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抓拍”的照片,却引起了很多爱狗人士的共鸣!这你也信?

世事风云变幻 2023-10-18 11:52:00

刚看到一个推上的消息,说是一个以色列士兵看到一只在炮火中瑟瑟发抖的小狗,于是便把它抱了起来,报道的记者正好“抓”拍到了这张“非常有爱”的照片,并且发布出去了。

没想到的是,这张照片竟然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反响,许多爱狗人士纷纷为这位以色列士兵点赞。

我们先不去说照片真假的问题,单就看这种西方媒体平台上“莫名其妙”的报道,你就会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在西方世界,有些时候人命还不如一条狗命。

前两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在谈到巴以冲突时,面对记者提到的“巴勒斯坦的婴儿和儿童被杀害,难道杀害婴儿也是合理的?”的问题时,居然只漠然的回答了一句:我们也会悼念失去生命的平民。

就好像巴勒斯坦四个字在他们这些西方政客的讲话中是一种“禁忌”一样。

再来看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几乎是第一时间发表讲话谴责了哈马斯,丝毫没有提及以色列在这个地方所犯下的罪行,那些杀戮他们都选择视而不见,反而是以色列遭受攻击时,他们就赶忙跳了出来,生怕晚点说话就会被人“惦记”上一样。

就连自己的同事,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都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她(冯德莱恩)的表态并不能够代表欧盟的官方立场。

也正因为这样,巴勒斯坦驻欧盟代表团副大使阿德尔.阿提埃赫14日才会转发冯德莱恩与以色列领导人会面的视频挖苦她道:冯德莱恩和梅措拉(欧盟议会议长)的所谓“人类共同价值观”是她们的“双重人类标准”。

在中文网络平台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在为犹太人此前遭遇到的大屠杀而奔走喊冤,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对犹太人抱有一种非常同情的态度,殊不知,这一切其实都是有预谋的。

当然,这个预谋并不是犹太人自己想到的,而是他们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政客给利用了。

一位美籍左翼犹太学者诺曼.芬克尔斯坦在自己的一本《大屠杀产业:反省对犹太苦难经历的利用》书中就曾经说过:西方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在当代已经被某些政治团体所利用,成为了他们攫取政治资本、为自身行为找正当性的借口。

这位学者的父母也是那场“犹太大屠杀”浩劫的亲身经历者,但他却在书中提到,在自己童年时,“大屠杀”这个词几乎很少被人提到,也很少听到。但到了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个词反而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媒体的头版头条上,越来越多的政客开始提及这场对犹太人的所谓大屠杀,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场政治正确、不可更改的宏大叙事,人们开始将“大屠杀”等同于犹太人。

而在那段痛苦的历史中,那些同样纳粹分子被杀害的波兰人、苏联人和吉普赛人等等,似乎被人们给慢慢遗忘了。

于是,后来便出现很多人从“犹太历史遭遇”的这个产业中谋取自己的利益,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出现很多伪造自己经历的商人和政客,甚至他们自己都无法证明自己的家人就是那场“大屠杀的幸存者”,更别提所谓的集中营经历了。

事实上,对于在巴勒斯坦生活过的他来说,很清楚当时以色列建国初期的状况,那个时候的以色列人对于欧洲犹太人“软弱可欺”的形象都是不屑一顾的,那些出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人甚至还称呼那些所谓大屠杀幸存者是“人体肥皂”(关于这个事情,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些资料,纳粹用犹太人脂肪做肥皂。)。

从那之后,这种对于“大屠杀”的产业化研究和叙事就开始了,所以才有了我们后来接收到的信息和画面都是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这种由舆论轰炸而形成的天然的对于犹太人的同情,导致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似乎都会选择性的忽视以色列复国主义政权在巴勒斯坦地区造成的伤害,甚至长达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当这样的一张照片出现在西方媒体上时,底下的评论中居然会出现这样一段话:

这是哪里请来的阿拉伯小男孩模特呢?表情不够痛苦!毕竟是模特,他无法体会犹太人遭受袭击的那种痛苦。

而另外一边,当那位一手拿着枪,一手抱着一只白色小狗的以色列士兵出现在西方人面前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惊呼”:哇哦,以色列的这个士兵“太有爱”了!

这,就是奇幻的西方世界!有时候,在他们眼里,一个人的生命真的不如一条狗!



图源网络,侵权删!!!

0 阅读:0

世事风云变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