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艺术热视域下影视剧本创作策略研究

陆凯看历史 2023-07-14 07:56:01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电视剧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影、电视节目的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电视行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中国电影和电视行业正在逐步走向一个健康有序的轨道。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电影制作行业才刚刚开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此情况下,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上。

一种新兴的“民间美术”在最近几年里悄悄兴起。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对我们这些编剧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影视剧创作的现状分析

中国影视作品经历了106年的发展历程,其主题范围日益扩大,思想内涵日益深化,数量日益增多,艺术水平日益提高。

毫无疑问,我们正步入一个电影和电视剧的年代。然而,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虽然当今的影视作品具有广阔的创作空间,并且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因为电影公司和电视台过于注重票房和收视率;

造成了许多没有票房或者没有收视率的电视剧不能被公映或者播出。而现在公映和播放的影视剧题材趋同化和“跟风”现象严重。

从题材上看,影视作品应当表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但近年来,影视作品出现了背离这一艺术规则的现象。导致一些影视作品中的“大片风”“豪华风”“滥情风”都有了。

在内容上,他们更直接,不是将自己的镜头,集中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而是将自己的镜头,集中在那些与普通人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大款”身上。

剧中多次出现了高档酒店,豪华宴会,私人别墅等与西方社会相似的生活场景。用摄影机来描述“婚外情”、“多角恋”;

不仅与当时的主题格格不入,也无法激起受众的同情心,造成的后果就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玷污,对受众的审美观造成损害。

草根艺术热的原因

随着电影和电视剧题材千篇一律,内容空洞,人们已经对“大片热”“宫廷热”“帝王热”“豪华风”“滥情风”“婚外恋”“多角恋”等审美疲劳并产生了厌倦。

同时,这种原始的民间美术也让大家大开眼界,很快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成了大家闲暇时讨论的热点,也引起了大家纷纷涌向民间美术的热情。

从去年风靡互联网并进入“春晚”的旭日阳刚,西单姑娘,到刘大成,朱之文,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上一鸣惊人。诞生于底层的草根艺术为什么有如此之魅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草根艺术的对立形态是庙堂艺术,现在的影视文艺中,民间文艺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偶尔冒出来一两个,紧随其后的“跟风”现象也会把人们的审美强化,最终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

目前,我国的影视作品存在题材单一,形式浮华,内容空洞,态度傲慢,台词滥用,误导观众等问题,这些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再加上,如今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会因为票房和收视率而对明星进行过度利用,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拥有的光芒是有限度的,有些人会在荧幕上或者是幕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关于他们的新闻或者丑闻。

而我们的基层文艺,拥有着最为原生态的形式,尽管没有任何的花哨的外衣,也没有任何的强力的艺人介入,但是,我们的这种创作方式,可以激发出人的本来面目,激发出人对真善美的思考。

红极一时的“旭日阳刚”乐队,凭借着一部由两名大学生为他们录制的DV,在网络上走红,登上了屏幕。

他们的DV技术和我们的电影摄影师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就连歌词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连汪峰的那首歌,都是他自己的翻版。

但是,这种单纯的翻唱却恰恰符合了打工者的真实生活状况,唤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心,满足了人们渴望已久的心理期待,填补了观众的审美空白。

草根艺术来源于社会基层,是由人民大众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重在表现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

民间美术创作中,常以民间的气息或城市的喧闹,渗透出民间劳动的汗水气味,来表达民间生活的困顿。

他们没有穿正装,也没有喝过外国的葡萄酒。但是他们经历过人世的沧桑,享受过温暖的阳光,经受过烈日的曝晒,他们更懂得生活的滋味。

这就是大多数工人都经历过的,只是出于种种理由,他们没有把它变成艺术。民间文艺创作人的创作恰恰表现出了大众对这一生命的情趣。所以,民间文艺的创造者,就是民众的精神代言人。

当人类对美女和新鲜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时,他们一定会对自己所处的这个阶级更加充满了激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美术”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草根艺术热视域下影视剧本创作的策略

民间美术越来越受欢迎,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庙堂艺术来看,这股“草根艺术”的热潮,也确实给予了我们不少的创意灵感。

我们的电视剧编剧应当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与草根艺术的流行相联系,从而创造出更多为民众所喜爱的电视剧。为了提升我国电影和电视剧的编剧水平,本文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在这个商品的社会里,顾客就是一切。它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影视艺术的本质,因此,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从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它就被赋予了商业性质。

电影、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电影、电视的创作不可避免地要以票房、收视率为目标。要有好的电影卖座,要有高的收视率,就要有对受众的了解。

对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进行调查,对受众的偏好进行调查,这样,编剧们就可以创造出受众喜爱的内容,受众也就会花钱买票,进入电影院,或是打开电视,挑选你的内容进行观赏。

