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的古镇,第一个想到的是有旱码头美誉的丰盛古镇和木洞古镇,其实巴南区还有很多未被认知的古镇,因为过于偏僻,更因为保护不到位的原因,以至于让很多人不知道巴南区还有好几个不为人知的古镇。以前发表过一篇凉水老街的文稿,这是一个即冷门又很偏远的古镇,本文所写的麻柳嘴老街比起凉水老街还要远,唯一不同的是麻柳嘴老街有公交车直达,来往非常的方便。
麻柳嘴老街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离巴南城区95公里,是仅次于清溪场第二远的场镇。麻柳嘴老街是麻柳嘴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涪陵区的新妙镇接壤,北与长寿区的江南街道毗邻,长江对岸就是渝北区的千年名镇洛碛。麻柳嘴老街说是三区接壤,不如说是四区结合部,更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其成为至明代以来永不衰落的老牌场镇。
麻柳嘴老街始于北宋康定年间,距今有近1000年的历史,比江对岸的洛碛稍微晚些,不过麻柳嘴镇能够兴盛起来则是因为对岸的洛碛镇。洛碛古代称乐碛,因北宋状元冯时行官场失意回原籍,气愤的将乐碛更名为落碛,最后更名洛碛那是清朝乾隆帝之后的事。宋代的洛碛镇是长江沿岸最繁荣的码头港之一,麻柳嘴这边也借着洛碛的码头经济而兴起。
起初也就是一个小码头,仅限于麻柳嘴周边村民前往洛碛赶集,之后随着两岸之间村民的来往频繁,麻柳嘴的人渡码头也开始繁荣起来。北宋元祐年间麻柳嘴码头不断完善的同时还修建一条从江边直到坡顶的街道,街道两边有茶馆、客栈、餐馆、商铺的各类商业机构而成为南岸方圆十里内较为繁华的集贸中心。尽管不如对岸的洛碛,但在南岸绝对是名扬四方。
麻柳嘴老街说其有上千年历史是有依据的,冯时行因主张抗金被挤出朝廷到万州任知府,又因反对转运判官李炯强行提取积钱被提刑何麒弹劾而罢官削职。北宋绍兴14年(1144)从万州走水路返回洛碛,在长江南岸的礁石上题词刻字,此石就是“川江7大枯水石刻”之一的迎春石。三峡蓄水后水位上升,迎春石极少露出水面,今年春季是例外,迎春石能毫无保留的让人看个彻底。
清玄观,最大的印象就是糯米墙,据道观负责人赵宗玄介绍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相传南宋末期蒙古铁骑征伐四川,其中就有全真教弟子跟随蒙古铁骑入川,后因蒙古铁骑杀戮过重,全真教弟子便脱离大部队,来到此地建道观隐居修行。说是隐居修行,其实是躲避追杀,因为此人姓甄,跟古墓派的小龙女有过节。甄姓道人要是不入川,远离江湖的恩怨之地,可能早就被杨过和小龙女杀个尸骨无存。甄姓道人在人品上不咋地,但为麻柳嘴老街留下清玄观也算是功德一件。
明朝时期的麻柳嘴老街可算是历史上的巅峰,对岸村民之间的来往,长江上下游来往的船只,长寿、涪陵等地来往的商贾与行人都聚集将此地视为中转站。麻柳嘴老街上的茶馆、茶馆、客栈也都因为来往的商贾和行人而异常的火爆,来往的商船停靠在麻柳嘴码头,让这个起初只是人渡码头而逐步变成人货两用的商业码头。徐霞客要是路过此地,以他喜欢炫耀的本性,在迎春石上刻上“某某人到此一游”都有可能。
明朝时期是麻柳嘴老街的巅峰期,但巅峰过后就是衰弱期,麻柳嘴老街不是自然衰弱而是因战争引起而衰弱。明朝末期战乱频繁,特别是张献忠带领义军入川,所到之处皆是生灵涂炭。张献忠如此狠心就是因为入川之初遭到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使得义军在川内损失惨重,为解心头之恨实行屠川。麻柳嘴遭到没顶之灾的就是张献忠义军的小分队,直到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川”才逐步恢复气息。
麻柳嘴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清玄观至坡顶有大量的天然麻柳林,长江水回流而形成沱弯,宋代则称麻柳沱。清朝康熙年间设麻柳沱场,麻柳林的中间有小河跟长江交汇形成嘴巴状,清朝乾隆年间又更名麻柳嘴场。民国元年(1912)麻柳嘴场设乡级行政区,本想沿用老地名麻柳嘴乡,但嫌名字太长就起名麻柳乡。解放后设麻柳管理区,1961年改为麻柳公社,1981年改为麻柳嘴公社,1982年改为麻柳嘴乡,1992年天池乡与麻柳嘴乡合并社麻柳嘴镇,2001年清溪乡并入麻柳嘴镇。
麻柳嘴老街在清朝末期至上世纪的80年代几乎是它的100年黄金期,90年代开始逐步没落,原因主要是陆路通的不断完善,还有水位上升而被遗弃。现在的麻柳嘴老街大部分都无人居住,更因为无人打理而自然损毁,不久的将来麻柳嘴老街消失也不是不可能,想来参观麻柳嘴老街的朋友看一眼是一眼,万一彻底消失就是一大遗憾了。公共交通出行,龙洲湾d003和四公里的d007路公交车,还有轻纺城的925、926都可到达麻柳嘴老街,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哪有95公里那么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