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舌苔,考虑胃经病

晨晰说健康 2023-10-03 20:53:01

小编导读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常常饮食不规律,胃部不适是常有的现象。胃经湿热、胸胁苦满是临床上多有的症状。舌象一般表现为舌大苔黄、尖黄白根。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临床上如何从伤寒的角度去治疗此类问题。

黄大胀满舌

来源:《伤寒舌鉴注释》

原文

舌黄而胀大者,乃阳明胃经湿热也。证必身黄、便秘、烦躁,茵陈蒿汤。如大便自利而发黄者,五苓散加菌陈、栀子、黄连等治之。

注释

此舌为阳明胃经湿热之象。症见身黄,便秘,烦躁,小便不利,口中渴,腹微满,脉沉数。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茵陈18g,大黄6g,栀子9g)。如症见小便自利而发黄,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水肿泄泻。治宜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五苓散(猪苓9g,茯苓9g,泽泻15g,桂枝6g,白术9g)加茵陈、栀子、黄连等药治之。

病案

蔡某,男,32岁。患者近两个月来尿不尽、尿频,常腰痛,疲倦乏力,食后少腹拘急,晕眩。阴囊抽缩。曾查前列腺液:白细胞15~20/HP,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西医治疗,疗效不明显,后转中医诊治,以补肾疏肝等法治疗,症不减反加重。现症恶寒,头晕加重,口苦,恶心,尿黄,烦躁欲饮,舌苔黄,脉弦或数。

观上述舌、脉、症,知是外寒内饮夹湿热,拟方五苓散加味(猪苓9g,茯苓9g,泽泻15g,桂枝6g,白术9g,茵陈18g,栀子9g,黄连6g),5剂症减,知方已对证,继原方再服7剂,诸症基本消除。

黄尖白根舌

来源:《伤寒舌鉴注释》

原文

舌根白尖黄,其色倒见,必是少阳经传阳明腑病。若阳明证多者,大柴胡汤;少阳证多者,小柴胡汤;如语语烦躁者,调胃承气汤。

注释

此舌为少阳经初传阳明腑病之象,其舌色倒见,舌根白而尖黄。如阳明腑证多者,见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心下满痛,大便不解,脉弦有力。方用大柴胡汤(柴胡12g,白芍9g,黄芩9g,枳实9g,大黄6g,生姜15g,大枣4枚,半夏9g),和解少阳,内泄热结。

如少阳证多者,往来寒热,咽干,目眩,口苦,心烦喜呕,脉弦。方用小柴胡汤(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大枣4枚,生姜9g,甘草9g),解表清里,和解少阳。如症见语烦躁,恶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脉滑数,为阳明燥热证。方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2g,芒硝10g,甘草6g),缓泄热结。

舌诊全解

《伤寒舌鉴注释》

《伤寒舌鉴》是清代张登所著的一本舌诊专著,书中载有一百二十幅舌相图。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为主,按六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介绍了各种舌象。能更好的让临床医生在六经辨证中结合舌象诊断疾病。本书按《伤寒舌鉴》改编,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为主,按六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介绍了各种舌象。增加了脉象,方药,典型的医案,使该书更加完善,提高了在临床辩证中的实用价值。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伤寒舌鉴注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马一森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 阅读:69

晨晰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