雷劈过的木头,塞进写有天地及玄宗名讳的纸条,让皇后随身佩带并默念:“愿我像则天皇后那样,生个儿子。”
深宫之中,耳目遍布,事情很快遭人检举。
七月二十二日,玄宗下诏,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处死了王守一。
这个打击对锦衣玉食的王皇后来讲过于沉重,没过多久,她病死于冷宫之中。玄宗想起了他们往日的甜蜜时光,想起了她过往的好,内心极为后悔。
而武惠妃机关算尽,甚至与李林甫设计谋害了太子,也未能做上皇后,只在死后被玄宗追赐为贞顺皇后。
开元十三年(725年)三月,李隆基给他14个已经成年的儿子更改了王位,还将他们原本三字的名字改成两字。在这里只介绍两位,一个是太子李嗣谦,改名李鸿;另一个是陕王李嗣升,改封忠王,改名李浚。李浚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
这是玄宗第一次替儿子们改名,类似的事情后来还会发生。至于他为什么热衷改名,我们也无从知晓。
回过头再聊张说。
泰山封禅,让他事业达到了巅峰。正所谓盛极必衰,自此开始,张说也无可避免的走向了下坡!
张说虽然才能出众,但在品行操守上,比起姚崇、宋璟逊色了不少。
玄宗封禅完毕,张说带着他所分管的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以及亲信近臣登临泰山。把这些人全部普调一职,但其他百官和随行侍卫却什么好处都没给。中书舍人张九龄劝他,他不听,由此引发众怒。
开元十四年(726年)正月,玄宗因河南尹崔隐甫政声不错,准备将他提拔重用,让宰相拿意见。
张说轻视崔隐甫,认为他文学造诣一般,纯属粗人一个,提议出任金吾大将军;因殿中监崔日知与自己关系亲密,推荐崔日知为御史大夫。
金吾大将军与御史大夫表面上看级别相同,实际上相差甚远。御史大夫负责弹劾百官,素有副宰相之称,是宰相的不二人选;而金吾大将军,不过是负责京城宿卫的将领,没什么前途。
崔日知此人,前文有过介绍,曾因贪污被贬为县丞,是个污点官员。这样的人,让他做御史大夫显然不合适。玄宗否决了张说提议,让崔日知出任左羽林大将军,由崔隐甫担任御史大夫。
张说作为宰相,不是出于公心举荐英才,反而利用职务搞小动作,让得知实情的崔隐甫对他有了很深成见。
除了私心重,张说还贪财好利,且自视极高。官员向他汇报工作,只要稍有不如意,他往往张口就骂。特别是对新近受宠的御史中丞宇文融,更为反感厌恶。只要是宇文融所上奏疏,他不分对错,一律打回。
张九龄告诫他:“宇文融正受皇上信任,且口才极好,又深谙权谋,还是多加防备。”
张说面露不屑之色:“就他,一个鼠辈,能有什么作为!”
可是张说哪里知道,崔隐甫他们正在暗中收集他的罪证。
他自身本来就有把柄,还自作聪明、四处树敌,不败又何待!
四月份,崔隐甫、宇文融,以及新继任的御史中丞李林甫联名弹劾张说,称他:“擅自与术士交往占卜,徇私舞弊,僭越礼数,贪污受贿。”
这些罪行明摆着就是奔着弄死张说去的,特别是与术士交往占卜、僭越礼数二罪尤为重大。
玄宗下敕书,指派宰相源乾曜、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明珪与崔隐甫等人,共同在御史台审讯张说。
一代奸相李林甫的故事后面还要讲,现在只须知道他是宗室出身,其曾祖是李渊堂弟、开国名将李叔良。
张说显然已不再适合担任宰相,玄宗让以清俭著称的户部侍郎李元纮接替了他。
源乾曜因封禅一事早对张说有看法,审讯起来丝毫不讲情面,给张说坐实了不少罪名。
毕竟君臣一场,重感情的玄宗派高力士到狱中探望。
高力士回来如实禀报:“我看见张宰相蓬头垢面,凄惶躺在一块烂席子上,等待治罪。”
玄宗想起他所立功勋,不禁心生怜悯。高力士也劝玄宗网开一面,玄宗随即下令停止审讯,只免去张说宰相职务,其余待遇不变。
张说的幸运在于他身处治世,又遇到了玄宗这样的明君,如果换到武周末期,或是李显在位,等待他的恐怕除了身首异处,就是流放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