新媒介的存在和电影的不同,使你的工作再好,也无法将所有的受众都吸引到电影院或电视上。

导致受众出现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也有受众的思想理念和审美情趣的差异;

还有如今影视作品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的作品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受众的选择空间前所未有地大。

我们都知道,编剧是电影制作的首要环节,也是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了这个脚本,我们就可以保证电影的票房和收视率。鉴于上述受众差异的成因,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对策。

瞄准目标人群,以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为主要对象,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奋斗》这部电影,就很好地把握了“80后”追求古怪和趣味的心态;

以“80后”的城市生活为主题,利用“80后”的语言相对快速的特点,来迎合“80后”对生命的感受,从而获得了“80后”的受众。

满足乡土意识,巧妙划分区域进行创造中国人对本土情怀的高度关注,而“落叶归根”正是对本土情怀的最佳表现。

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中,应该对国民的这一心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巧妙地利用这一心态来提升电影的票房与收视率。

例如,山东广播公司出品的《闯关东》,将山东人的闯关东故事与当代山东人的乡土气息相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收看效果。又像山西卫视的《走西口》,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分类创造含义,伴随着中国大学的普及,中国人的知识水平也在上升。

然而,在相当一段时期里,中国一定会出现上层、中层、下层甚至是文盲并存的一种文化状况。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必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根据不同的文化水平,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以《武林外传》为例,作者在写作时就将其对象锁定在70后、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

根据相关的调查,该群体在《武林外传》中的收看率达到了95%,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得到了受众的认同。

从近些年来的电影和电视剧的选题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选题还是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然而,因为电影市场的商业化本质,造成了很多电影都没有上映,也没有在电视上上映的可能。

这使得许多电视剧作家舍弃了自己的薄弱领域,转而将目光投向了热门领域,从而导致了电视剧的“同质化”。

这一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作家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对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

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要求也日趋多元化。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类型的电影,这种状况越来越不能满足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需要。

这就需要我们的电影创作人员在创作上要有更多的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润。

为了进一步充实我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内容,应大力发展其它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

要发展其他题材的作品,就要打破现代情感剧、民国剧、谍战剧和军旅剧的局限,拓展乡村题材剧、少年儿童题材剧、农民工题材剧等题材形式。

这类主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例如,在我们国家,有超过三亿的儿童观众,我们急需更多优质的儿童题材剧本。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少儿电影、电视剧在数量、品质上的下滑。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人员要在影视作品中持续地充实自己的创作内容,以防止甚至完全扭转目前热门电视剧中出现的“同质化”、“模仿化”等问题。

“草根”美术以其鲜活的形态,泥土的芬芳,城市的喧嚣,原生态的味道,引起了众多受众的注意和共鸣。

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缓人类的审美疲劳,也可以使人类回归自然。从最底层开始,体现了最底层的生活状况,充满了无尽的活力。

而现在,民间文艺的浪潮,更是将这股浪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小沈阳等人的仿冒热潮,到太阳初升、西单姑娘,到刘大成、苏珊叔叔朱之文、苏珊,一波接着一波。

这股“基层文艺”的热潮,给我们的影视作品以深刻的启发:在广大的基层中,不断地挖掘新的题材。

韩国的电视剧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就是因为韩国的编剧具有无比敬业精神,而这种敬业精神正是中国编剧们所缺乏的。

现在,全国掀起的一股“民间文艺”热潮,再次呼吁全国的作家,要走到最基层去,去理解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将人民群众的生存经验与感受,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去。

这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的一部好戏,也唯有如此,它的内容才具有丰厚的内容与无尽的资源。这就是我们这个时期所需要的优秀的电影电视剧。

一部电影电视剧的质量与编剧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当前,国内电影和电视剧的编剧团队还很弱小,还没有成型,好的编剧更是寥寥无几。

这一现状与我国迅速发展的文化工业明显脱离了轨道。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电影事业,必须加强电影创作团队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电影创作人员的素质。

在提升编剧质量的过程中,要将编剧的眼光放到海外去,多向外国借鉴,多向他们学习,多从他们的创作手法,他们的创作思想,他们的专业态度等等。

结语

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在当代社会中层出不穷,这次“民间美术”的风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波又一波的“草根艺术”浪潮,已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这股“草根艺术热”,对我国影视编剧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的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人员,必须从这股“草根艺术热”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良好的电影或电视剧,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李楠《由中国电视剧创作发展现状引出的思考》

[2]于远洋《中国电视剧题材与市场分析研究》

[3]郭璀《电视剧的受众原则》

[4]冷冶夫,刘新传《草根拍客文化狂欢的冷思考——推动民间影像健康发展路径》

0 阅读:0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