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过全球化这个词汇,当然许多人也足够理解,全球化指的是贸易上的全球化,投资上的全球化,但在很大程度上,随着今天的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市场开始饱和,我们可能越来越需要观念上的全球化。
全球化不是一种工具,不是有用就用,没用就扔的;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种观念,背后代表的是市场经济是一种国际秩序,更是诚信透明的基石架构起来的。
在这层意义上,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全球化的观念,仅仅只是把全球化当作贸易的工具,那么我们的经济奇迹,不可能一直发展下去。
这背后,需要凝聚的是共识,而非分歧。
什么是观念上的全球化?
2008年,经济学家陈志武出了两本书,分别是《非理性亢奋》和《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那时正值我们的市场经济开放30周年纪念,中国崛起、中国经济奇迹等词汇正席卷全球,许多国人也为此而骄傲自豪。
这不难理解,一个14亿人口基数的大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人均GDP数百美元一路高歌猛进增长到几千美元,数十亿人摆脱饥饿和贫穷,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奇的故事。
但,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如果搞不懂这个问题,或者说对这个问题的形成有分歧和认知差异,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路径,可能就很容易找不到方向。
很多人会回答是市场经济,我们的经济奇迹背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这个答案是没有错,但更进一步呢?
当投资、出口和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时候,它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三驾马车的?
这背后,当然离不开全球化的贸易秩序和成熟的工业技术,如果离开了这些,我们的经济奇迹也根本不可能,这两者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在对的时间点,遇到了对的人,谈恋爱是这样,经济奇迹也是这样。
我们引入市场经济的经验恰恰证明了一件事,新自由主义主张的经济,得到了我国经验的支持。
陈志武在《非理性亢奋》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正因为成就来得太快,也相对轻松,容易带来非理性亢奋,得出错误结论,这不仅使我们容易把成功的功劳全归结于自己,而且也让我们得出诸如“发展跟法治无关”、“经济增长跟产权保护无关”等短视性结论。”
到今天为止,观念上的全球化这一命题对我们的未来乃至当下来说,可能都正变得至关重要,究其原因,因为外部环境正在变得日益复杂化,日益不可预测,这就反过来迫使我们,做出一些改变。
2018年6月,经济学家陈志武去印度开会,发现了其他国家对我们态度的转变。会上,无论是来自美国,还是韩国、印尼和印度的加班,都在“提防我们、充满怀疑”。
“几年前不是这样呀。当然可以怪他们有偏见,但是其它原因呢?”陈志武在微博上写道。
我们看到如今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的分裂,于是很多人说全球化“已死”,或大势已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全球化没有死,只是以某种方式转移了而已。
我们看到,这几年崛起的越南成为了全球化贸易秩序下的新贵,也看到了印度的冉冉升起,以及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制造业不断吸引外资的涌入,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化几乎永远不可能消亡,只会转移。
为什么?
因为总有经济体的人工成本过高,导致一些利润率低的商品需要人工成本更低廉的经济体去制造,例如服装、小商品、零食等等。
过去是我们承担着这一角色,并且凭借极低的人力成本和人口基数,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到今天,这个趋势正在不断朝着东南亚市场迁移。
所以,全球化没有死,唯一的区别在于,只要欧美的消费能力依然强劲,那么在吸纳低端就业的制造业领域,依然会源源不断朝着新兴经济体蜂拥而至。
因为那里的人力成本更廉价,自然能够吸引资本从中赚取更多的差价。
但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全球化当然也避免不了其他因素,例如特朗普任期内的贸易摩擦,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人均收入的有限性,这也导致我国贸易素来都是顺差,少有逆差,这是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其中一个因素。
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的市场太大,人口太多,需要养活的人也多,自然需要的工作岗位也不会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是内需,仅靠内需能不能解决我们的就业和收入增长问题?
这依然很难。
换言之,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离不开全球化,也无法离开全球化,就像鱼儿无法离开水。
考虑到我国的人均GDP只有1994年同期日本的三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在扩大内需上,其实没有多少市场空间留给我们,这也注定了我们不能够仅仅依赖内需,还是要着眼全球,尤其是着眼欧美市场的巨大消费能力,扩大我们的出口贸易。
但到今天这个时候,仅仅把全球化当作工具已然行不通了,更需要具备的是全球化观念。
今后我们不能够只是强调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价值观上也应该要跟世界进一步接轨。
因为如果没有观念上的全球化,没有观念上接轨,商业关系往往只能够做一锤子买卖,不能够长久地持续。
信任,是商业交易的基石。
到今天,我们完全能够看到我们的信任是如何在商业甚至是更广泛的意义上消亡的。
从股票市场开始,到彩票市场,这还远不是结束,从食品安全到奶粉服装,甚至是到鼠头鸭脖,这些是结束吗?
不,这些仅仅只是开始。在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世界里,如果内部的消费关系都无法建立起充足的信任,那么在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中,我们又当如何自处?
我们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也离不开我们,我们有着14亿人口的大市场,同样有着8亿左右的劳动力,每天一睁眼一闭眼,就是14亿人口嗷嗷待哺,从这个意义上讲,14亿人口的内需还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我们还需要全球化的贸易加持,全球化的投资加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活性,把蛋糕越做越大。
全球化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也非常简单,在我们刚刚引入市场经济的时候一穷二白,国人没有消费能力,14亿人口嗷嗷待哺怎么办呢?
其实就是通过全球化的贸易体系,用我们的劳动力生产出来商品,然后卖到全球各地去,当然主要是欧美市场去,过去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也间接说明了这一点。
沿着这个路径,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办工厂,劳动力生产商品,然后卖到国外去,我们也有了钱,这样几十年过去,国人的钱包鼓了起来,这才慢慢有了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内需。
这个路径最开始一定是贸易占多数,到今天慢慢的内需占多数,但对外贸易重要吗?依然很重要,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对我们今后的劳动力成本人均收入的上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的观念不是四十多年前才有,而是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自然它也适用于我们。
让市场更多基于规则办事,而不是基于关系、基于人治办事,这是全球化观念的核心,如果不是基于规则,而是基于关系,那什么人最没有关系?
当然是普通人。
因此,市场经济的受益者,受益最大的一定是普通人,因为那些有关系的,在什么经济体系下,都不会过得太差,反过来,普通人则大不一样。
回到现实,我们离全球化的观念是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这一点,相信各位脑海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全球化一定是需要舍弃一些糟粕的,例如过度的追求民粹主义的偏颇,单就过洋节而言,到今天为止,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过洋节,节日本身只是一种客观的文化,没有主观意识和偏见,但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还是有人在进行抵制。
圣诞节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有差不多16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种形式的纪念,可见这近乎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节日,这背后折射出的可能是我们离全球化的观念仍然还有一段距离,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远。
至少我在十年前,没有听到太多类似的声音。
经济关乎个人的收入体面和尊严,但有时候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其实是在偏离它,而不是靠近它,过去几十年我们做过的正确的事情,需要继续做,并坚持做下去,只有这样,经济才会靠近我们,而不是朝着相反的方向。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于一个问题的共识,而不是越来越多的杂音和分歧,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十字路口,更是如此。
全球化作为一种观念,它是我们未来继续铸就经济奇迹的基石,我们不仅仅需要用嘴说出来,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它,而不是驳斥它。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